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清初词人贺裳小词词论研究
2020-06-03秦子仪
秦子仪
摘 要:贺裳作为清初镇江地区代表性文人,在其词论《皱水轩词筌》中详细阐述了其小词词论观点。贺裳的小词词论主要是推崇肯定含蓄雅洁的小词词风及自然妥帖的美学要求,同时,在其对豪放婉约和诗词辨体的词论观点中,也能发现贺裳小词词论的辨证色彩。
关键词:贺裳;皱水轩词筌;小词;词论
一、引言
贺裳,字黄公,号檗斋,别号白凤词人,是清初镇江地区著名的词人与词学家,有《皱水轩词筌》《红牙词》存世。清词是继宋词后词的又一个发展高潮,自清初始,便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词人与词学家,与之相应的,词论的研究较之先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作为顺康之际代表性的文人之一,贺裳也在小词的创作过程中不断思考,并逐渐形成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小词词论的体悟与见解,而其关于小词词论的具体阐释,则集中于《皱水轩词筌》一书中。这些观点具有一定辩证色彩,值得后人对其深入研究。
二、“小词”释义
蔡嵩云在《乐府指迷笺释》中指出:“按宋代所谓大词,包括慢曲及序子、三台等。所谓小词,包括令及引、近等。自明以后,则称大词曰长调,小词曰小令,而引、近等词,则曰中调。”由此可以推断,作为清初的词论家,贺裳的词论中的“小词”应是小令。“小词”一词在唐代时就已经零碎出现,如“花间词人牛峤《女冠子》已有‘低声唱小词之语”,及词大放异彩的两宋时期,文章中对“小词”一词的提及更为频繁,如“诗多作无害,艳歌小词可罢之”(释洪惠《冷斋夜话》)、“见无己小词”“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胡仔《苔溪渔隐丛话》)等,以至于其“在对于词曲的各种别称中占第一位”。同时,王兆鹏等学者认为宋人以小称词,暗含贬义。但在贺裳《皱水轩词筌》中,“小词”并无贬义,它只是单纯指代词的一种分类。原因在于纵观《皱水轩词筌》全书,贺裳对词都给予肯定的价值态度,如“词虽小技,亦可见世风之升降,沿流则易,逆洄实难,一入其中,势不自禁。”贺裳认为透过被视为雕虫小技的小词,依旧能观世风百态,从这一观点可以看出贺裳对小词的作用是有着较为正面的评价的,并无轻视贬低之意在其中。因此,贺裳《皱水轩词筌》中提及的“小词”,应是指等同于小令的且无贬义的一种词的分类。
三、贺裳小词词论探析
(一)含蓄雅洁:贺裳小词词风的审美追求
作为一位词人及词论家,贺裳对于小词的创作有着诸多见解,而这些“关于词体创作的见解是通过对诸多名词家的评论而显现的。”在《皱水轩词筌》中,贺裳通过对前人词作的引用评鉴抒发自己的词学观点,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他对含蓄雅洁的词创风格的肯定。关于诗词的“辨体”一直以来都是文人讨论的热点问题,对于这一问题,贺裳认为应是诗词有别,坚持“诗庄词媚”的观点,指出相较之诗歌而言,词要更加旖旎。于是,在小词方面,贺裳也相应地推崇含蓄的小词风格,认为“小词以含蓄为佳”,一首好的小词的情感抒发应该是委婉蕴藉,留有余地供人回味。换言之,便是贺裳强调了小词创作中“余白”的重要性。他反对小词语言浅显且平铺直叙,认为这种风格会导致小词美感的丧失。例如,他曾在书中批评王安石词作,言其作品“未免平直板硬”,不给读者以美的感受。
同时,他还追求小词用词的典雅,反对将小词俚俗化低俗化。明清二朝小说戏曲等蓬勃发展,小词创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其中俚语俗语的影响。贺裳对于这种现象深恶痛绝,认为“小词须风流蕴藉,作者当知三忌,一不可入渔鼓中语言,二不可涉演义家腔调,三不可像优伶开场时叙述。偶类一端,即成俗劣”,观点鲜明地反对小词的俚俗化用语。雅洁的小词词风意味着作者在创作小词的过程中,应斟酌推敲,三思而后作词。对于“粗制滥造”的小词,贺裳也会予以批评嘲讽。他批评王实之“首尾声四年台省,好官都做一回”及曹西士“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等句,說道“笔墨何辜,竟至此乎”,直言其词语不佳。这也侧面反映出,贺裳对雅洁词风的推崇肯定。因此,从《皱水轩词筌》中,我们不难得出贺裳对于小词创作的审美追求,即“含蓄雅洁”。
(二)自然妥帖:贺裳小词创作的美学要求
在《皱水轩词筌》里,贺裳对小词创作提出了“本色语”的要求,认为“词虽以险丽为工,实不及本色语之妙”,强调小词创作要“须泯其镂划之痕乃佳”。所谓本色语,即是要求小词语言具有自然之美。宗白华《美学散步》中曾谈论清水出芙蓉的自然之美与错金镂彩的人工之美,并认为自然之美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作为前人的贺裳,对于两种美的态度也大致相同,他也更加推崇自然之美。如前文所言,贺裳反对粗制滥造的小词用语,但同样的他也认为过犹不及,为了摆脱俚俗而过度雕琢的词语亦不符合贺裳的小词美学观念。贺裳指出,美的小词应该消除了人工雕琢痕迹,呈现出返璞归真的自然状态。其在《皱水轩词筌》中对于前代词人词作的评价,很多也是基于自然之美这一美学标准来进行评判的。例如李清照“眼波才动被人猜”一句,写面容姣好的少女心中怀春,秋波灵动顾盼神飞,不察而一时为他人注意。这份少女灵动娇憨的姿态描写非常自然巧妙,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因此被贺裳大加赞赏。而蒋捷“灯摇缥晕茸窗冷”一句则被贺裳归为人工痕迹犹在,算不得上佳之作。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肯定自然本色的美学观点在当时颇多,田同之亦盛赞易安眼波句,言“观此种句,即可悟词中之真色生香”,点评此句有本色自然之美(《西圃词说》),与贺裳语极为相合。通过对《皱水轩词筌》的阅读,我们不难发现贺裳对小词创作提出了自然本色的美学要求。
