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分析人文关怀对危重症患者的疾病康复效果
2020-06-02郭杏然
郭杏然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危重症患者病情状况往往较为严重,由于受病情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往往较为脆弱,因而在危重症患者的疾病康复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十分重要。它能缓解患者产生的不良心理,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促进预后情况的改善[1]。因此本文在人文关怀对危重症患者的疾病康复效果进行了探究分析,现进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1.28±13.46)岁;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52.45±13.27)岁。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增强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沟通。医护人员要亲切、友好的态度对待患者,并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当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后,要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另外可鼓励患者多于其他人进行交流,并让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扭转患者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对于患者的隐私要给予尊重。在患者住院的期间,护理人员对于患者提出的合理性要求要尽量满足,比如:提供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在进行私密部位的护理时,要及时做好处理措施。护理人员不得随意打探或者透露患者的隐私,特别是癌症晚期患者的信息[2]。
(3)多给予患者心理关怀和安慰。危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常会产生众多不良情绪,包括孤独、惶恐、无助、情绪低落、害怕死亡等,对此护理人员要用肢体语言或者带有安慰性的话语,多给予患者关心,打消患者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增强疾病治疗的信心。若抢救无望时,还应积极与家属沟通,对患者临终前的愿望让家属共同配合,帮助实现,避免造成医患矛盾。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焦虑评分,并进行统计和记录,护理满意度依据我院自制的护理量表进行评估,主要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分数越高,情况越差;反之则优。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护理满意度采用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SPSS评分采用计量资料t检验,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S A 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1 51.03±1.18 48.14±2.05研究组 41 50.92±1.19 30.18±1.03 t 0.420 50.126 P 0.675 0.000
3 讨 论
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尊重患者的人格、生命健康权,给予患者关心和帮助,是作为一名医生和护士应尽的职责,很好的诠释了医学人道主义精神[3]。在实施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不仅要为患者提供基本的看诊服务,同时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方面和情感方面的服务,这也是人文关怀的核心内容[4]。随着人文关怀理念的深入发展,如今人文关怀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尤其在危重症患者的康复中。有相关研究表明,对危重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前,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提升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可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患者高质量的护理服务[5]。本次研究显示,人文关怀应用到危重症患者的疾病康复中,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护理后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危重症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缓解不良情绪,可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