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农民工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0-06-04张鸣鸣王登山

中国西部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农民工乡村振兴

张鸣鸣 王登山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民工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一季度农民工就业将面临巨大冲击,三类农民工就业需高度关注。部分农民工返城复工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产品流动性显著降低,返乡务农者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农民工全年整体收入减少将成为大概率事件,部分低收入农民工家庭可能陷入生存困境。相关对策建议:推动劳务输出和输入省份之间精准对接,帮助有条件的农民工实现安全、稳定就业。借鉴东西部对口帮扶就业扶贫办法,由专人负责组织农民工外出并送至就业地点。强化有条件地区对农民工就业吸纳。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支持力度,吸引培育一批新农民,多措并举支持返乡农民工渡过难关。将农民工全面纳入城市社会管理服务对象,重点关注农村“三留守”人员和困难家庭的生活问题。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农民工;农业生产要素;乡村振兴;新农民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0694(2020)01-0119-05

〔作者〕   张鸣鸣 研究员 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成都 610041

王登山 研究员 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成都 610041

2019年12月在武汉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疫情发生后,各地通过延期复工、封闭隔离等手段使疫情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控制,但对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等产业形成重大影响,特别是一批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受到较大冲击。2020年2月开始,大多数地方已在第一时间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对重点领域、有关行业和中小企业进行了工作部署,尽可能地帮助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渡过难关。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疫情时期以及后防疫阶段,农民工这一重要主体可能受到更大损失。

一、农民工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1.一季度农民工就业将面临巨大冲击,三类农民工就业需高度关注

短期内,受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主要为餐饮娱乐、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服务业以及建筑业、制造业。据福睿智库2月5日的分析预判,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一季度GDP的负面作用为2~3个百分点,而前述遭受重创行业的负向影响将达到7~8个百分点,估计一季度全国减少的就业岗位将超过500万。按2018年GDP和新增就业数估算,考虑到疫情主要影响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此估算略保守。2018年,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占比分别为27.9%、18.6%、12.1%、6.7%和12.2%,对应的人数分别为8045万、5364万、3489万、1932万和3518万。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整理。综合研判,疫情与经济下行压力相互叠加,预计农民工返城就业形势在一季度将受到较大冲击,估计至少有400万左右农民工难以返岗,主要集中在三类群体:一是原先在湖北务工的农民工,二是从事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工作的农民工,三是年龄在40、50岁左右且缺乏专业技能的农民工。

2.防控要求严格对部分农民工返城复工形成诸多现实困难

根据历年经验,正月十五以后是农民工返城复工高峰,即便受疫情影响,也有部分农民工陆续开启返城行程。但伴随农村疫情防控措施升级,农村到城市的公共交通大多被“切断”,农民工返城复工“出行第一公里”成为难题,部分农民工选择拼车、搭便车等方式外出,在缺乏科学防护和监控的情况下反而增加了病毒扩散的几率。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城市和工业园区采取了小区封闭管理、停工停业、封路甚至封城等措施,农民工因其流动性、非当地户籍以及低成本聚居等群体特征成为重点防控对象,被要求居家隔离、甚至不能进入租住地的现象在各地均有报道。同时部分农民工在社区排查防控时被遗漏,特别是外卖、快递等灵活就业人员,因流动性强、缺乏规范管理,面临较大健康风险。在此期间,返城农民工还面临居住保障度降低、生活成本增加、难以外出找工作、健康防护风险等现实困难。

3.受疫情防控影响,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产品流动性显著降低,抗风险能力更低的返乡务农者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当前,在各地疫情防控措施一再升级的现实下,全国物流速度和规模受到交通管控的直接影响,大宗农业生产资料如肥料、农药、柴油、种子、农膜等供给缺口已经显现,农业机械难以进村下地开展作业,跨村劳动力、农业经纪人、物流运输者不能进村,直接影响春耕生产。与此同时,根据中央工作部署,今年生猪产能必须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受疫情影响,陆续开展的生猪养殖场和屠宰场建设工作也将延后或停滞,饲料供给、畜禽防疫、粪污处理等工作将受到直接影响。此外,蔬菜、应季水果等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作业,也面临劳动力不足和用工价格上涨、交通受阻等困境。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超过520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其中,有七成左右从事种养业,这部分群体大多为适度规模经营的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前期投入较大,盈利回报期较长,收入来源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在疫情冲击下将面临较大的经营困境甚至破产风险。

