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探究

2020-06-04廖康礼王玉勤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双创受访者

廖康礼 王玉勤

(九江学院 会计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0 引言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正式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后,2015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要让“千千万万创业者活跃起来”,正式拉开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序幕。2018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了创新创业服务全面升级、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明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创新创业集聚区不断涌现、大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价值链有机融合、国际国内创新创业资源深度融汇的推进目标,并从着力促进创新创业环境升级、加快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动力升级、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升级、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升级、大力促进创新创业平台服务升级、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快构筑创新创业发展高地、切实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等方面,对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学生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具备高度创业激情、创新意识和掌握前沿科学技术知识的群体,其创新创业是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受制于资源禀赋、创业教育、创业知识、创业平台、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局限,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前大学生创业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较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进行调查,由九江学院校团委和学生处组织学生通过微信、QQ、微博等社交媒体面向全社会推送调查问卷,对问卷回收后的情况进行分析,绝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5743份,其中,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直接参与答卷的5275份,占比91.85%;通过微信平台小程序参与答卷的468份,占比8.15%。

2 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2.1 问卷数据的基本情况

从受访者籍贯分布情况来看,由于本次问卷调查是由九江学院校团委和学生处组织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对外推送,因此,受访者籍贯大部分来自于江西省,问卷共3662份,江西占比63.86%,江西省外占比较多(100份以上)的分别是甘肃126份(2.20%)、山西106份(1.84%)和河南102份(1.77%),其余各省份合计1747份,占比30.47%。从受访者的性别来看,男性2297人,占比40.07%,女性3437人,占比59.93%。从受访者在读情况来看,专科在读学生2274人,占比40.72%,本科在读3174人,占比55.36%,研究生在读226人,占比3.94%。

2.2 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1)大学生创业认知及创业活动的整体情况。关于大学生对创业认知及创业活动的情况,本文设置了6个选项,调研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对创业有兴趣的受访者占比较高,占比达74.01%,说明在“双创”环境的熏陶下及各高校普遍开展创业教育的环境下,创业观念和创业意识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其中,有31.73%的受访者选择了“对创业有兴趣,但不准备创业”,说明受访者在创业行为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理性,能够综合各种客观条件理性规划今后是否创业,另外,虽然这部分受访者表示今后不准备创业,但创业观念和创业意识的形成也有利于其就业观念和职业意识的形成。对创业没兴趣的受访者占比24.56%,其中,有5.37%的受访者选择“对创业没兴趣,但今后还是准备创业”。从受访者开展创业活动的情况来看,真正付诸创业行为的只有81人,占比仅为3.17%,且有一部分创业者表示不愿意继续创业,说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具备创业意愿的人数较多,但从事创业活动且能持续的过少。

(2)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面临的困境情况。在对创业有兴趣和已经开展创业活动的4426名受访者中,本文设计了“关于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问题,设置了7个选项,调研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在大学生创业中,创业经验不足、创业资金缺乏、缺乏相关知识、对市场了解不够是困扰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

(3)大学生创业行为的激励因素情况。对已经开展创业活动的182名受访者,本文调查了激励其创业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个人兴趣或抱负是激励大学生创业的首要因素,同时创业成功者的鼓励或示范效应及国家的政策激励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也较为明显。

(4)大学生创业类型情况。对于已经开展创业活动的182名受访者,本文调查了其创业的基本类型,并将创业类型划分为生存型创业、模仿型创业和创新型创业3种类型,其中,生存型创业主要指以满足生存和生活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创业活动,模仿型创业主要指以现有成熟企业的经营模式为基础进行复制或模仿的创业活动,创新型创业主要是指以知识产权作为创业主要要素或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创业活动。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类型

从表4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创业主要以模仿型创业为主,占创业活动类型的一半以上,而以知识产权作为创业主要要素或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创业类型所占比重较低。这反映当前大学生创业中,在以创新带动创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

(5)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风险类型情况。对于已经开展创业活动的182名受访者,本文调查了其创业项目的风险情况,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风险类型

从表5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以风险较低项目为主,风险较低项目和低风险项目占比合计达到64.10%,而进入高风险领域的项目仅占8.20%。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当前大学生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较为理性和谨慎,比较注意规避创业风险;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当前对大学生创业缺乏相应的风险保护机制,不利于大学生开展风险相对较高的创新型创业活动。

(6)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经营成效情况。对于已经开展创业活动的182名受访者,本文调查了其创业项目的经营成效情况,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经营成效情况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创业的成效较好,创业失败的比例仅为5.12%,创业已经取得成功或者预期较好的比例达到42.16%,虽然目前遭遇困难,但仍旧存在较大希望持续经营的占比为36.14%。

(7)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创业资金主要来源情况。对于已经开展创业活动的182名受访者,本文调查了其创业项目的资金主要来源情况,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大学生创业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

从表7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来源以家庭支持、合伙人投资为主。来自于金融机构贷款、寻求风险投资和来自于政府扶持资金的比重相对较少。

