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杏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风热犯肺证)的疗效

2020-06-04潘阳琼

中医药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证候小儿肺炎

潘阳琼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小儿肺炎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气促为主,听诊肺部可闻及固定细湿啰音[1]。西医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但长期应用抗生素会产生耐药菌株,对患儿预后及治疗都有不良影响。中医定向透药法治疗小儿肺炎有独特优势,直接作用于穴位和经络,操作简单[2]。风热犯肺证是指风热侵袭,肺卫失宣,以咳嗽、发热恶风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型。桑杏汤以浙贝母、桑叶、苦杏仁为主,组方随症加减,具有证型针对性,不仅符合小儿肺炎(风热犯肺证)的证型特点,还可迅速缓解咳嗽、痰多、发热等症状[3]。本研究选取85例小儿肺炎(风热犯肺证)患儿,采用桑杏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进行治疗,旨在探讨其有效性和作用机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儿科住院和门诊的肺炎患儿1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儿42例,女性患儿43例;年龄1~14岁,(5.32±2.79)岁;病程3~8 d,(5.38±1.73)d;入院时体温(38.40±0.42)℃。对照组男性患儿45例,女性患儿40例;年龄2~14岁,(5.27±2.19)岁;病程3~9 d,(5.46±1.67)d;入院时平均体温(38.35±0.40)℃。两组患儿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签署临床研究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1)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4]中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起病急、发热咳嗽、气促、两肺部听诊可闻及明显中、细湿啰音,肺部X片可见斑片状阴影或双肺纹理增粗;2)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儿科学》[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辨证为“风热犯肺证”,证见咳嗽,痰黏稠发黄,气促,发热,口渴欲饮,舌质红,苔黄薄,脉浮数。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2)年龄1~14 岁;3)患儿初次发病尚未接受其他治疗;4)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正在服用其他中药方剂者;2)血液系统或感染性疾病者;3)精神障碍或不能配合服药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对症治疗,抗感染、止咳祛痰,高热患儿配合物理降温进行退热处理,呼吸困难时,给予鼻导管吸氧。

1.5.1 对照组

给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本院自制定向透药组方为麻黄15 g、杏仁15 g、金银花10 g、川贝母10 g、生石膏10 g,全部捣碎研末后,混合入80%的姜汁及20%的蜂蜜,调和至膏状,用保鲜膜密封放置阴凉处储存。用法:取药膏3~5 g均匀涂抹在专用穴位敷贴上,每次左右两侧肺腧穴各贴1片,贴好后采用中医定向透药ZP-A9型治疗仪(郑州百草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个电极板左右固定,2次/ d,每次30 min,设置参数温度为37 ℃~38 ℃,强度为:<3岁,6~8 Hz/min;3~6岁,8~10 Hz/min;>6岁,10~15 Hz/min。治疗后保留中药片24 h。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桑杏汤,方药组成:桑叶3 g、苦杏仁5 g、沙参5 g、淡豆鼓4 g、栀子6 g、梨皮4 g和浙贝母3 g。肺热甚壮热汗出者,加黄芩、桑白皮等清泄肺热;痰多气急者,加甘草、麦冬降气化痰;表邪偏重,无汗恶寒者,加桔梗、枇杷叶等增加解表宣肺之力。由本院中药煎药房统一煎制。用法:≤3岁者,每次50 mL,2次/天;>3岁者,每次100 mL,2次/ d。7 d为1个疗程,共服用3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1.6.1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记录所有患儿治疗后退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和X线恢复正常时间。

1.6.2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后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观察咳嗽无力、气短多汗、纳差便溏、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四肢欠温等6个条目,记录中医证候,并拟订其量化标准评分表。具体为无症状、体征记为0分;轻度症状、体征记为1分;中度症状、体征记为2分;重度症状、体征记为3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6.3 炎症因子检测

于治疗前后清晨取所有患儿空腹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血清,经Bio-Plex细胞因子检测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检测两组患者的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水平。

1.6.4 肺炎相关指标检测

于治疗前后清晨取所有患儿空腹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血清,采用酵母菌玫瑰花环法测定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rythrocyte immune complex rosette rate, E-ICR)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RAGE)水平。

1.7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7]。痊愈:咳嗽无力、气短多汗、纳差便溏、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四肢欠温等相关症状改善,体温正常、肺部干湿性啰音消失、胸部X线检查正常,中医证候积分<3分;显效:相关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有所下降、肺部干湿性啰音基本消失、胸部X线检查基本恢复正常,中医证候积分4~8分;有效:相关症状均有好转,体温有所下降或反复、肺部干湿性啰音减少、胸部X线检查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9~13分;无效:相关症状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体温无明显改善、肺部干湿性啰音无减少、胸部X线检查无好转,中医证候积分14~18分。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100%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82例,总有效率为96.47%;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73例,总有效率为85.8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各指标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比较,@P<0.05。

