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民办高校财经类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020-06-03赵宇石国鑫

商业经济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民办高校新时代

赵宇 石国鑫

[摘 要] 民办高校在推动区域教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结合新时代对教师队伍能力建设的新要求,需要基于指导意见进一步激发教师热爱教学以及教书育人的热情。具体而言,新时代民办高校财经类教师队伍建设应注重顶层设计与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机整合,通过机制创新调动各方面因素,为民办高校教师成长创设多元化的平台,为民办高校转型以及实施“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围绕民办高校财经类教师队伍建设,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增强民办高校财经类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 新时代;民办高校;财经教师;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 F6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4-0091-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文件指出,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资源,也是保障教育质量,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扮演着重要角色。2018年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会上强调,应该秉持“以本为本”理念,指出检验教育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是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民办高校在推动区域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改革意见的基本精神,要求在推动民办高校财经类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从顶层设计与管理体制等诸多维度切入,提升民办高校财经类教师队伍的职业认同感以及专业素养,最终增强广大民办高校的综合竞争力。

一、民办高校财经类教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经类教师师资结构不合理

当前,民办高校财经类教师主要由三类教师群体构成,即离退休教师、兼职教师以及专任教师等。民办高校在发展初期,对离退休教师的教学经验较为依赖,由于其具有高职称,因此较好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然而这类教师虽然拥有丰富的财经教学实践经验,但是受繁重的授课任务而言,极易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形。而财经类兼职教师多数拥有本职工作,其来民办高校教授财经课程的目的在于赚取副业收入,但是由于兼职讲课与本职工作容易冲突,无法有效调节本职工作与兼职工作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财经教学课程的正常推进。民办高校财经专任教师大多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主,虽然对财经教师这一工作充满热情,但是其在教学实践经验上明显不足,限制了财经教学以及相关学术科研工作的推进。现阶段,民办高校财经类教师结构的主要特征为离退休教师和兼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为辅,如果不及时对这一师资结构进行改善不利于学生财经知识的获取与应用,同时也对民办高校的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二)财经类教师对工作的满足度和认可度较低

对于财经类教师而言,其往往对教学工作以及高校充分期待,希望能够实现工作付出和回报的对等,然而对于大部分民办高校而言,高负荷的教学任务与工资待遇、福利待遇严重不匹配,并且福利水平和公办高校存在巨大差距,容易让教师出现心理不平衡,最终影响其实际工作效率。另外,教学基础设施滞后,也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参与感以及职业认可度,例如部分民办高校甚至无法为教师提供固定办公室以及电脑,制约了其日常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编制配额以及养老待遇等实际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使得离退休教师工作时间无法保障,也加速了专职教师加速向公办院校的流动。

(三)财经类教师培养力度不足

当前,学生学费以及企业资助是民办高校之间的主要来源,所以在开展教师培训互动时,往往优先考虑资金回报率,而非财经类教师能够从培训中获得多大的职业素养的提升。民办高校资金的短缺与教学任务繁重的叠加,也极大限制了财经类教师出国培训会,年轻专职教师无法及时学习到财经领域的最新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最终会影响财经课程教学的进程。

二、新时代民办高校财经类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建立民办财经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机制

第一,应该高度重视新入职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可利用“上岗培训”让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理解并吸收教师教育理论,对民办高校教师职业特点以及要求形成较为系统的认为,通过理论学习提高自身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其次,应围绕民办高校自身历史、发展战略以及财经类人才培养目标表,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使其能够对财经类教学工作和本校发展史、规划战略形成清晰认识,避免教育工作偏离财经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民办高校转型发展趋势。第二,着力提升民办高校财经类教师教学综合技能,邀请丰富财经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学术研究经验的教授作为“教学技能培训”的导师,围绕财经课程开展教学技巧培训,例如利用思维导图或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程教学逻辑,改变传统以单向式为特点的课程教学模式。在理论培训的过程中,还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模拟课堂实践培训,所有学员都必须参与模拟讲授,并对讲授过程中录音、录像,以作为后续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积累原始材料,另外需要让学员进行自评、互评以及复盘,进一步提升财经类教师理论培训的实效性。第三,开闸专业技能培训。民办高校应该结合财经专业以及课程具体内容和特点,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培训工作的比重,让青年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财经课程体系以及教学重难点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财经类学科而言,应该将专业骨干教师派往企业学习,例如在相关企业挂职进修半年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员广泛地深入企业了解企业运作的实际情况,由此可见,民办高校需要持续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与当地企业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通过构建校内校外试析基地,提升青年教学的专业技能。第四,建立“外出进修培训”模式,应择优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访问或者攻读相关学会,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财经类应用人才的培育机制以及教学内容和模式,同时还鼓励骨干教师从不同类型的高级研讨班全系相应的进修课程。