2.3 创业教育、创业服务及政策扶持情况分析

(1)对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服务的评价。本文调查了受访者对目前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服务的评价情况,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对创业教育和创业服务的评价

由表8可知,受访者对目前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服务的总体评价较高,认为很好和好的比例达到50.95%,而认为差和很差的比例仅为4.44%,但也应注意到,有44.60%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服务的效果一般。这说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但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积极总结、主动改进。

(2)对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了解情况。本文调查了受访者对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了解情况,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对创业政策的了解

从表9可以看出,受访者对国家相关政策的了解和运用还远远不够,不太了解的受访者占比达到57.76%,而很了解的比重仅为2.59%,这一方面说明当前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缺乏主动关注,另一方面说明政府、社会和学校对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

(3)了解国家相关政策的主要途径情况。本文调查了受访者了解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的主要途径情况,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了解相关政策的主要途径

通过表10可以看出,新闻媒体、创业课程和政府网站是大学生了解国家相关政策的主要途径。

(4)对当前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力度和效果的评价。本文调查了受访者了解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的主要途径情况,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 对创业政策力度和效果的评价

通过表11可以看出,受访者对当前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力度和效果的评价较为均衡,认为当前扶持力度较大的比例为47.11%,认为扶持政策有一定效果和效果很明显的比例为50.24%,总体来看,在政策扶持力度和效果上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 “双创”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业成效的建议

问卷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创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大学生对创业的兴趣整体较高,但实现“创业兴趣→创业意愿→创业行为→创业活动→创业成功”这一完整转化链条的学生不多,从创业意愿到创业行为、从创业活动到创业成功这两个阶段转化中的衰减过于严重;二是目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经验不足和资金缺乏的困难,且筹资渠道主要来自于家庭资助,缺乏多元筹资渠道;三是当前大学生的创业类型主要以模仿为主,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对创新创业行为的推动力不足,这也导致大学生创业多以低风险型项目为主;四是目前在创业教育、创业服务、政策宣传、政策落实方面还存在不足。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高校、政府和社会共同发力,提升大学生创业效率与效果。

(1)高校应加强创业教育并提高创业服务的实效。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形成创业认知、扩展创业知识的窗口,也是大学生建立创业兴趣、提高创业意愿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宣传创业政策、提供创业服务的有效平台,创业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以及将创业意愿转化为创业行为的比例。当前,在“双创”环境下,各高校都在扎实开展和推进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整体效果不断提升,但是也存在诸多不足,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一是创业教育的方式有待创新,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仍旧以传统的课堂授课为主,今后应当丰富和创新创业教育方式,使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能够感受到创业过程的情景体验;二是在创业师资的配备上应更加多元化,多聘请具有创业经验的导师走进创业教育课堂;三是应将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和创业服务有效连接起来,形成“知识-实践-服务-市场”的创业教育服务链条,创业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承担创业知识普及、创业意愿动员的职能,创业实践应具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类型,提供不同的创业实践环境和创业实践实训平台,创业服务主要为学生解决市场、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困难,为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指导和帮扶。

(2)政府应加强相关政策宣传和落实。自2015年国务院正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密集出台了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对以大学生为主要群体的青年创业创新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大多数省份都实施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将求职补贴调整为创业补贴,并提高了创业补贴的标准,扩展了创业补贴的对象范围。对已经开展创业活动的大学生按照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同时,在学业管理上提供宽松的创业环境,通过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的方式允许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高校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国家规定的最高上浮减免政策,享受税收优惠等。从总体上来看,当前大学生创业面临较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当前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情况还非常薄弱,今后政府在政策宣传和落实上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一是应加大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特别是要与学校、新闻媒体等合作,将政策宣传融入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中;二是加快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实,积极推进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惠及每一个创业者和创业企业,坚决抵制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形式主义;三是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流程,推动多证合一进程,减免行政事业性和服务性收费,降低创业企业在创设、开办和生产经营中的交易成本。

(3)全社会应树立起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舆论环境。创业本身是一项具备不同程度风险的经济活动,创业的结果因受到大量未知因素的影响而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从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欧美国家的实际案例来看,创业成功的案例也仅仅只能占全部创业活动的一小部分,因此,需要全社会对创业失败给予支持和宽容。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社会对创业的鼓励和宽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一是加大对创业活动的正面宣传,宣传的着眼点应多集中于创业理念和创业过程,而不仅仅聚焦于创业结果;二是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创业成果展示等活动,搭建创业交流平台,增强创业者之间的经验交流,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及其它社交媒体共同形成鼓励创业、宽容失败、提倡互助的社会舆论范围;三是优化创业担保扶持体系,将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强化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信贷扶持,完善大学生创业信用评估机制,鼓励社会风险投资机构向创业企业注入资金,建立健全由创业企业、担保主体、政策主体、金融机构多位一体、共同参与、科学合理的创业风险分担机制和创业失败保护机制。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双创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三晋新农人”登台竞秀创新创业项目获赞 第五届“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成功举办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