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探索
——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2020-06-02孟祥苓
孟祥苓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2019 年以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这些文件全方位提出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略,也为今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指出了新方向。加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和学校内涵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成为当前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同时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与所提供的营销岗位的有效匹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手能力强,快速适应企业岗位的毕业生能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如何真正做到产教融合,有效提高所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适应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是营销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构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Work Process Based Curriculum Design Method)是由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ITB)Felix Raun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它是以现代职业工作整体化分析和描述为基础进行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又称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也称为BAG 课程开发方法(德文“典型工作任务”Berufliche Arbeit-saufgaben 的缩写)。BAG 课程开发方法认为:“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1]。这也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意义所在。
一、基于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
基于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就是“校企联合”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了解行业需求、职业需求及岗位需求,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并对企业提供的岗位及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找出典型工作任务并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培养模式的创新和课程的开发与构建。基于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如下:
(一)准确把握职业岗位(群)的工作特点,科学设置专业课程
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必须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工作特征,参照相关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根据专业自身特色,以“能力为本位”和“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设定学习领域课程;实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并把“1+X证书”制度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二)坚持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合理设置基础课程
在设置基础课程时,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正确处理好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健康、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并根据行业职业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将“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全新设计课程学习情境、实训项目及毕业环节考核
推行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体现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还要贯穿于课程教学及考核的全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设计,是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细化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实践性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教学组织流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单元,以完成任务所需各方面知识、能力重新构建新的理论教学内容,以完整的实际任务操作为实践项目,以实践项目的考核为课程考试内容,同时在毕业环节同样依据工作过程进行毕业综合考试的设计,最终达到教、学、做、考相结合,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全新打造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基于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方法
笔者多年从事市场营销专业的建设、管理与教学工作,并在与企业直接接触中总结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七步法,即“行业企业调研→职业岗位确定→职业证书推荐→典型工作分解→行动领域归纳→职业核心能力确定→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职业岗位分析及典型工作分解与行动领域归纳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对市场营销专业在企业从事的岗位和典型工作进行分析,并对相对的行动领域进行归纳,见表1职业岗位典型工作分析与行动领域归纳。
表1 职业岗位典型工作分析与行动领域归纳
(二)岗位核心能力分析与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在对与专业相对应的不同职业岗位分析及典型工作分解的基础上确定岗位工作所需的核心能力,即市场营销的专业核心能力。以此为基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完成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匹配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进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见表2岗位核心能力分析与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表2 岗位核心能力分析与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三)职业岗位分析与职业证书推荐
职业技能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随着我国就业准入制度的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必将成为劳动力就业的门槛,同时权威机构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内容和标准是来源于职业岗位和实际工作过程,并经专家反复讨论确定的,因此它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有指导和定向作用。职业资格考核与鉴定也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评价内容和手段的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市场营销专业多年来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并把“双证书”制度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目前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文件精神,市场营销专业结合所在院系的专业群正在设计推行“1+X”多证书制,通过对岗位分析推荐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并将与证书考核内容相关的课程嵌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
(四)职业岗位的基础素质分析与课程设置
