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0-06-02陈丽
陈 丽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云南 昭通 657000)
更年期综合征是出现在女性绝经期前后因内分泌失调导致的神经紊乱情况,患者发病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烦躁、失眠等临床症状。除了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外,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同样可以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及睡眠质量[1]。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心理护理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产生的影响。以下数据为本次研究详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资料来源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因更年期综合征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83例患者,将所选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28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将2017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29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加用心理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年龄分布在43~58岁之间,平均年龄(50.39±3.02)岁,病程时间为1个月~11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5.54±0.34)个月;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在41~57岁之间,平均年龄(49.37±3.00)岁,病程时间为2个月~1年,平均病程时间为(6.03±0.11)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长等方面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在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的前提下,均已经征得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
入选标准:均经临床确诊为更年期综合征患者[2]。排除标准:存在精神异常病史无法对本次研究进行配合的患者;既往接受过心理指导的患者;既往参加过类似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2)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多与患者沟通,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讲解患者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嘱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后,可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娱乐活动转移自身注意力;患者住院期间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增加治疗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对患者精神状态进行评价,分数超过27分评为正常,分数超过21分,但未达到27分评为轻度痴呆;分数未超过20分评为中重度痴呆[3]。
使用匹兹堡睡眠指数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患者分数与患者睡眠质量成反比。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软件工具实现数据的整理分析:睡眠质量评分的表示方法为(±s),两组数据间有无明显差异性;行t检验:精神状态的表示方式为(n,%),两组数据间有无明显差异性:行x2验证:P<0.05表示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精神状态差异性分析
分析表1数据,观察组:73.13%,对照组:40.14%;且观察组患者中重度痴呆:3.06%,对照组17.30%,得出观察组患者护理措施佳的结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精神状态比较[n(%)]
2.2 睡眠质量
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为(0.73±0.21)分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1.42±0.36)分对比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改善效果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更年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多见于女性绝经期前后,因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神经紊乱的疾病,患者发病后表现出烦躁、失眠等临床表现,患者睡眠质量大幅度降低。这一系列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对其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更年期综合征的相关知识。
本次研究发现,正常精神状态中观察组:对照组=73.13%:40.14%;且观察组患者中重度痴呆:对照组患者中重度痴呆=3.06%:17.30%,得出观察组患者护理措施佳的结论;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为(0.73±0.21)分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1.42±0.36)分对比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改善效果佳。证明对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精神状态,还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将心理护理应用到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