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激趣 快乐作文

2020-06-03高红波

天津教育·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快乐作文写作兴趣语文教学

高红波

【摘  要】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语文教师所重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阔思路,通过阅读欣赏,开辟第二课堂等方式,启发孩子的写作兴趣,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积累素材,可以尽快让学生爱上作文、学会作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快乐作文;写作兴趣

大发明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靠兴趣,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直接、最活跃的非智力因素,它直接推动着学生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让学生轻装上阵、快乐作文。

一、和谐氛围,言传身教激趣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活动。师生情感沟通是激发作文兴趣的最基本条件。因此,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要以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尤其是小学生,往往是喜欢哪位教师,就爱上哪位教师的课。教师若能以饱满的热情、愉快的心绪和亲切的教态走进课堂,学生就会感到你可亲、可敬,未上课就先喜欢你;课下教师若能主动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那么,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就由此形成。

言传不如身教,作文教学应提倡教师写“下水文”,给学生以示范,点燃学生的写作火花。教师若能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更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近年来,我一有文章发表,就会把发表文章的报刊立马拿到教室里,我的学生便争相传阅,他们的写作热情也就随之高涨。

二、拓展空间,积累激趣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阅历浅,加上还未能很好地掌握收集素材的方法,作文时往往会感到无内容可写,自然也就没有兴趣,强迫写出来,也不过是空话连篇,缺乏真情實感,无血无肉。我们教师要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积累丰富多彩的好素材。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学生作文是否有创意,取决于他们知识面的宽窄,生活经历是否丰富。因此,我们认为拓展作文素质的积累空间是决定学生自由表达的重要基础。 首先,让学生走进生活,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生活积累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为了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我们平时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这样,学生作文时就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

其次,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大自然中有许多可写的东西,但如果不留心观察,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许多值得写的内容就会擦肩而过。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中去玩赏,在玩赏中观察,从中获得感性真知,他们会写出你意想不到的东西。再次引导学生走进书籍。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让学生阅读适合他们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学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越广泛,他们的视野越宽,知识面越广,积累的作文素材也越多,这样,作文时学生的表达也就越丰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地充电,学生的作文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创设情景,意境激趣

作文指导,我们大多数教师走的还是老三步:“布置文题——提出要求——讲解写法”,千篇一律,学生普遍觉得枯燥无味,写起作文来,也就头痛不已,难于下笔。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特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使作文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作文教学时,我们语文教师要努力创设生气勃勃的写作氛围,激发习作动机、调动学生情感,引发学生情感倾吐与交流的欲望,在学生兴趣正浓时,捕捉时机让他们写下来,做到“情动而辞发”。

如今年母亲节到来前,我在班中指导学生写作《送给妈妈的礼物》时,我就先让学生观看配有《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的自制课件——《妈妈的一天》,在那悠扬的乐曲声中,一幕幕有关妈妈动人情景的画面映入同学们的眼帘,一阵阵感激妈妈的真挚情感涌上同学们的心头……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要求同学们把自己当时的想法、感受写出来。由于此时作文不再是令同学们头痛的事,反而成为他们抒发自我情怀的“需要”,于是,同学们文思泉涌,很快写出了一篇篇内容丰富、感情真实、动人的习作。创设情景的方法、方式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善于运用,便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写出高质量的、富有情趣的作文。

四、“多褒少贬”,评改激趣

作文评改是激起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环节。评改作文要坚持“多褒少贬”的原则,要体现对学生的亲切感,注重交流,重在鼓励,要多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用得好,也要给予充分肯定,浓墨重彩、毫无吝啬地加以褒扬,以增强学生习作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中学生身心正处在形成期,更需要从教师与同学的肯定和表扬里感受成功,以保护自尊心,激发上进心。对学生来说,一条激励性的评语,往往能激起他们对写作的一生追求,一个作家或许从此诞生。因此,平时我对班中的“边缘生”(新课标对“双差生”的称呼,体现了新课标的人文关怀)的作文,极其注意沙里淘金,劣中寻优,用肯定、激励性的评语,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让他们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旺盛的写作热情,形成良好的内驱力。对优秀作文,我采取在班中组织朗读、在墙壁学习专栏张贴,甚至推荐发表等措施,扩大影响。这样,学生每发表一篇习作,就激发了一个学生对作文的高度兴趣,同时感染了周围的同学,同学们的作文兴趣也就会长盛不衰。

五、开展活动,以“竞”激趣

有益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爱玩是小孩的天性,酷爱活动是小学生突出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师要努力组织安排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有趣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直接体验,熟悉客观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办“墙报”“语文手抄报”,举行“小记者采访老红军活动”,组织参观鲁迅故居、大禹陵,进行垃圾分类的社会调查,探访柯桥的名山胜景如柯岩、吼山、东湖、大香林等。这些活动,既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增强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又能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积累写作素材的兴趣。尤其是小学生好胜心、进取心、荣誉感强,我们语文教师必须通过开展各类作文比赛,引入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如开展班级作文比赛,年级作文比赛等,还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一些征文比赛,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近年来我除了经常在班中、在校内组织作文比赛外,每年都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征文比赛。有《少年智力开发报》上的擂台赛,《辅导员》杂志社的征文比赛,《绍兴晚报》小记者的征文比赛等。通过这些比赛,大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作文兴趣。

六、结语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远远不只以上这些,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恰当运用,长期坚持,便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快乐作文。

参考文献:

[1]叶圣陶.作文论[M].文心出版社,2017.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吴雪玉.浅议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3]黄秀花.人文教育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7).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快乐作文写作兴趣语文教学
确立学生作文主体,引导学生快乐作文
试论作文教学
小学生快乐作文教学探究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作文能力
谈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写作兴趣的培养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体会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