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2020-06-03刘岩
刘岩
摘 要:文化自信的建立、中华文化的繁荣需要守住根干,展其枝叶,吸收外界的阳光雨露。本文阐释了“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在继承和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重要性以及在此过程中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探讨了教育在中国文化“面向未来”当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国内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以期能够引起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和对教育的重视。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教育
一、引言
文化的发展,需要向内看,也需要向外看。我们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要善于借鉴他国优秀文明成果,深化对外交流合作,促进本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求同存异才能和谐共生,每个国家都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尽一份力。国家的发展需要文化作为精神支撑,更需要教育来助推文化的繁荣和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保障,中国教育要面向未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不忘本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而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文明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环。文化是对人、对自然事物的理解,是各种思想、观念的总和,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不断形成与发展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形成后对人的行为认知会产生重要影响,而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亦有糟粕,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对具有时代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弘扬,对仍有借鉴意义却形式陈旧的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批判继承,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文化建设是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2]。我国现阶段的文化发展战略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厚的思想文化资源,传承并创新了具有时代意义与现实价值的先进文化观念,“仁”“为政以德”“民贵君轻”等儒家思想,“兼爱”“非攻”“节用”等墨家思想,“尚法治”“促改革”等法家思想,“以柔克刚”“顺应自然”等道家思想,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等优秀品格以及诚实守信、谦逊有礼等待人准则都以其新姿态、新内涵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中,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刻的时代烙印。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欺凌,战争频发,清政府腐朽落后,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这时的西方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富裕,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国民在不知不觉中会出现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将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归于传统文化之弊端,把国家的救亡、民族的振兴寄托于西学,全盘照搬西方文化,结果却以失败告终。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多个都方面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开始思索回归本源,挖掘并弘扬被我们忽视的传统文化。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党和政府坚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近些年,民间更是出现一股“国学热”①潮流。“国学热”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其中也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和历史评估。中国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得世界众多国家掀起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汉学热”,外国友人纷纷学汉字,说汉话,穿汉服,孔子学院在多个国家开设,经典文献被译成多国语言发行。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尽自己的一份力。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在他们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小小的力量不断传承着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敦煌莫高窟的面壁者——李云鹤、李波、李晓洋祖孙三代的壁画修复历程。敦煌壁画因年代久远,存在空鼓、起甲、酥碱等多种病害,精致的图案变得模糊甚至脱落。为保存这一文化遗产,毫无经验的李云鹤在1956年开始了壁画修复工作,期间他刻苦钻研修复方式和修复材料,经过反复试验总结出一套壁画修复的工艺流程,63年,一步一个脚印,4000余平米的壁画在他的手下熠熠生輝。他以家国情怀影响着儿子李波和孙子李晓洋,祖孙三人携手共进,用几代人的青春为莫高窟续命。如果说文物工作者的责任是探寻失落的历史,那传媒工作者的担当便是传播悠久的文化。近年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在分享诗词之美、传播诗词之趣的同时,也将古典诗词深深地印在广大国民群众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传承民族文化必须追根溯源,不忘本来,才可源远流长。
三、吸收外来,学习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同时,这也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之所在。汉唐时期佛教文化的传播,为中原大地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学、音乐等多个方面注入了新鲜活力;宋元时期同阿拉伯文化的交流碰撞,为中国天文、医药、建筑、军事等许多领域发掘了新的内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现在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问题,进一步充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框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仅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对内的措施来提高,还需要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发展理念,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实施文化“引进来”的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四、面向未来,发展和创新中国教育事业
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先进,教育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软实力”作用更加凸显,对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与日俱增。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传播和交流文化,选择和提升文化以及创造和更新文化的作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创新社会主义文化都需要教育来发挥作用。同时,教育引导也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
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在总体教育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教育差距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我国有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群正处于教育发展的边沿地带,尽管在学校硬件设施的配备上已得到很大改善,但与城市学校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从而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些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不仅制约了孩子自身的思维和眼界,也影响了文化的创新与传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需要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来助推改革、促进发展。但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育强国的建设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受教育情况以及心理接受度,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找准着力点,系统推进,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创新创造活力,以此推动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五、结语
中国的繁荣进步有赖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得益于对外来优秀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吸收,而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与文化强国的实现非常需要通过教育来打好基础攻坚战。“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一发展模式可理解为,在立足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他人经验,补足短板,实现未来的更好发展。这不仅适用于文化教育,也是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方面可以参考借鉴的。当今中国的发展已居世界前列,引起世界瞩目,各国纷纷向中国取经,以期学有所得。我国有关治国理政的许多重要著作被译成多國语言,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魅力和责任担当,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的繁荣是大势所趋,不论现在还是将来,她都是我们赖以生存,引以为豪的东方明珠。
注释:
①张舜徽在《国学大讲堂<说文解字导读>》的前言中提到过“国学”的概念,说所谓“国学”,一般认为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
[2]本书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鲍传友.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周明星.中国教育的藩篱与跨越[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