除此之外,贺裳在《皱水轩词筌》里也多次提及了“妥”字,提出小词的作韵和用事都要注意一个“妥”字。这里的“妥”字可以理解为稳妥妥帖,“作险韵者,以妥为贵”,小词用使用险韵,应该以稳妥为第一要位,所用韵者应合乎规则,切不可标新立异,为了与众不同而剑走偏锋,故意怪诞。贺裳这种对奇谲怪诞审美的批评屡见不鲜,在其词话中,不乏有反对之句,如其在总结词之美丑中,赫然将“为怪诞”列入最丑行列中。同时,他在用事方面也颇为推崇“妥”,认为“用之妥切,则语始有情”,即小词的用事要妥帖,符合情景和事实。倘若生搬硬套,则会导致小词语言情感情趣不足,从而不美。因此,在贺裳的小词观中,小词各个方面的妥帖使用,也是重要的美学追求。这种对“妥”的追求,一定程度上与上文所提及的贺裳推崇雅洁词风有关系,原因在于若想让小词呈现雅正的状态,那就必须要避免怪诞奇谲因素的出现,因为奇谲怪异的用韵或与事实不符的用事都会破坏词的整体观感,从而无法达到贺裳所期望的小词雅正状态。
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贺裳对于小词的美学的要求,即小词应自然,呈现本色之美;同時,小词各方面也要妥帖。唯有如此,才能达到贺裳所期望的雅正雅洁的标准。
四、贺裳小词词论中的辩证之思
贺裳的小词词论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便是其小词词论具有一定的辨证色彩。这种辨证色彩是颇值得今人研究的。贺裳小词词论的辨证色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词自北宋苏轼开拓题材、风格、表现手法之后,便以婉约、豪放两种风格承续而下。”,恰如前文所言,贺裳坚持“词别是一家”的观点,推崇旖旎婉约词风。因此,无论是其词论《皱水轩词荃》还是其词作《红牙集》中,贺裳都是从一而终的婉约一派的拥护者。但对于婉约词的拥护并不意味着贺裳视豪放一派词作或豪放词人为无一处可取者。他在《皱水轩词筌》中曾提及辛弃疾苏轼等人,并对他们豪放词风的佳作予以了赞赏。例如他评价稼轩为“稼轩虽入粗豪,尚饶气骨”,可见贺裳是看见了稼轩词中的可取之处而非一边倒贬低豪放派词作同时,坚持“诗庄词媚”的贺裳,也并非一味肯定小词婉约词风的。他对于词媚的“媚”予以了界定,指出“词虽宜于艳冶,亦不可流于秽亵”,即小词同样不能陷于艳俗龌龊中,其在保持含蓄婉约的同时,也要保证其雅洁。这种肯定豪放词作又有针对性的批评婉约词作的客观评价正是其小词词论具有辨证色彩的有力佐证之一。
其次,贺裳虽然在“辨体”之争中认为“词别是一家”,强调要将诗词的界限明确划分,但他依旧对一些有利于小词创作的诗歌借鉴持赞成态度。他认为若词用诗意而更出彩,亦是妙笔。以韩偓“无凭谙鹊语,犹得暂心宽”句为例,南唐词人冯延巳曾将此诗入词,在《谒金门 风乍起》中将此句化为“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贺裳对冯延巳的这一转化颇为欣赏,称赞为“虽窃其意,而语加蕴藉”,以为虽是词用诗意,但情感更加蕴藉,相较之下竟胜于原句。对于这种小词对诗的借鉴,贺裳并没有加以批评,反而大赞其有可取之处。可见其词论并不拘泥形式,具有辨证色彩。
五、结语
作为清初镇江地区著名的词人与词学家,贺裳在清初词坛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在继承前人的词论研究成果后,以点评前人词作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小词词论。他推崇含蓄雅洁的小词词风,并提出了小词自然妥帖的美学追求。同时,贺裳小词词论的辨证色彩也值得后人关注,他肯定婉约又对豪放词作可取之处予以肯定,指出诗词有别但也欣赏巧妙的词用诗意,这种客观的评价态度也使得其小词词论更具研究价值。同时,作为区域性代表文人,以贺裳为首的贺氏文化家族也在镇江地区留下美谈,可以说,贺裳为镇江地区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值得后人加以研究。
参考文献:
[1]许兴宝.“小词”考述[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96-101.
[2]朱崇才.宋代词学的矛盾价值观[J].文学遗产,1995(1):76-83.
[3]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马晓妮.论丹阳词人贺裳的词学思想和词作[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