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高校产学研合作探讨
——基于专利数据信息

2020-06-04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申请专利产学研南京市

季 春

(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8)

0 引言

1992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启“产学研联合工程” ,标志着产学研合作在我国正式推行。2015 年,国务院提出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加快创新驱动发展,高校要坚持全面创新,进一步强调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以及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制[1]。

2018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强调支持名校名所与名城融合发展。通过构建融合发展平台,加强名校名所与地方双向融通,既让高校院所创新成果走出来,也让地方创新需求走进去。鼓励高校院所围绕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优势学科和国家级平台,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围绕主导产业,设立和发展急需专业,培养紧缺人才,实现产学研融合。

鉴于此,本文针对南京市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相关问题开展研究,时间跨度为2014-2018年,以这5年南京市高校与企业共同申请的专利数据信息为基础,分析南京市高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提出对策建议。

1 研究方法与数据

本文运用科学计量学,以高校与企业共同申请的专利数据信息为基础研究产学研合作问题。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开展了类似研究。Wei Hong[2]通过运用共同专利来研究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及知识转移。李莉等[3]结合产学研专利现状,具体分析产学研合作研发模式下不同合作特征,以及高校与企业在合作创新过程中的选择路径。马涛等[4]采用超网络方法分析2016年上海电子信息产业产学研申请发明专利的合作关系。李昊[5]以安徽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申请专利为分析对象,从合作申请的专利数量、类别、法律状态、所属技术领域等几个方面就其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本文进行专利数据检索与分析,使用patviewer专利检索引擎,检索2014-2018年南京市高校与企业共同申请的专利,即专利申请人中既包括高校又包括企业,且专利申请人之一为南京市高校。国家教育部网站公开信息显示,南京市共有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在内的34所本科高校,据此本文构建的检索式为:(申请人=((南京大学 OR 东南大学 OR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OR 南京理工大学 OR 南京工业大学 OR 南京邮电大学 OR 河海大学 OR 南京林业大学 OR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OR 南京农业大学 OR 南京医科大学 OR 南京中医药大学 OR 中国药科大学 OR 南京师范大学 OR 南京财经大学 OR 江苏警官学院 OR 南京体育学院 OR 南京艺术学院 OR 三江学院 OR 南京工程学院 OR 南京审计大学 OR 南京晓庄学院 OR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OR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OR 金陵科技学院 OR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OR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AND (公司 OR 厂))) AND (申请日=(2014 to 2018))。经检索及人工筛选,共得到4 611条专利数据样本。

2 数据分析

2.1 专利趋势

根据数据分析,南京市高校与企业共同申请的专利数量由2014年的684件增长至2018年的1337件,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反映出南京市高校与企业在产学研方面的合作频度正在不断提升。

2.2 专利类型

根据数据分析,在南京市高校与企业共同申请的专利中,发明专利最多,达到3 591件,占比77.9%,而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合计占比仅22.1%,发明专利在3种类型专利中技术含金量最高,充分说明南京市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取得了高质量成果。

2.3 专利权人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与企业共同申请专利数量排名前10的南京市高校依次为: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其中东南大学与企业共同申请的专利最多,达到1 396件,超过排名6到10的5所高校与企业共同申请的专利数之和。

表1 南京市高校与企业共同申请专利情况分析

从与各高校共同申请专利数排名前3的企业看,南京市高校与电力企业合作非常紧密,在10所高校中,有8所高校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均共同申请了较多专利。其中,东南大学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共同申请专利最多,达到381件。此外,根据数据分析,与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共同申请专利数排名前3的企业均为电力企业,这显示出南京市高校与电力技术领域企业开展的产学研合作广泛且比较深入。

2.4 专利技术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南京市高校与企业共同申请的专利主要集中在H02J(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或系统;电能存储系统)、G06Q(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它类目不包含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等几个类别。其中,在H02J类别中申请专利数量最多,达到360件,这反映出南京市高校与企业在电力技术方面的产学研合作已经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

表2 南京市高校与企业共同申请专利的IPC技术分类

3 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南京市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频度正在不断提升,取得的成果质量较高,特别是在电力技术领域合作成绩显著,但仍然存在以下的问题:①产学研合作总体情况不乐观。经数据库检索发现,2014-2018年,南京市高校申请专利达到79 073件,而其中与企业共同申请的专利仅有4 611件,占比仅6%。也即,南京市高校主要还是侧重自己做研究,不够注重响应企业和市场需求;②产学研合作存在“偏科”现象。如前文所述,在电力技术领域,南京市高校和企业合作成绩突出,但经检索发现,2014-2018年,中国药科大学与企业共同申请专利57件,南京中医药大学与企业共同申请专利34件,南京医科大学与企业共同申请专利仅5件,说明在医药领域,南京市高校和企业产学研合作不够理想;③产学研合作成果本地转化问题需要重视。通过对表1 的分析发现,在与南京各高校共同申请专利较多的23家企业中,有10家不是南京企业。也即,这部分产学研合作成果并未在南京落地实施,由南京市高校参与研发的成果却未能促进南京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一个需要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对策建议

南京市拥有2所985高校、8所211高校、12所“双一流”高校,科教资源非常丰富,为加强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需要做好以下3方面的工作:①政策激励。产学研合作需要高校和企业共同来完成。一方面,要制定政策措施调动高校科研人员积极性,让他们有意愿有动力参与产学研合作;另一方面,要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促进政策,如医药领域产业促进政策可以带动各类创新资源向医药产业集聚,同时也能够刺激企业技术创新需求,这样医药类高校与企业合作就有了土壤;②平台沟通。建立平台的目的是为让南京市高校和本地企业间加强相互了解,高校通过平台可以向企业展示自身科研实力,告诉企业“我能做什么”,企业通过平台可以向高校提出自己的技术需求,告诉高校“我想做什么”,这样双方合作就有了基础;③人才工作。产学研合作成果最终要在企业落地实施,提升企业技术吸收能力,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的吸收转化。员工素质是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技术人才素质影响企业消化吸收技术效率[6]。因此,一方面,企业对内部要作好人员培训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要从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引进不单只是企业的事,还需要政府一系列配套措施的保障。例如,外来人才住房问题、社会保障问题、配偶就业问题、子女入学问题等,这些问题不是单个企业就能解决的,政府主管部门需要从宏观层面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公共服务,营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高层次人才才能请得来、留得住。

猜你喜欢

申请专利产学研南京市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关于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的表彰决定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顽皮的云
Joseph F. Engelberger
便携式热解炉
今年前两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12609件
南京市长
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关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