职业岗位的基础素质是指学生毕业后应满足社会要求和职业岗位要求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新时期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具备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交往礼节、健康的身心和完整人格以及市场营销人员所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因此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真正培养企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基于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与架构
市场营销专业以企业市场营销岗位工作分析为基础,其课程结构来自具体工作任务的转换,按照“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方式,优化课程模块化结构,使模块结构的创建紧靠职业标准,突出职业方向,形成“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发展应变能力”四位一体的课程模式,从而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的课程模块,即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核心能力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框架模型见图1:
四、基于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的课程学习情境设计实例
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职业能力的基本保证。学习情境的设计必须符合能力分析的要求,并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基础,学习情境设计应能体现职业行动的要求,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下面以《市场调查分析》课程为例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分析。
(一)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市场调查分析》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课。在设计学习情境和实训项目时同样也是根据市场调研岗位的工作流程,确定和分解出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通过实训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形成工作成果,评价各阶段的工作成果作为本课程的考核依据。见表3《市场调查分析》学习情境设计。
表3 《市场调查分析》学习情境设计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实施
在确定调查课题时,设定企业命题、教师命题和学生自选命题,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建一个调查公司,每组选择一个项目,在本学期内完成一个项目完整的市场调查工作,即包括调查方案的制定、调查问卷的设计、问卷的发放与收回、数据的统计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及调查结果评估等市场调查工作的整体流程。教学中学生“在做中学”,用实践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真正实现职业化教育,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真实命题,使实战与模拟相结合,学生真正体验到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从而实现课程所要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
五、基于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组织与实施
市场营销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在教学体系中,必须通过良好的实训任务训练,培养学生的一线工作能力和岗位操作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训设计和组织,使学生在模拟真实工作场景下完成核心能力的培养。
(一)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实训项目设计
每门课程都紧紧围绕着工作过程和情境设计实训项目,并将实训项目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内容,进行过程化考核,使学生边学边做,将教、学、做、考融为一体贯穿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如上述两门课程所示。
(二)构建层级式实训教学组织模式
实际工作中每一个简单任务都不是一门课程能解决的,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成为高职教育面向职业应用的关键。
在实训课程的组织安排中,同样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制定实训项目,本着“由基础到专业、由单项到综合、由模拟到实战”的原则构建层级式实训教学组织模式,并通过综合实训将课程与课程之间进行有效衔接,最终实现形成性专业能力的培养。见表4:层级式实训教学组织模式。
表4 层级式实训教学组织模式
(三)以“商贸节”为契机进行实战式综合实训
“商贸节”是学院商贸类专业群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组织的校内大型实战式综合实训项目,包括专题演讲会、商品展卖会、读书会等具体活动。市场营销专业根据专业特长主要进行商品的展卖活动,学生们同样按照实际工作流程,从商品选择,组织进货、广告宣传到网上推销、现场展卖等环节一一进行实际操练,整个活动综合锻炼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为毕业后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六、基于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的毕业考核环节设计与实施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是考核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情况的最后一个环节,以往高职同本科及研究生一样实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但实际效果很不理想。鉴于此,市场营销专业率先进行改革探索,将毕业环节改为毕业综合能力考核,实行全面综合能力的考试。
(一)制定考核方案
从考核方案、运行方案的拟订到最后的考核评审等各个环节安排,都聘请企业人士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专家进行商讨,并作了反复的修改和调整,使考试内容更加贴近专业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模拟企业实际业务工作,考核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市场分析、营销策划、广告宣传、产品推销、业务谈判等实际营销业务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
(二)组织实施考核
毕业班学生经过10 周顶岗实习进入毕业考核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具体的产品或服务作为考核题目,选择范围可根据所在实习单位的项目和所承担的任务及收集的相关资料确定,每组根据所选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信息和市场信息,完成市场调查、推销、谈判、营销策划等系列任务,小组成员在统一营销理念和思路后,分别承担一项任务并完成相应方案的撰写或幻灯片的制作,每人的成果经评阅教师评阅计为单项得分,现场考核和答辩计个人和整体成绩,最后汇总为毕业综合考核成绩。为进一步使学生的毕业考核环节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凡是订单班的学生直接参加所在企业的考核,并根据学生具体工作岗位,按企业的考核标准和专业要求共同制定考核方案,由企业人士担任考官实施考核。通过这样的考核使学生更加明确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有针对性地完善自己工作的不足,更快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取得较好的效果。
七、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是目前高职人才培养的较好路径,市场营销专业在改革中也曾遇到诸多的难点,但在不懈的努力下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效。最近几年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所做的《应届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显示,市场营销专业的诸多指标在各专业及同类院校同专业中均列居前位。
当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和不断探索的过程,基于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并须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从而进一步缩短学生从毕业到就业的过程,以使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与符合社会的需求及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