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对机械通气新生儿通气时间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2020-06-02卢君,林茜,张丹,胡红
卢 君, 林 茜, 张 丹, 胡 红
(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 儿科, 四川 巴中, 636600)
机械通气是替代、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的通气方式,具有维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换气功能、降低二氧化碳蓄积和纠正缺氧的作用,有助于机体顺利度过呼吸衰竭阶段,在多种基础疾病的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与成年人相比,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代偿能力低下,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高,严重时可引发呼吸衰竭,影响成长[2]。机械通气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在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同时,也会增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3]。集束化护理是集合有循证依据的护理治疗措施来处理某种疾病的手段,其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尽可能优化的护理服务和护理结局[4]。本研究探讨了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机械通气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图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纳入标准: ① 胎龄不低于32周者; ② 满足机械通气治疗适应证者; ③ 存在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全身青紫症状者; ④ 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主动参与。排除标准: ① 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四肢畸形者; ② 结核病变者; ③ 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受损者; ④ 临床资料不全,中途退出者。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胎龄34~42周,平均(39.24±1.15)周,体质量1 800~3 500 g, 平均(2 642.85±112.74) g, 28例足月新生儿、12例早产儿,疾病类型为2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9例新生儿肺炎、4例呼吸衰竭、1例胎粪吸入综合症和1例频发呼吸暂停; 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胎龄33~42周,平均(39.18±1.12)周,体质量1 780~3 510 g, 平均(2 643.58±113.75) g, 疾病类型为21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新生儿肺炎、5例呼吸衰竭、2例胎粪吸入综合征和2例频发呼吸暂停。2组间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 按照机械通气的基本流程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分泌物吸取,同时予以解痉、抗炎、维持内循环稳定性等基础治疗。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集束化护理。① 组建集束化护理小组: 组建以科室护士长为组长、工龄不低于10年的护理人员为组员的集束化护理小组,由儿科专家和权威人士进行机械通气集束化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培训,对所有人员进行考核,通过者方可参与护理工作,结合本院儿科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② 气管导管固定: 新生儿口腔小、气道短,留置在外的导管长,导管松动与脱落的风险较大,因此要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确保气管插管位置合理,规范护理操作,为患者翻身、叩背、吸痰前应做好呼吸机管路调整工作,动作小心谨慎,举止轻柔,以免导管松动、脱落; 若患儿躁动不安,可予以适当约束。③ 胃肠减压: 经口腔插入胃管,为降低反流发生风险,可用容积20 mL的注射器拔出活塞,取下黑色橡皮圈后在皮圈截面插上针尖,放置皮圈于注射器,连接胃管,以接通胃管与大气,减轻胃部张力。④ 适时吸痰: 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吸痰护理时,应遵循先吸气管内分泌物,后吸呼吸道内分泌物的原则,熟练掌握吸痰指征(在患儿呼吸窘迫、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出现肠鸣音和呼吸机气道压上升发出警报时予以吸痰)。灵活掌握前后2次吸痰间隔时间,基础情况较好者,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适当延长间隔时间,以免吸痰过于频繁,痰液黏稠者,可选择雾化吸入,不可滴入生理盐水,以免生物膜脱落至气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⑤ 无菌操作: 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体液和血液后、接触患者物品后和有创操作前应落实六步洗手法,使用消毒剂,佩戴无菌手套,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1.3 观察指标
① 治疗时间: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总时间。② 护理前后血气指标: 于护理前后使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对2组患者进行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酸碱度的检测。③ 护理质量: 采用院内自制问卷判定2组护理质量,问卷满分100分,由基础护理(35分)、专业护理(35分)和护理安全(30分)3项内容组成,得分越高,提示护理质量越好。④ 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2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出血和气胸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气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和酸碱度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2.4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2 2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护理质量对比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4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系统病变的常用手段,可改善患者通换气功能,但其效果既受技术的影响,也与可能导致的并发症有关[5]。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也可出现肺出血、肺气肿等异常情况[6-7], 因此临床必须重视新生儿机械通气护理工作的开展。
集束化护理由美国健康促进研究所提出,其目的在于提高所需治疗与护理服务的可靠性,每个集束化方案中的护理措施都是经过随机对照实验或系统评价的,与单个护理措施相比,实施干预措施更能改善护理结局。每个集束化护理方案应包括3~6个具体的、可操作的、被广泛认可的元素,这些措施在具体运用时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时间性和连续性,能够保证循证理论以持续不变的模式在各类患者的护理治疗工作中发挥作用,以改善护理结局,促进护理质量提升[8]。
研究[9]发现,在机械通气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可明显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与本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血气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分析原因是集束化护理的实施使得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形成良性循环,减少异常情况的发生,充分发挥了机械通气的作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