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道德与法治课在孩子生活中有效落实
2020-06-01周基文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凭借教材所呈现的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精心创设有童真、富童趣的开放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获取富有个性的真实体验。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有效落实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36-1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融合了思想道德、法治教育、社会实践、劳动技能、健康教育等多项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在编排中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体验,重视知行结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凭借教材所呈现的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精心创设有童真、富童趣的开放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获取富有个性的真实体验,让孩子学会如何“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一、利用社会资源,让孩子健康安全地生活
安全,是成长、做人的基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校高度关注学生的安全教育,我们教师也需要警钟常鸣,松懈不得。
首先,学校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疫情,学生就要停课。为了防止一些突发性传染病发生,老师要积极利用疾病防控中心和医院医生的宣讲活动教育学生预防疾病知识宣传,告诉孩子不吃街头无牌小贩的小吃,注意饮食卫生;培养学生卫生意识、环保意识、体能锻炼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其次,鉴于近年地震、火灾等灾害的发生,每学期学校要定时邀请消防队员来校对学生加强相关的防火防震知识教育,进行防火、地震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另外,学校还要定期邀请交警队、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对交通、网络、法律等安全方面的常识进行专题讲座,以动画、照片展示安全的重要性,老师在课堂上要紧密联系这些社会资源,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参与、自主体验、自我感受,来体会安全,这样,他们在脑海中就会多了一些安全常识、自护意识,进一步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
人的生命只一次。为让孩子认识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让生命更充实、美丽。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工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让孩子健康安全地生活是老师的责任。
二、走入生活情境,让孩子愉快积极地生活
教材《道德与法治》从学生的生活层面设置学习内容,如《选举产生班委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等。教学前,教师通过观察、访问、调查、记录等方式让学生去熟悉生活环境,体验生活情趣,感受内在价值;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交流,充分展示,享受成功。在学习《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这课,我组织学生开展“课余生活谁选择”辩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有的说课余生活应自己选择,这是自己的权利;有的说年龄还小,课余生活应由父母决定;有的说自己没有决定过重要的事情,想听听父母、老师或同学的建议……、通过交流,我们听到了想法、看到了问题、感受了疑惑。他们在交流中天真无忌地展现着情感、流露出心灵、张扬着个性。把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不仅能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更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达成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争取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三、强化自身体验,让孩子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意,意义深远。学生要学会“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就得学会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亲身体验收集与整理资料,感悟在研究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这是一个与“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相关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意的核心内容。
学习《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课,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才能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后设计“父母每天都在忙什么”的调查报告,再演一演父母忙碌的景象,让孩子亲身体验如何做,会让父母少操心?为学生融入家庭生活、体验内化构筑了平台。如学习《变废为宝有妙招》这课时,课前鼓励同学对垃圾进行观察了解、调查统计、课中开展垃圾自述、了解种类、交流体会、变废为宝,感悟垃圾给环境所带来的污染与破坏,让学生明白垃圾分类与再利用刻不容缓。目前我国已经出台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要求每一位公民都要自觉去做,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更义不容辞。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最基本的环境常识,也认识到坚持变废为宝的必要性。另外,老师向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促使自己坚持分类的方法——垃圾种类记录卡,要求孩子每天做好记录,坚持下去,使课堂教学充分向课外延伸。
四、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让孩子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教学中,因时间、空间的限制生活中的真实场景难以迁移到教学活动中。《宪法是根本法》这课中“树立宪法权威”宪法宣誓活动园。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将宣誓场景下载并制成课件,借助多维声像信息的回放刺激学生的感官,撞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回到了国家主席习近平抚按宪法、紧握右拳庄严宣誓的历史性时刻,听到了习主席铿锵的声音、感悟到宣誓莊严地气氛,极大增强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情此景,同学们深感作为一名中国小公民——需要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从而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进入到编制宪法宣传标语的设计活动中来。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与同伴一起去观察认识,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邓权忠.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略谈初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策略;2010年第8期.
[2]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周基文(1978.09-),男,安徽肥西人,高级教师,副校长,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西县花岗学区中心校,安徽 合肥 23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