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优秀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2020-06-01王乐
王乐
摘要:文化自信来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之中,我们的文明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所展现出的强大创造力便是文化自信的根源和依据。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成为大国强国,这是中华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争自强、赴汤蹈火、前赴后继的结果。所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中,我们更应该追溯我们的文化优势,坚定文化自信。
关键词: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承之中有很好的文化传统,比如相同的炎黄族众意识、统一的国家主权意识、融合的多民族相处意识,以及儒文化里许多可贵的思想,如士可杀不可辱、家国情怀等等,这些构成我们的文化自信。然而传统文化里也有许多愚昧和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东西,需要扬弃与抛弃。我们便是要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寻找与时代相适应的部分加以坚持和学习,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
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的悠久历史,也来源于我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所显现出的强大创造力与辉煌成就之中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理念和智慧,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坚定文化自信,就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传统的认知和依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秦始皇统一六国,实为春秋战国迭经战乱之后人民对于统一朝代的一致向往这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的,秦始皇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造成了文化共同体,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基础。在这种形式之下,中国人形成中华共同体的意识和祖国概念。汉族、汉人概念即来自汉朝,现在西方各国存在的唐人街的名称即来自唐朝。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例如:契丹、女真、元蒙、满清入主中原之后,皆在自觉或者无意识中融入大中国。如果没有一个延续几千年的强大中央政权,中国就没有历史上的多次盛世; 如果永远处于四分五裂之中,受磨难的永远都是广大的人民。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有一个坚强的中央政权,领导着中国在 21 世纪成为世界性的大国强国。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它鼓舞着我们百年不屈、奋争自强和前赴后继,才有今天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
二、中国强大而坚定的文化自信
近 40年来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使中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我们所推行的民主,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理念相结合的产物。我们的民主和自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的基础理解加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改造过了的传统梦想,克服了传统文化中的劣根性,再注入时代思潮,而形成的新的执政理念。
改革开放也给今天中国社会的文化自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早已经在开放过程中学会了对时代的认识。如果说我们是旧时代的人,完全是被传统文化所化的,就缺乏对传统文化中糟粕的抵抗力,会自觉地服从封建的专制得统治。但经过百年来的上下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世界视野确立,我们已经获得了这种抵抗能力。如果没有晚清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觊觎、欺辱、侵吞和瓜分,中国仍然保持她的自在发展状态,当然也可能会较长间保持平稳,但她的社会早已停滞了。然而帝国主义不允许这种生活存在了,大炮把它轰灭了。这是历史的抉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中国一旦觉醒,最终赶走一切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清除掉所有列强的租界。这时中国传统文化就显示出无穷的底气,显现出无比的力量,也是在我们民族基因中最蕴藏的自豪。
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我们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分层,然后辩证看待它在今天的作用。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有三个层次:一是礼仪制度层次,主要是尊卑上下的封建等級制度,与现代民主平等思想完全相反。二是伦理道德层次,优劣相伴,有尊老爱幼的忧也有盲目顺从的劣。三是民俗习惯层次,也有适合与不适合现代生活之分。当我们把传统文化从旧制度中剥离出来,我们就会看到中华文化的智慧性和永恒性,看到她为人类文明多样性所做出贡献,更会看到她对人类未来发展的特殊影响力。例如: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和谐共处、国家意识、民族情感、集体主义等理念,为世界的和谐有序发展提供着精神上的源泉与动力。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也确实有许多非理性、落后的东西,例如专制主义、反民主、抹杀个性等等。我们看了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群体为救一个个体而不怕牺牲。中国的传统认识则会认为不能因小失大,强调要用个人牺牲换取群体的生存,这种观念是现代社会所不能接受而必须抛弃的,尊重每一个人成为时代认识基础。文化自信不要盲目自信,要知道自己长处在哪、短处在哪。长处自然要发扬,短处当然要克服。只有摒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劣根性,我们才有文化自信,否则,我们就看不到世界的发展和进步。
今天的历史条件让我们可以摆脱传统文化的限制,建立起世界性、人类性眼光,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从而正确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立起真正的有价值的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所以,让我们真正确立起文化自信,立足中华优秀传统,吸纳人类一切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 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2] 习近平.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3] 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2.
[4] 习近平.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 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5]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 7 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 出版社,1996:64.
[6] 习近平.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N]. 人民日报,2014-02-18.
[7] 阎学通. 建立令人尊敬的价值观是中国超越美国的 基础[J].中国与世界观察,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