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2020-06-01叶小玲
叶小玲
摘要:在科学课程的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科学教学要重视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初中科学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重视科学教学的生活化。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将重点放在了科学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科学和现实的练习,这样一来不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基础新课改的背景,初中科学教学必须要从学生的认知和他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有效的提高初中科学教学的生活化。本文也将针对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105-2
生活化教学就是希望能够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能够将科学知识同学生的生活进行结合。借助于这样的一种方式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课堂变得更加的丰富,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科学的课堂活动中,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科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进行教学,把学生生活中的现象作为教学的案例,融入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真正的实现科学学科的生活化,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利用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教学
很多的教育学家其实都提出了生活和教学的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是不能够脱离开学生的生活的,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对于初中生来说,本身已经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教师应该利用好学生的这些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蕴藏着科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科学的意义。比如,在学习浙江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前的导入,播放一段池塘边榕树上知了声声叫着夏天的这首歌曲,这时候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吸引起来了。然后教师可以顺势问学生这样美妙的音乐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么样能够传入到我们的耳朵中的?你如何判断这首歌曲的演唱者?通过这样的提问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时候再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的相关知识讲授给学生,会获得一种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下学习了知识,有效的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二、捕捉生活素材,提高科学意识
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初中的知识是最基础,也是最贴近生活的。这些看似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其实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化内容。教师要善于捕捉到生活素材,尽可能在教学中选择学生所熟悉和喜欢的生活内容进行教学,对于科学教材进行一定的整合和丰富。比如,在学习浙江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科学关于金属的问题时,教师会讲到金刚石和石墨的现象。这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我们平时使用的铅笔是什么制作而成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够答出来是利用铅制作的。这时候教师再次提问学生:那么在铅笔上写的2B还有2H是什么意思呢?然后教师可以简单地进行介绍。接下来可以为学生举出关于一些铁锁生锈导致打不开的现象让学生思考解决的办法。我们可以使用一段铅笔芯,然后把它撵成粉末,把粉末撒入到锁孔里面,锁孔就会很容易打开了。这时候学生就会产生疑惑,因为这个问题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也非常感兴趣渴望得到答案。教师在提示学生因为石墨的性质和一些用途,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教师单纯的进行石墨性质和知识介绍的枯燥性,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知识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铅笔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掌握了一个生活中的小技巧。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探究科学过程
科学课程还是一个探究知识的过程,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如果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往往能够引导学生获得更加理想的学习的效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欲望。教师可以根据科学学科的内容,还有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进行情境的创设,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方便学生理解。让一些抽象的文字变成看得见、摸得到或者是听得到的现实。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能够从生活经验中去感悟知识,感受科学的价值。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浙江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电路的知识后,教师可以把家庭电路的演示版带入到课堂中。然后提问学生有一盏灯不亮,让学生找出原因。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得到了调动,开始逐一进行验证,最终学生找到了答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通过情境的创设,把探究知识引入到解决生活的问题中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学会通过实践活動体验生活、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不断地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情境问题的探究中来。
四、解决生活问题,体验科学趣味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有了问题学生才会积极地思考,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才会开始运动,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能够获得新知。在科学课堂中要能够把生活问题引入到课堂中,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一起去讨论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因为探究的是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交流会变得增多,同时思路也被打开了,能够在交流中获得更加深刻地情感体验,彼此之间碰撞着智慧的火花。通过学生的这种探究有效的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比如,在学习浙江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科学氧气和氧化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个生活中的小知识,就是如何购买电灯泡。其实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到了灯泡中冲入的是氮气和氩气,之所以会冲入这样的气体是因为灯泡当中的钨丝容易氧化,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延长灯泡的寿命。那么在制作灯泡的过程中,会在灯泡上点一些红磷,红磷会先和氧气发生反应,从而避免了钨丝的氧化。通过这一个知识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了简单地红磷居然能够达到抽真空的效果,将科学教学同工业生产进行了更好的结合,让学生也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一部分的知识,使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更多的科学乐趣。
五、组织学生科学实践,体验科学价值
科学本身也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学习科学这门课程仅仅封闭在教室中完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去,能够走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把学习的知识真正的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习惯,让学生去体会学科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组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生活的空间中去学习科学知识,在实践中去体验和感知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科学在生活中真正的意义。比如,在学习浙江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力学知识后,教师将自行车搬进了教室,让学生找一找来自于自行车身上的力学知识,比如车的前、中、后轴采用的滚动,加上了润滑剂主要是为了减少摩擦,使得车子在行驶中更加的轻巧。自行车多处会刻有一些花纹则是为了能够增加摩擦,这样使得车子在刹车时更加的容易等等。那么教师将自行车带入了课堂中,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了生活中的科学科学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起探究知识的欲望,能够调动起学生创新的意识,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初中科学这门课程本身就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课改下也提出了科学教学要重视生活化的教学,能够有效地将科学知识和生活现象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学生求知的欲望,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教师要善于捕捉科学中生活化的元素,能够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能够参与到科学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学习科学的意义,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沈芸.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中国人,2015,0(5Z).
[2]夏莲英.论初中科学教学的生活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35):538-538,539.
[3]陆志松.开展农村初中安全教育课的实践探索[J].求知导刊,2017,0(20).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大石中学,浙江 临海 3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