(二)建立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现阶段,教学评价理论主要有两种倾向,分别为“奖惩性评价”以及“发展性评价”。前者体现的是借助教师评价结果实现对教师的等级分类以及相应奖惩,这种形式并不被教师认可,甚至还出现了严重的排斥情绪。而广大教师对“发展性评价”的接受程度较高,这是因为这一评价倾向的本质是实现“以评促发展”,利用评价结果对教师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因此,在推进民办高校财经类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应该将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作为研究重点。第一,应该打造教学示范联动机制。结合教育教学测评成绩的整体安排,面向教育教学表现优异的教师设置“教学特聘岗”,通过定期开展“公开课”,让教师在“公开课”中交流教学经验,增强教育教学突出者的示范效应。同时可举办“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等活动,利用活动选拔的方式筛选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另外应该将教学新秀选拔以及筛选教学能手和教学名师的工作长期化和制度化。第二,在教学水平评价中总分靠后的教师,应该开展听课评课,形成教研组公开课活动流程,逐渐形成并及时优化“教学改进机制”。第三,全面执行并落实“教学淘汰机制”。教育管理应该邀请专家一同参与听课评审,如果有教师出现不能改进的情形,可以进行转岗;而对课堂教学水平技能不能满足考核要求的教师,可以给予再一次培训和考核,如果其最终成绩仍然不符合考核标准,也应及时进行转岗。同时应该鼓励具有创新思维的财经类教师作为新鲜血液以改善师资队伍。第四,构建并持续推动“教学研究机制”,通过“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鼓励并驱动教师持续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并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将教学研究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对部分具有重大突破的项目可以逐步推广,增强学生和广大教师的普惠面。

(三)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

当前,在民办高校中应用最广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包括评聘制、津贴制以及职称评审制度等,其中评聘制以及津贴制的最大缺陷在于考核形式单一,并且无法有效量化。而职称评审制度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够将教师专业水准进行物化,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现阶段职称评审往往围绕科研进行,而教学工作仅为完成既定工作任务的标准之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了抑制作用,也降低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以及参与性。因此,民办高校财经类教师的激励机制建设应该围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切入。所以,首先应对职称评审制度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教学在整合职称评定过程中的比重,在职称评定参考因素中,需要在科研成本以及项目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教师在教学成果、教学名师等项目中的成绩,这样才能让教师更加聚焦实际工作,最终提升自身课堂教学质量。另外需要及时奖励优秀教师以及教学名师,企业是在教学成果转化以及实践教学中取得重大创新突破的教师,民办高校可推出“绿色通道”制度,进一步简化申报教育教学型教授的程序。同时,还应优化岗位聘任制度,对优先工作成绩评定指标进行完善,引入教學态度、教学效果以及现代化教学理论等要素,以更全面和严格的要求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同时在科研液位计评定上,需要将评定维度拓展至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以此来确定其岗位级别,形成级别梯度,构建健康生态的竞争激励机制。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财经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围绕民办高校转型以及学生发展展开,针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以及难度,开展有针对性地工作,这样才能保障教师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培训、激励以及考核机会。同时在民办高校内外部形成健康的人才流动通道,保证民办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慕海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培养途径探析[J].智库时代,2019(47):108-109.

[2]李慧.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路[J].北极光,2019(11):159-160.

[责任编辑:赵磊]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民办高校新时代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