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不同人群希望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6-03郑丽霞杨清强李雪芬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病区领悟人群

郑丽霞,黄 斌,谢 辉,杨清强,周 骥,李雪芬

(四川省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 广元 628001)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也发现了此类病例。四川省于2020年1月24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市州、县级定点医疗机构迅速组建隔离病区。在隔离病区工作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是对抗病魔的主体,其希望水平对疫情防控十分重要。希望是个体面对困境时一种积极的力量,使其在内驱力的作用下满怀信心地实现目标[1,2]。希望水平影响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高水平的希望能减轻个体的痛苦、缓解负性情绪[3,4]。本研究旨在分析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医护人员和患者希望水平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如何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提升其希望水平,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25日至2020年2月20日在四川省广元市、宜宾市、泸州市三地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的人群(包括医生、护士、确诊患者、留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满 18周岁;②意识清楚,配合调查;③知情同意,自愿参加;④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能正确使用手机微信,经过医务人员培训后能完成调查。排除标准:①危重症患者;②原本患有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者。本研究获得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采用微信问卷星调查的方法,调查员与各定点医疗机构隔离病区负责人联系充分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调查方法,由各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通过微信发调查问卷到隔离病区医护人员群和患者群,由研究对象自行填写问卷,问卷每部分均有填写指导说明。调查问卷包括四方面内容:①一般资料:包括隔离病区不同人群(医生、护士、确诊患者、留观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医院类别、是否党员、是否管理人员等内容。②Herth希望量表(HHI),本研究采用赵海平等翻译量表[5],包括3个维度,12个条目,总分12~48 分,高、中、低希望水平分值分别为36~48 分、24~35 分、12~23 分。③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本研究采用姜乾金等修订的量表[6],12个条目,总分为12~84分,高、中、低支持水平分值分别为57~84分、29~56分、12~28分。④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SCSQ),本研究量表采用解亚宁修订版[7,8],20个条目,包括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两个维度。以上量表在国内广泛使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本研究进行了30例预调查,Cronbach’s α系数为0.85。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70 份。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独立性、方差齐,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不满足则用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本次调查,广元市占58.9%(218/370),宜宾市占21.1%(78/370),泸州市占20%(74/370);医生53例,护士213例,确诊患者14例,留观患者90例;男性占31.1%,女性占68.9%;未婚、已婚、离异/丧偶占28.6%、69.7%、1.7%;大专及以下占47.6%,本科占48.9%,研究生以上占3.5%。

2.2 不同人群希望水平总体处于中高等水平,希望水平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确诊患者、留观患者、护士、医生。不同人群希望水平总分及三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不同人群的希望水平 (分)

2.3 不同人群领悟社会支持及对希望水平的影响

不同人群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家庭外支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家庭支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领悟社会支持度不同的医生、护士、确诊患者,希望水平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领悟社会支持度不同的留观患者希望水平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不同人群领悟社会支持得分比较 (分)

表3 领悟社会支持对希望水平的影响比较

2.4 不同人群应对方式及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不同人群积极应对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摸(P< 0.05),医生、护士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国内常模[8](P< 0.05),确诊患者、留观患者消极应对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希望水平总分及各维度均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的相关性不明显(P>0.05),见表5。

表4 不同人群应对方式与全国常模比较 (分)

表5 不同人群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r)

*P< 0.05

2.5 不同人群希望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希望水平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管理者、不同人群、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度、积极应对方式、管理者身份、不同人群对希望水平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6。

表6 不同人群希望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新冠肺炎隔离病区不同人群的希望水平希望是人类心中最真切的愿望,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现象,近年来医疗领域有关希望、疾病、健康关系的研究备受关注[9]。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医生、护士、患者均具有中高水平的希望值,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积极行动、积极态度、保持亲密关系。究其原因可能与新冠肺炎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社会、医院、个体各层面均采取积极行动有关,也可能与调查对象面临的疾病严重程度较轻有关。

3.2 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

3.2.1领悟社会支持 领悟社会支持是个体自身感觉到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是一种主观体验到的支持。本研究显示,不同人群从家庭得到的支持没有显著差异,家庭外支持得分及总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留观患者、护士、确诊患者、医生。留观与确诊患者的差异可能与朋友、亲戚、同事等家庭外支持系统对留观患者的关心、问候更多一些,对确诊病例有害怕、恐惧、主动疏远有关。医生、护士的差异可能与疫情特殊时期护士是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得到的关心、关注、支持比平常多,主观感受更强烈有关。医护人员社会支持越高,越能增强职业自豪感,激发工作动力。在隔离病区的病人,通过电话、微信等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是有限的,他们的希望水平与医护人员为他们提供的疾病诊疗、心理支持、生活照顾、沟通交流等最直接的支持有关。

3.2.2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是个体在应激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个体通过有意识、有目的行为,调动内因,缓减压力,有效地应对负性影响,从而保护身心健康[10,11]。本研究中隔离病区医护人员及患者面对新冠肺炎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国内常模,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国内常模,不同人群的希望水平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的相关性不明显[12~14]。本研究结果与程春梅、刘志琛等研究一致。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职业本能,突发疫情来临都是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各定点医疗机构隔离病区医护人员均是自愿、且经过培训进入病区的,希望水平与积极应对方式有显著的相关性。隔离病区医护人员对患者疾病诊疗、护理、相关知识讲解及对其生活上的照顾有助于病人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尽管隔离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体验但仍能接受并勇敢面对疾病,有较高的希望值。

3.3 不同人群隔离病区人群主要是医生、护士、确诊及留观患者,本研究显示隔离病区不同人群,希望水平不同,有显著差异。确诊患者希望总分及三个维度得分均最高,其次是留观患者、护士、医生。有研究显示,当个体受到威胁时,会努力保护、重塑希望[15],本研究中能自愿主动接受调查的确诊患者病情相对较轻,为普通型或轻型,对未来抱有积极、乐观的期待,希望水平较高。医生对疾病发展、预后的认识,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了解,使其对疾病治疗、疫情防控的认识更为客观,有较高的希望但不盲目。

3.4 管理者身份本研究对象中管理者82例,非管理者288例,结果显示,管理者希望水平高于非管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究其原因,可能与管理者日常接受培训的频次较多,内容较广泛,心理抗压能力和责任心较强,对疫情的应对能力和在团队中需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不同人群希望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不同的人群、管理者身份、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是影响其希望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管理者的头雁效应、调动社会支持系统,帮助相关人群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能有效提升隔离病区医、护、患的希望水平,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利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涉及病例为轻型和普通型,研究时间较短,研究对象的覆盖面、样本量有限,且样本来源于新冠肺炎低流行地区,代表性不足,后期可以选取更大样本量更具有代表性的人群参与研究,得出更有代表性的研究结论。

猜你喜欢

病区领悟人群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多么痛的领悟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三)——自主招生怎么考近代物理初步和光学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