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妇母乳喂养的干预化护理方案与效果评价

2020-06-02何惠优

关键词:母乳喂养产后婴儿

何惠优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1)

产妇母乳喂养指的是给婴儿母乳喂养的喂养方法,目前WHO已明确母乳喂养为对婴儿最佳的喂养方法。提高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率为目前临床上所关注的重点。为此,选择100例产妇实行母乳喂养的干预化护理方案,结果表明,产妇母乳喂养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以下为具体的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从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我院妇产科实施分娩的200例产妇,依照产妇的住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年纪在二十岁到三十五岁之间,平均年纪为(26.8±5.4)岁;孕周在37~41周之间,平均为(39.4±1.3)周;分娩方式:有20例保宫产,80例自然分娩。观察组产妇年纪在21岁~35岁之间,平均年纪为(28.8±5.3)岁;孕周在34~42周之间,平均为(39.6±1.5)周;分娩方式:有22例保宫产,78例自然分娩。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基础资料皆无太大差距(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宣教,由产妇护理人员向产妇宣教母乳喂养知识与哺乳技能等。研究组产物实行干预化护理:第一,入院宣教。在产妇入院时,护理人员第一时间向产妇宣教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告之有关知识,比如婴儿吸吮,及时向产妇讲述回奶处理方法、常见喂养问题以及母乳喂养技巧等等,使产妇对母乳喂养有一个充分认识。第二,产后24小时教育。产后24小时,产妇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一对一哺乳技能与知识宣传,护理人员结合宣传手册,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训练,指导产妇挤奶方法、乳房按摩、婴儿排气处理、体位调整、挤奶机应用以及喂养方式等,宣教的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不能高于30分钟。第三,产后教育。产妇护理人员需在产妇产后五到十一周进行电话随访,掌握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并及时解决产妇的疑问,每次随访的时间不能低于十分钟,高于二十分钟[1]。

1.3 观察指标

对于参与实验的产妇进行三个月随访,均于产后的六周、三个月进行门诊复查,在产妇出院前发放有关调查问卷,通过复诊、随访等方式回收问卷。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的母乳喂养状况[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的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存在显著差异。

2 结 果

研究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

3 讨 论

产妇母乳喂养指的是给婴儿母乳喂养的喂养方法,目前WHO已明确母乳喂养为对婴儿最佳的喂养方法。胎儿出生之后需要十分丰富的营养物质供给来保证各个脏器良好发育,其营养物质供给情况同婴幼儿生长与发育有莫大联系。母乳中诸多营养物质,为婴儿获得所需物质的主要方式与渠道,但近些年女性母乳喂养率渐渐降低,提高母乳喂养为当前临床产科护理之中的主要问题。目前产妇对母乳喂养了解不够充分,片面性较强,是导致母乳喂养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为此,加大对产物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为转变产妇喂养方法的有效手段[3]。此次研究中,研究组的100例产妇母乳喂状况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表示相比于传统护理方案,应用干预化护理方案,可以显著提高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率。传统护理方案主要以口头宣教为主,宣教的内容相对较单一,产妇无法短时间获取喂养技巧与相关知识,而且不利于产妇改变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产妇喂养信心下降,母乳喂养时间短,婴儿所需的物质不能及时摄入,影响其健康生长与发育。干预性护理从入院宣教、产后二十四小时教育、产后教育这三方面着手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产后二十四小时教育能够切实提高产妇母乳喂养信息、加强产妇母乳喂养技能,产后教育能够使产妇对母乳喂养有更深入的认识,延长母乳喂养时间。一些进行干预护理的产妇在产后早期哺乳经验少,身体疲劳等因素导致母乳喂养信息与技能下降,同常规护理的产妇没有任何差异,产后因为回归社会等原因致使母乳喂养的依从性降低,从而引发母乳喂养信心与技能渐渐降低。为此,对产妇进行干预性护理势在必行。

总之,相比于传统护理方案,应用干预化护理方案,可以显著提高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率,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母乳喂养产后婴儿
艺术家婴儿推车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母乳喂养进社区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婴儿为何会发笑?
婴儿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