4.农民工全年整体收入减少将成为大概率事件,部分低收入农民工家庭可能陷入生存困境

当前疫情依然严峻,即便根据SARS的历史经验乐观估计,第二产业恢复生产将在二季度末,第三产业全面恢复将延滞到三季度甚至年底。考虑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中美贸易关系尚未恢复等客观因素,尽管物流、快递、医疗用品生产等少部分行业的农民工收入会有所增加,但总体上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会呈明显减少趋势。如果多数农民工工资增速低于CPI上涨水平,就意味着实际购买能力降低,部分原本收入偏低的農民工家庭将因此陷入生存困境,不利于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特别是对“三区三州”贫困农户和刚脱贫农户来说,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

二、缓解农民工就业压力因应策略

1.广泛发动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劳务输出和输入省份之间精准对接,帮助有条件的农民工实现安全、稳定就业一方面,可通过大数据平台和疫情申报系统,精准了解农民工就业需求和个体情况。更重要的是,应充分利用就业渠道,加大各地主管部门与农民工主要输入地区工信、商务、住建、旅游等相关部门对接,多方面、多层次收集用工单位详细需求信息,包括用工人数、工种、待遇、居住、疫情期间的防护措施等,为企业搭建视频、语音等网络平台,开展企业点对点的网络面试、线上培训等。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驻外商会等社会组织联系市场的作用,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特别是在用工缺口大,以及批发零售、小微餐饮等受到重创的行业,更应减免税收,降低就业门槛,强化就业创业帮扶。

2.疫情严格管控期间,可借鉴东西部对口帮扶就业扶贫办法,由专人负责组织农民工外出并送至就业地点,切实解决其现实困难一是提供门到门服务,对于有稳定就业能力和意愿的农民工,由专人负责从村到企业的全程管理和服务,在路途上采取必要的消毒防控措施避免感染,到企业后协助农民工办理当地所需的各类手续,根据农民工的需求与当地企业和政府对接,确保生活妥善安置。二是摸排出行困难人员,针对不同情况,给予防疫专项补贴、交通补贴、生活补贴等,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就业群体,可安排专车免费或部分减免车费运送。三是通过微信群等方式,搭建农民工信息沟通平台,有条件的还可建立农民工流动党支部,形成个人健康信息每日记录和上报制度。四是针对部分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信息不通畅等问题,应尽快编制简明易懂的防疫安全手册,科学宣传新冠肺炎防御措施,将国省和地方新冠肺炎治疗、隔离等政策准确传递到农民工,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恐慌或瞒报。五是在加强偏远山区、民族地区疫情防控的同时,高度关注农民外出务工需求,有组织地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外出务工。

3.创造条件,化危为机,强化有条件地区对农民工就业吸纳东西部之间对劳动力的争夺从2010年以后逐步显现,显著表现为地区间工资收入差距缩小和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劳务输出大省省内外农民工就业比重逆转。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应主动作为,化危为机,把较大规模农民工返城就业困难的挑战变为解决地方结构性用工短缺矛盾的机遇。一是可探索由省级部门统筹劳务输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无病例区和少量散发可控区,重点支持企业提高产能,扩大用工规模,挖掘就业潜力。二是应进一步有针对性强化用工服务,了解当地用工需求,将确定健康的农民工以点对点形式转移就业。疫情期间,可简化入职手续,畅通跨县包车、县内公交专线等绿色通道,提供中央厨房、园区保健医生等个性化服务。三是中长期看,应加大劳务输出地农民工就地培训力度,优化职业技能、创新补贴方式,出台结果导向的培训补贴政策,最大限度调动企业和农民工的积极性。

4.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支持力度,吸引培育一批新农民,多措并举支持返乡农民工渡过难关一是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的现实需求和困难,主动收集农资供应、物流等市场信息,通过财政补贴、绿色通道等方式尽快疏通投入品下乡通道,同时积极对接商超、淘宝、京东、饿了么等线下线上平台,帮助农产品进城。此外,针对新型职业农民最为困难的融资问题,还应尽快制定特殊时期更优惠的担保抵押和贴息贷款政策。二是针对部分农民工有返乡就业创业意愿的现实,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可将这部分返乡农民工培育为新型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主,缓解乡村振兴中人力资源严重短缺的突出矛盾。应尽快编制新型职业农民指南,建立农业农村就业创业自评系统、技术指导、政策扶持等综合信息库,通过手机APP、电脑网络、农业系统和村干部宣传等形式广泛发布。三是结合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项目,针对建筑业农民工复工困难问题,适当降低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质要求,建立劳务合作机制,使返乡农民工能够参与项目建设,增加收入。

