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知识知晓率的护理应用
2020-06-02蔡玉屏
蔡玉屏
(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广东 广州 511400)
脑卒中是当今致残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常常伴有多种后遗症以及并发症,常常会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带来沉重负担,尤其是吞咽障碍,更是众多脑卒中后遗症里影响比较大且比较多发的一种症状。所以为了更好的临床护理,需要我们能够多多的寻求适合的方式方法。品管圈又被称为质量管理小组,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的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所以通过品管圈的成立更能够利于让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以及家属掌握更多的安全进食相关护理知识[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共8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9岁,患者文化程度如下;15例患者中专以下文化水平,25例患者中专文化水平,29例大专文化水平,11例患者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在住院期间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应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出两组患者基础信息方面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不具有差异性,存在科学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尤为主要,稍有不慎就非常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严重的更会危害到生命安全,护理人员在日常安全进食的护理以外还需要对患者病后康复进行辅助护理,指导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相对应的康复训练以及安全知识的讲解,这样才更加助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安全进食以及康复,更加有助于安全进食知识知晓率的提高。
将实验组以科室内不同水平技能的医师、康复师、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使品管圈包括2名医师,7名护士以及2名康复师的人员构成,集思广益制定相对应的品管圈圈名和品管圈LOGO,通过投票的方式确认1名圈长,主要负责品管圈小组活动的组织以及活动内容的设计,品管圈内的医师主要负责对患者病情的及时把控以及治疗方案的设计调整,护士主要负责患者日常护理工作以及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的相关知识内容以及护理技巧方面的实施制定,要能够做到针对患者的具体细微区别进行护理,保证安全进食,康复师主要观察患者恢复情况,进行不同的辅助康复方案,对患者安全进食带来的康复情况进行分析。品管圈成员相互沟通交流患者情况,对患者进行更加全方位的了解。而对照组安排同等数量和基础水平的医师、护士、康复师。但不成立相对应的品管圈,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以后,对比记录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知识的知晓率,带来的临床护理数据,进行对比比较。
1.3 效果评判标准
比较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知识知晓率,采用护理知识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比较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护理情况满意度,采用康复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方式。
1.4 统计方法
采用PEMS3.2统计学软件,进行t或者卡方验证,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根据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相比较发现,患者进行护理以后患者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安全进食知识的知晓率有了显著提高,同时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安全知识知晓率和家属满意度对比
3 讨 论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具有非常大危害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
在实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脑卒中患者往往需要更加精细和良好的护理,但是由于护理人员不足以及精力有限,就难免能够保证无时无刻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安全进食护理,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患者能够掌握一定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知识那么势必更加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以及方便护理工作的进行。所以让患者了解针对自身问题的护理知识尤为重要,哪怕患者无法进行自我安全进食,但是掌握一定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知识也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协调关系。
品管圈的出现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护理手段,通过专业相同,优势互补的人员整合到一起,综合各方面专业知识意见,进行整合,从而更好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安全进食以及提高其自身安全进食知识的知晓率,同时达到的就是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2]。
本次实验通过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的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以及对安全进行知识知晓率的提高方面,都离不开品管圈的建立,由此也可以证明品管圈能够有效的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知识的知晓率,更加有助于临床护理康复工作的进行。适合进行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