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0-06-01贾凡
贾凡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核心素养”“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热门词汇,逐渐从传统的知识教学转向对学生的素养教学中。高中历史作为综合性学科,需要学生掌握历史背景,挖掘历史信息,发现历史规律,这些是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构建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已经成为一线高中历史老师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额构建策略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46-2
一、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现状
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在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老师主要根据历史教材进行照本宣科的讲解,老师占据着课堂的主体位置,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师生间缺乏互动的空间和实践,导致高中历史给学生留下了枯燥乏味的印象,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不高,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中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教学模式创新已经成为高中历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历史学科要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需要培养学生完成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度的综合表现。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中包含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参与热情
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需要老师正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下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的投入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的展开知识探究,实现历史知識学习的同时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构建出更加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
比如,高一学习“鸦片战争”这节课时,历史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搜集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史料,使学生对鸦片战争拥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鸦片战争的视频资料,生动、直观的影像资料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在影像资料的辅助下,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带领学生对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展开深层次的探究,鼓励学生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对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进行思考和分析,使学生对鸦片战争拥有深刻的认识,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史料收集能力,客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理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老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与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历史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具有研究性、趣味性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积极的发散思维,展开历史知识的深入探究,既能起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中完成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比如,高一学习“辛亥革命”这节内容时,历史老师可以借助精心设计的问题来启发学生展开思考:辛亥革命为什么被称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如果辛亥革命失败了,你觉得历史会如何发展呢?历史老师鼓励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学会对历史问题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在良好的互动氛围中,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对辛亥革命的必然性和意义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3.引导自主学习,倡导合作探究
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老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对于一些关键性问题,可以倡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进行交流讨论,学生通过分工合作、思维碰撞、合作交流来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的协同发展。
比如,高一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时,老师引导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进行自主学习后,设计了合作探究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来对“英国议会、首相、内阁、国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这个探究性问题在历史课本中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史料搜集和整理,并对史证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后才能得到问题的答案。老师对每个合作小组进行点评和资料补充,在合作探究中完成对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也促使学生掌握了历史问题的探究方法,实现了知识积累和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4.挖掘生活资源,培养历史价值观
对于学生而言,历史与实际生活存在着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理解起来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为了拉近高中历史和学生的距离,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生活中的历史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的展开历史知识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拓宽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在生活资源中树立起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比如,学习“抗日战争”时,历史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历史博物馆,去实地观看抗战时期的一些历史文物和历史资料,不仅丰富了高中历史的教材内容,而且在学生的实际参观过程中,对这段难忘的历史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5.借助历史记录片,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学会解读历史,同时也要使学生感知历史学习的意义,培养学生拥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从而使学生肩负起社会责任,拥有民族使命感。
在高一学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这课时,历史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中国外交的历程事迹,可以为学生播放《共和国外交风云》的系列纪录片,使学生清晰的看到从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中期独立自主开拓了外交的新局面,到70年代外交上取得的一些重大突破,再到改革开放后的不结盟政策等等,从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孤立,到中国恢复联合国外交席位,通过这些史料图片、视频资源的展示,使学生打破历史教材的局限,了解了中国外交取得的巨大的进步和发展,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树立起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四、总结
历史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需要历史老师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来实现知识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出高效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穆学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3).
[2]陈华军.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J].新课程(下),2019(1).
[3]张强东.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建构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8(63).
(作者单位:河源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广东 河源 5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