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紫砂圆器的造型之美

2017-09-04吴江健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造型紫砂

吴江健

摘 要:紫砂陶质朴文静、雅致、素面素心,浮艳根本与它无缘,以它独特的拙朴,而显出它高洁的美质。紫砂壶一般分为光货、花货、筋纹货,其中以光货为紫砂茗壶造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经过漫长的紫砂发展史,创造了珠圆玉润,千姿百态的名壶世界。

关键词:紫砂;圆器;造型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0-0020-01

宜兴紫砂茗壶因其造型千姿百态、简练大方、色彩淳朴古雅、丰富多彩、表现形式独具匠心、手工艺精美绝伦,以及独特的泡茶功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广誉海内外,成为独树一帜的“国之魂宝”。紫砂壶之所以和其它工艺品有很大的区别,是在于它既有实用性,也有欣赏性,更具有收藏价值。人们收藏、欣赏和使用紫砂陶,正因為它特殊的材质所具备的特殊性能,使作品更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紫砂圆器茗壶的问世,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在宋代宜兴丁蜀镇蠡墅羊角山古窑遗址出土的残片复原器中,其间有一件《提梁式圆壶》,壶身为圆形,提梁把亦为圆形,是一件标准的圆器茗壶。这可以说是较早的紫砂圆器式样。一九六五年江苏丹徒县新丰镇前窑村古井中出土的一件茗壶壶身,据考古学家根据同出土的遗物的造型、制法、装饰与见著录同类型器印证为南宋时期的紫砂圆器大茶壶(掘出时已缺盖)。器高13.2公分,腹17.8公分,紫泥发红,器壁较厚,表里打磨,器粗糙涩手。造型扁圆,大底而平,稳定感强,壶嘴与壶把均是钻塞泥而成,壶里有手捏痕迹,与羊角山发现的紫砂提梁壶近似,是较早的紫砂圆器茗壶之一。

紫砂圆器造型变化丰富,古有“圆不一相”之说。紫砂圆器造型的完美,主要反映在圆器壶体造型的形式上。一把好的紫砂圆器茗壶,无论是整圆、半圆、椭圆等等形式,均需要追求壶体的的谐调统一,赏心悦目,视觉和触觉上的平衡、和谐韵律、对比等等,通过形式来体现超越自然形态的内在美感。所以在泱泱茗壶世界中,简炼的几何形圆器上乘之作,经得起众人的挑剔实非易事。传统艺人在创作时主要是用眼光,凭经验,直观形象地确立壶形的轮廓线形,达到紫砂术语上俗话所说的“登样”、“称势”的感觉。这种传统的审美观念缺乏现代设计理念,受到历史的局限,但能为普通人所接受。

紫砂光货造型的完美主要反映在圆器造型的形式上。一把好的紫砂光货名壶,无论是整体、半圆、椭圆等形状,均需追求壶体的协调统一,视觉和触觉上的平衡、和谐、韵律对比等。通过形式来体现超越自己形态的内在美感,所以在名壶世界中,简练的几何形光货的上乘之作,经得起众人的挑剔,实非易事。

人们评说一把好的紫砂光货,往往运用其神、形、气、态四大要素来衡量,笔者认为四大要素之中,关键在于形,壶形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它三要素。有的古朴敦厚,有的轻快明朗,有的粗犷简雅,有的轻透飘逸,这类造型无非是紫砂艺人通过壶形曲线过渡组合构成,来充分表达作的创作思想,形成独立的形体表现,来追求完美。各种曲线的有机结合,在紫砂光货壶体造型设计的实现中,应用非常广泛,含有丰富的美学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必须结合壶体造型,将它进一步提炼、浓缩。如何增强紫砂造型个性的形象意识,即如何理解点、线、面的构成关系。“点”是一个视点、视向和视感的一种透视。“面”反映出不同壶体各自具有的外部体形特征,有厚重、轻薄、笨拙等各种复杂变化体现,各等重量的感觉。“线”的表达感很强,直线的表达一般使人感到坚、硬、明、快等,垂直线有严肃、端正,给人以敬立之感,双曲线有对称美之感,水平线有稳定、静止之感抛特线有流动、速度之感等。紫砂光货壶体造型主要运用点的排列、线的曲直、面的组合、大小及方向变化,通过不同体型的调整,构成一件名壶作品。局部的差别和谐,彼此呼应,使之创意设计与工艺制作达到相对的统一。

所谓有意味,那是指作品中的思想,哲理,玄机,趣味,但是这种思想哲理玄机趣味又叫说不清道不明的特征。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揭示的就是这一种现象。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思想,哲理,玄机,趣味,许多人喜欢笼而统之地称之为妙,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天趣,是一种美不胜收的审美感受。如果一把壶你觉得它非常之妙,甚至到了妙不可言的程度,那么它一定是紫砂极品。

一件较完好的作品,必须使器皿自己能够抒发艺术语言,给人油然而生一定的艺术感受。具体反映在以下三方面的要素:一是形象,即物体本身的形状式样,展示给人们的视觉印象。二是神态,即通过形象表达散发出的情趣。三是气质,即器皿内涵的实质性的美的素质。能使这三者融会贯通,方可称为佳作。

当代著名紫砂大师注重在传统中创新,正确把握中国文化和中国紫砂的内在结构关系,正确掌握中国紫砂发展的本质规律,充分估量前辈艺人传统技艺在中国紫砂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走传统中创新的路子,增强了宜兴紫砂在中国紫砂文化中的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1]卞宗舜.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曲延波.中国明清紫砂壶艺鉴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韩其楼.紫砂壶全书[M].北京:华龄出版社,1980.

[4]顾景舟.宜兴紫砂珍赏[M].香港:三联书店,1992.

猜你喜欢

造型紫砂
浅析紫砂“将军壶”的形韵气质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基于内外流场仿真分析对整车性能研究和优化
北魏佛教石窟雕塑造型与装饰风格的分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紫砂文化与文化紫砂
《读壶记》
紫砂壶估值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