一是提供门到门服务,对于有稳定就业能力和意愿的农民工,由专人负责从村到企业的全程管理和服务,在路途上采取必要的消毒防控措施避免感染,到企业后协助农民工办理当地所需的各类手续,根据农民工的需求与当地企业和政府对接,确保生活妥善安置。二是摸排出行困难人员,针对不同情况,给予防疫专项补贴、交通补贴、生活补贴等,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就业群体,可安排专车免费或部分减免车费运送。三是通过微信群等方式,搭建农民工信息沟通平台,有条件的还可建立农民工流动党支部,形成个人健康信息每日记录和上报制度。四是针对部分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信息不通畅等问题,应尽快编制简明易懂的防疫安全手册,科学宣传新冠肺炎防御措施,将国省和地方新冠肺炎治疗、隔离等政策准确传递到农民工,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恐慌或瞒报。五是在加强偏远山区、民族地区疫情防控的同时,高度关注农民外出务工需求,有组织地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外出务工。3.创造条件,化危为机,强化有条件地区对农民工就业吸纳东西部之间对劳动力的争夺从2010年以后逐步显现,显著表现为地区间工资收入差距缩小和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劳务输出大省省内外农民工就业比重逆转。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应主动作为,化危为机,把较大规模农民工返城就业困难的挑战变为解决地方结构性用工短缺矛盾的机遇。一是可探索由省级部门统筹劳务输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无病例区和少量散发可控区,重点支持企业提高产能,扩大用工规模,挖掘就业潜力。二是应进一步有针对性强化用工服务,了解当地用工需求,将确定健康的农民工以点对点形式转移就业。疫情期间,可简化入职手续,畅通跨县包车、县内公交专线等绿色通道,提供中央厨房、园区保健医生等个性化服务。三是中长期看,应加大劳务输出地农民工就地培训力度,优化职业技能、创新补贴方式,出台结果导向的培训补贴政策,最大限度调动企业和农民工的积极性。4.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支持力度,吸引培育一批新农民,多措并举支持返乡农民工渡过难关一是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的现实需求和困难,主动收集农资供应、物流等市场信息,通过财政补贴、绿色通道等方式尽快疏通投入品下乡通道,同时积极对接商超、淘宝、京东、饿了么等线下线上平台,帮助农产品进城。此外,针对新型职业农民最为困难的融资问题,还应尽快制定特殊时期更优惠的担保抵押和贴息贷款政策。二是针对部分农民工有返乡就业创业意愿的现实,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可将这部分返乡农民工培育为新型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主,缓解乡村振兴中人力资源严重短缺的突出矛盾。应尽快编制新型职业农民指南,建立农业农村就业创业自评系统、技术指导、政策扶持等综合信息库,通过手机APP、电脑网络、农业系统和村干部宣传等形式广泛发布。三是结合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项目,针对建筑业农民工复工困难问题,适当降低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质要求,建立劳务合作机制,使返鄉农民工能够参与项目建设,增加收入。5.将农民工全面纳入城市社会管理服务对象,符合条件的农民工享受城市困难群体社会保障,重点关注农村“三留守”人员和困难家庭的生活问题一是可试行城市社会管理服务对农民工进行全覆盖,无论是否户籍在本地、是否有产权住房,只要在当地居住,均应将其纳入服务管理范围,无差别提供防疫宣传、物资供给、人员统计等服务和管理。二是对灵活就业群体,特别是此次疫情中需求量大又缺乏相应保障的群体,如快递、外卖、网约车等从业人员,应通过社区、行业协会等共同努力,加强管理和生活帮扶,可考虑通过加大企业督查力度、减免社保和个税等方式吸引其主动进入规范管理范围。三是在疫情期间,对已经进城但尚未有稳定住所的农民工,尽量提供价格低廉、安全卫生的住房保障。四是将生活困难农民工纳入城市低保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等城市公共服务范围。五是对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加大多种形式扶持力度,关注农村困难家庭的生活保障,避免因农民工整体收入降低而导致这些农村群体生活陷入困境。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疫情农民工乡村振兴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