2.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退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和X线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2.4 血清IL-10、IL-17、hs-CRP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IL-10、IL-17、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L-10、IL-17、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血清IL-10、IL-17、hs-CRP水平比较

注:本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5 血清VEGF、RAGE、E-ICR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VEGF、RAGE、E-ICR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EGF、RAGE、E-ICR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EGF、RAGE、E-I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血清VEGF、RAGE、E-ICR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小儿肺炎病因病机主要包括内、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小儿形气未充,肺脏发育不成熟,后天失养以致正气虚弱,抵抗力差;外因主要是感受六淫邪气,寒温失调,感受风邪侵犯于肺,肺气痹阻,郁生痰热,肺气壅塞不通而发病[8-9]。《灵枢·百病始生》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因此小儿肺炎(风热犯肺证)的主要病机是肺气郁闭,痰热壅阻,治疗当以宣肺解表、泄热平喘为主[10]。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将传统敷贴与现代物理理疗仪器相结合,更加准确作用于穴位和经络,延长药物渗透时间,增强药效吸收,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可以迅速达到止咳平喘的效果。桑杏汤是治疗小儿肺炎的主要方剂之一,原方出自《温病条辨》,主治外感温燥证。后世医家将此方用于小儿肺炎(风热犯肺证),取得较好的疗效。

申冬冬等[11]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风热犯肺证肺炎患儿,取得显著疗效,结果与本研究一致,本研究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6.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88%。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可见,桑杏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风热犯肺证)疗效佳,能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桑杏汤具有显著镇咳平喘、抑制气道炎性反应及杀菌作用。中医敷贴可以将不同药材捣碎处理后敷贴于表皮和穴位,使药物渗透到病变部位的经络脏腑[12-13]。但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疗效上仍具有一定局限性,不能迅速缓解咳嗽、肺热、气促、痰多、恶寒等症状,而桑杏汤组方随症加减,具有证型针对性,不仅符合小儿肺炎(风热犯肺证)的证型特点,还可以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本研究中观察组退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和X线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桑杏汤组方中麦冬解表清热,甘草止咳宣肺祛痰,桔梗利咽排脓,桑白皮味甘性寒降,能清泻肺火兼泻肺中水气而平喘;黄芩镇咳、镇静辅以枇杷叶平喘润肺。现代药理学研究[14]证明,桔梗中有效成分是桔梗皂苷,其具有解热镇痛、镇静安神等中枢抑制疗效;桑白皮对炎症物质有拮抗及镇咳祛痰之效;黄芩中有强力抑菌的黄芩苷和黄芩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杆菌、真菌、病毒都良好的杀灭作用;麦冬中的麦冬皂苷及麦冬黄酮,被认为是良好的保护肺组织、改善肺组织缺血缺氧损害的生物碱;枇杷叶中有效成分是马乌酸,可以抑制组织胺的释放,改善气道炎性反应;甘草中的次甘草酸,具有类肾上腺激素样作用,在抗炎、抗过敏和抑制平滑肌方面有显著作用。因此,桑杏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镇咳定喘、抗菌消炎、解热镇痛有互补协作之效。

中药具有抗病毒、抗菌、提高免疫力等诸多优势,可以抑制炎性因子过度表达,提高感染疾病临床治愈率[15-16]。本研究治疗后观察组IL-17、IL-10、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VEGF、RAGE、E-I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s-CRP、IL-17、IL-10均是炎症细胞因子,参与了气道慢性炎症反应过程。RAGE可刺激细胞内异常氧化应激,进而加重呼吸道炎症反应。VEGF与哮喘气道炎症及重塑的发生密切相关,参与了肺炎患儿喘息形成的过程。E-ICR结合受体,刺激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活化以及趋化,最终增强气道炎症反应。本研究所用桑杏汤组方中,桑叶宣肺气平喘,苦杏仁解表散邪,栀子清肺化痰,浙贝母降气平喘,沙参泄肺生津,淡豆鼓散痞泻痰,梨皮化痰镇咳,共奏泄热解表、祛痰平喘之功效。其中桑叶中的桑叶醇具有镇咳的作用,对呼吸系统作用突出,桑叶醇入肺,能够改善肺功能,除痉平喘;苦杏仁中的杏仁苷,在抑制咳嗽中枢镇咳平喘方面得到多个研究证实[17-18];浙贝母中含有贝母碱、浙贝酮及去氢贝母碱等有效甾体类生物碱,对镇静止咳有不错疗效,还可以发散消郁,抑制毛细血管的渗透性,有抗炎、抗水肿的作用[19-20]。可见桑杏汤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风热犯肺证)能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缓解临床炎症反应。

综上,桑杏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能够促进患儿体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下降,显著改善肺炎(风热犯肺证)患儿的症状及体征,使体温恢复正常,从而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证候小儿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小儿涵之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