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羽壶”的结构艺术特征

2020-06-02

山东陶瓷 2020年1期
关键词:壶嘴壶盖泥料

曾 杰

图1 飞羽壶

早在紫砂壶出现之前,中国在茗器制作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了,陶制的以朴素自然见长,瓷制的则以精致华美为主,紫砂壶属陶制一类,但因其泥料天然色彩丰富、透气性好、矿物质含量高、可塑性强而摘得“世界上最好的茗器”这一桂冠,紫砂壶也的确名副其实,其色泽质感在长期泡养中会更加的鲜亮细腻,甚至无需茶叶便有茶香。一件好的紫砂壶并不是单调死板之物,在时间流逝中其生命活力将会层层展现。

紫砂壶常见的造型有圆器与方器,其中圆器造型是中国传统茗器中的经典,在紫砂壶中也较为常见。从装饰上看,紫砂壶可分为素面或有较少装饰的光器,以植物、动物为造型或装饰的光器和仿造自然界植物瓜果纹理所制成的筋纹器,这三种类型各有所长,不仅可以单独出现,也可结合出现于壶中,从而表现出多样的艺术主题。

图1“飞羽壶”圆身素面,属于光器、圆器一类。其特点在于造型结构之中,手工艺人参考其他传统艺术造型,灵活运用紫砂壶技巧,使此壶呈现出飞扬飘逸之姿态,从而完成了对主题的表现。

“飞羽壶”整体造型参照古典香炉鼎制成,其壶身圆润饱满,骨骼匀称,转折自然流畅,壶身整体较小,壶腹微鼓,富于张力,柔中带刚,体现出圆器的结构特点。圆器主要由曲线与曲面共同构成,线的运行要流畅自然,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构成的曲面才能弧度优美,在光线变化之中富有立体感。壶底部镶嵌有三角钉足,从而完成对香炉鼎造型的塑造。

“飞羽壶”在壶嘴与把手的设计上较为独特。壶嘴由直嘴演化而来,与壶身线条衔接地十分自然,与壶身完全融为一体。壶嘴上下部线条与壶身自然过渡,两侧微凹,形成腰身,壶口则微微外扩,由此可使茶水顺畅流出,壶嘴与壶身形成合适的夹角,以便停流不流涎。在人们的思维中,传统壶把手以环形或提梁造型居多,在使用时可将手穿过圆环或提梁,是较为稳固的一种造型。此壶壶把手为横把,镶嵌于壶身最高处,与壶面垂直,横把的形状通常为一根圆形的柄,使用时需用五指握紧,因此容积较小的壶身更适合安装横把。此壶将传统的平直横把改为流线型,从壶身最高处起呈波浪状向下延伸,尾部则向内卷曲收紧。把手的造型将“飞羽”这一艺术主题完美诠释,生动形象,同时这一把手也成为此壶最为亮眼的部分,使之与传统紫砂壶有较大区别,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一弧度也更符合人手部的结构,从而在使用时较为省力,由此可见,手工艺人在制作时不仅考虑到形的优美,对实用性也做了充分考量。

壶颈部短小精悍,但在结构上使壶更为挺拔端正,上承接壶盖,壶盖边缘微微宽于壶颈部,中间部分微微凸起,使壶盖像是一个草帽,“草帽顶”中央即为壶钮,壶钮也分为两部分组成,底座简单大方作为支撑托起圆珠形壶钮,壶钮与壶身形状相似,相互呼应。因此从上方俯视此壶时便会看到“三圆错落”的别致造型,又为此壶增添了一个重要的欣赏角度。

对于一件紫砂壶来说,除了造型装饰外,泥料也是十分重要的,“飞羽壶”通体呈红色,质地细腻,光泽柔和,这种紫砂泥铁含量极高,在高温烧制下即会呈现出这种丰润的红色,在茶水浸润下其光泽度会逐渐显现,更显紫砂壶之艺术特性。

综上所述,我们分别从造型、结构与泥料三方面对此件“飞羽壶”进行了分析。此壶表面光洁素净,无一处装饰,也无一处瑕疵,是光器之中的上乘之作。手工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又对结构部分进行创新处理,尤其是横把部分更是匠心独运。壶嘴与把手部分并非与壶一体制成,而是镶嵌而成,这一方面要求连接部分要十分坚固,另一方面则要不见接缝,因此手工艺人在制作时必定要仔细连接,否则在烧制后极易出现裂痕,损坏壶的整体美感。所谓“飞羽”可理解为“飞翔的羽毛”,其特点在于轻盈灵动,此壶以朴素自然为整体风格,以造型的变化体现出灵活性,从而完成对“飞羽”主题的表达。

“飞羽壶”极具创新特点,手工艺人从传统香炉鼎中获取灵感,也为此壶增添一种佛道之中静心修行之感,从而与茶道文化所倡导的平静和谐产生共融,使此壶在文化内涵上达到一种沉静广阔的境界。从做工上看,此壶细腻非常,使紫砂泥的天然质感得以完美凸显,由此可以看出,此壶也是自然与人类创造相结合的一次完美展现。

猜你喜欢

壶嘴壶盖泥料
伪造的情书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历 练
制怒
壶嘴的曲直是非
一头扎进醋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