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对患儿脑电图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
2020-06-03王冬
王 冬
(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儿童康复科,河南 洛阳 471000)
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8%的小儿癫痫患儿每日发病[1]。目前普遍认为大脑异常放电是引起癫痫病发的主要机制,因此反复病发有可能导致脑功能损害,既往也有研究表明癫痫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认知障碍以及生活质量、社会生活能力下降等表现[2]。目前临床常以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在儿童用药中需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丙戊酸钠(VPA)作为广谱抗癫痫药物,是全面性发作尤其全面强直痉挛发作并典型失神发作的首选药物[3]。曹建伟等[4]学者的研究显示,使用VPA治疗小儿癫痫,其单药治疗有效率可达80%以上,其中血药浓度会显著影响治疗效果。有研究证实左乙拉西坦(LEV)这种新抗癫痫药物,不仅能安全有效抗癫痫,还能改善患儿认知[5]。本研究纳入140例癫痫患儿进行分组对照,以分析LEV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后脑电图和认知功能相关血清指标水平的改变,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小儿癫痫患者。纳入标准: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小儿癫痫诊断标准者[6];年龄<14岁者;有明确癫痫发作史、入组前3月发作次数≥1次/月;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伦理审查通过。排除标准:外伤、器质性脑损伤者;智力运动发育落后、智力低下、遗传代谢病等者;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1~13岁[(4.81±2.49)岁],癫痫病程3月至5年[(2.35±1.34)年],病症分类:部分性癫痫31例、全面性癫痫39例。对照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1~13岁[(4.63±2.59)岁],癫痫病程4月至5年[(2.61±1.29)年],病症分类:部分性癫痫34例、全面性癫痫3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采用LEV治疗(生产企业:比利时 UCB Pharma SA,规格:0.5 g,批准文号:H20110410),初始剂量为10 mg/kg每日,2次/天,每周增加10 mg/kg,最大剂量40 mg/kg。对照组采用VPA治疗(生产企业:辽宁格林生物药业,规格:0.1 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1811),10~15 mg/kg每日,2次/天,每周增加1次剂量,最大剂量30 mg/kg。两组患儿均在4周内增加至维持剂量,共随访6个月。
1.3 评估标准①临床疗效[7]:分为控制(完全不发作)、显效(临床发作减少≥75%)、有效(发作减少≥50%、<75%)、无效(临床发作减少<50%)4级,总有效率=(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均采用脑电波测量仪检测患儿脑电背景活动情况,评估患儿α、θ、δ波活动情况及每分钟棘波数目;③选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量表(SNAP-Ⅳ)父母版[8]注意力不集中维度作为测量量表,共9个条目,每个条目得分0~3分,得分越高患儿注意力越不集中;④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患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
1.4 观察指标治疗3月后评估疗效,评估患儿治疗前后脑电图、注意力(SNAP-Ⅳ)、脑损伤指标(IGF-1、NSE、S-100β蛋白),记录患儿用药期间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等级资料行非参数U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5,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脑电图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两组α、θ、δ波活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每分钟棘波数目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 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脑电图比较 [n(%)]
表3 两组每分钟棘波数比较 (个)
2.3 两组注意力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两组SNAP-Ⅳ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SNAP-Ⅳ注意力得分比较 (分)
2.4 两组脑损伤指标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IGF-1、NSE、S-100β蛋白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 0.05)。见表5。
表5 两组脑损伤指标对比
a与治疗前比较,P< 0.05
2.5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与对照组(2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38,P= 0.033)。
3 讨论
相关研究[9~13]表明LEV与VPA等药物间的优劣势仍存在争议,故本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组间总体趋向一致,均以控制占多数,但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这表示在小儿癫痫治疗中LEV确能获得更优的疗效,与徐晓科等[14]学者的研究结论相近。VPA既可通过抑制Na+通道和T-Ca2+通道来增强γ-氨基丁酸(GABA)通道功能以控制癫痫异常脑电波的发放和播散,又可抑制神经兴奋从而发挥良好的抗癫痫作用[15,16]。而LEV可抑制大脑异常痫样放电:其机制在于,阻断N-型Ca2+通道激活路径,间接增强GABA对中枢和神经元回路的抑制作用,有效调节大脑皮层的AMPA受体。故LEV和VPA均可通过调节GABA来发挥抗癫痫作用,但LEV还可通过其他调节机制对痫样放电进行干预,故能发挥更好的抗癫痫发病作用。
脑电图对癫痫诊治、疗效及预后评估均有积极作用,抗癫痫药物会对脑电波产生影响,脑电背景改变、慢波活动增加均会对患者认知产生影响。本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前后,两组均以α波活动为主,且横向对比,两组脑电背景差异不显著,这说明LEV和VPA均对脑电背景影响不大。但从研究结果中发现,观察组治疗后每分钟棘波数目低于对照组,这也说明LEV可能在抑制痫样发电方面较VPA更有效。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以注意低下、易冲动和多动为主要表现,国内有研究报道,癫痫患儿发生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比例可达42.2%。本研究主要评估注意力缺陷,结果显示治疗前后两组SNAP-Ⅳ注意力得分未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LEV和VPA均不会对患儿注意力产生负面影响。但这也提示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对小儿癫痫患儿应注意观察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并对有症状者早期予以积极干预。S-100β和NSE的水平变化与神经元受损程度密切相关。相关研究显示,血清S100B蛋白、IGF-1水平比较,呈癫痫发作组>非癫痫发作组>对照组,提示癫痫发作时引起脑组织S100B蛋白、IGF-1水平升高。本组数据显示,两组经治疗后IGF-1、NSE、S-100β各脑损伤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表现出更大的降幅,这说明LEV在减少癫痫患儿脑损伤方面更有优势。在副反应方面,本研究中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这说明LEV更安全。
综上所述,LEV和VPA均有利于治疗小儿癫痫,且两组在患儿脑电背景、注意力方面影响差异不大,但LEV有利于改善患儿疗效和患儿脑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