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微信使用与疏离感关系调查研究
2020-06-04陈莹莹
陈莹莹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类新媒体不断被大众所了解、使用。根据艾瑞咨询公司2015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群体占新媒体使用者的55.8%。[1](P19)微信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型社交媒体,兼具即时通讯和社交的功能,其凭借“小巧轻便”“便捷高效”的特点,在出现后的几年里,用户量逐年攀升,影响力逐年扩大。据《2017微信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9月微信日均用户达9.02亿,已成为人们沟通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微信的广泛使用改变了大学生的传统社交方式,使之从现实的面对面交往,变成了线上虚拟符号之间的文字互动和语音交流,而这种凭借虚拟网络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有着巨大的区别。
Ahn和Shin指出:面对面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社会孤立感,而使用媒介无法消除社会孤立感。[2]Jin和Park指出:较少的面对面互动会产生较强烈的孤独感,同时也会影响社交技能的掌握。[3]
可见,微信给大学生日常沟通交流带来了便利,满足了他们对信息资讯的需求,然而过度依赖也会挤占他们现实交往的时间和精力,缩小其与他人、社会、环境交往的空间,造成疏离。相关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微信交流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4]微信依赖程度越强,个体越倾向疏离。[5]因此,本研究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微信等新媒体使用的社会影响进行实证性的探索。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浙江省某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50份,有效问卷232份,有效率93%。其中,男生112人(48%),女生120人(52%)。
(二)研究工具
1.大学生社交平台使用强度量表
采用Ellison等人编制的社交平台使用强度量表,测量大学生的微信使用情况。[6]原量表共8个项目,其中,前2个项目为行为强度项目,后6个项目用于测量个体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交网站投入水平、对社交网站的感情联系强度及社交网站融入到个体日常生活的水平和程度。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87,信效度良好。
2.青少年疏离感量表
釆用杨东等人编制的青少年疏离感量表(ASAS)。[7]该量表采用7点计分方式,1表示“完全不符合”,7表示“完全符合”,4分以上表示存在一定程度的疏离感,分数越高,疏离感程度越高。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4~0.83之间,分半信度为0.89。
(三)数据处理
运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全面整理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微信使用与疏离感的相关分析
对大学生微信使用、疏离感及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微信使用与疏离感相关显著(P<0.01),与人际疏离感、社会疏离感、环境疏离感相关显著;微信使用行为强度与疏离感相关显著(P<0.01),与环境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社会疏离感相关显著(P<0.01);微信使用情感强度与疏离感相关显著(P<0.01),与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环境疏离感相关显著(P<0.01)。
表1 大学生微信使用与疏离感的相关分析
注:**p<0.01
(二)大学生微信使用对疏离感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究大学生微信使用与疏离感的关系,分别以微信使用为预测变量,以疏离感及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微信使用与疏离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微信使用显著预测大学生的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和环境疏离感(P<0.01)。结果见表2。
表2 大学生微信使用对疏离感的回归分析
注:**p<0.01
四、结论与分析
微信使用与疏离感正相关显著,与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环境疏离感正相关显著。微信使用正向预测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环境疏离感,即个体社交网站使用时间越长,微信使用投入水平越高,微信使用情感投入度越高,越倾向于对社会、人际、环境的疏离。
大学生微信使用日均在线时间几乎超过课堂学习时间,使用社交媒体成为了普遍的信息化社交方式。长期使用网络社交媒体,学生面对面交流能力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现实社交能力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交往、人际交往的最终目标是个体融入群体,从群体中获得交往价值,实现个人价值,微信等新媒体虽然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交范围,但并未真正抵消学生的孤独感。学生虽然每日频繁更新朋友圈,频繁发送信息,但虚拟网络中的孤独感仍然存在,个体过度依赖虚拟网络获得的归属感和支持,非但不能满足需求,反而会恶化个体现实人际关系,导致个体对人际、社会、环境的疏离。
微信等新媒体虽然为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诸多便捷,但也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如对网络社交平台使用不加限制,加剧了学生对自身社交行为的模糊认知。微信等新媒体虽提供了多元性的交际空间和范围,同时也扩大了非理性的社交。因此,围绕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目标和需求,对大学生社交进行指导,帮助其区分网络社交指向性,引导学生关注正面的社交信息,规避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正确认知自身的社交行为,并学会正确使用社交媒体,合理规划网络社交时间,反向塑造学生人际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