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治疗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01张勇潘美佳

戏剧之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音乐治疗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

张勇 潘美佳

【摘 要】本文对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现状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认知层面、心理层面的干预优势,并对音乐治疗在有效提升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具体运用方法进行相关论述。

【关键词】音乐治疗;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2-0047-02

音乐治疗是一个包括了不同流派和不同应用方法的新兴交叉学科,在自闭症儿童康复干预过程中,音乐治疗借助听、唱、乐器演奏、音乐创作、歌词创作、即兴演奏、舞蹈等形式,能够系统而有目的地改善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效果。

一、自闭症儿童现况

(一)自闭症发展现状

1943年,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提出自闭症的概念,在医学领域则称为孤独症。自闭症侯群被归类为自闭症、瑞特综合症、儿童期分裂障碍和不确定的弥散性发展障碍五种亚类型。与唐氏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症等疾病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不同,自闭症患者会产生与他人交往障碍、语言沟通障碍、行为刻板性、举止和动作重复性等症状,但不会影响患者的面容,因此自闭症患者面部及身体形态与正常人没有区别。《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Ⅲ》中显示,自闭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从2009年的1/88,上升至现在的1/45。报告指出,中国自闭症儿童发病率达0.7%,目前约有超1000万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二百多万。具调查数据显示,自闭症儿童社会问题呈上升趋势在当今社会持续存在。

(二)自闭症儿童的临床特征

针对现阶段儿童自闭症患者康复训练中存在的让家长及医生来督导儿童增强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困难,通过与儿童建立信任为基础,能够帮助训练儿童语言沟通能力,通过慢慢交流,形成回形针式互通心理桥,逐渐完善兴趣类的行为输出模式。具有以下行为特征。

1.初期阶段。儿童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及语言表达能力时,与正常同龄儿童反差大。

2.中期阶段。儿童非语言性的社会互动缺乏,不愿主动与他人接触。

3.后期阶段。儿童不良情绪的行为输出频繁且不受控制,缺乏耐心及情绪管理能力。

二、音乐治疗融入自闭症儿童康复优势

音乐治疗能够有效提升自闭症儿童语言、行为、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与发展。音乐治疗师运用音乐制定出新颖且符合服务对象的趣味性活动,能够使自闭症儿童快速获得场域安全感,促进患者与同辈群体互动,从而有效提升其与同辈的社会交往能力,调动兴趣技能扩充发展及自我发展,改善其个体在场域中行为、认知、心理等多方面的状态,达到身心平衡。以独特的音乐治疗理论构架,结合实际,制定自闭症儿童“本土化”康复训练方案,能够缓解或解决自闭症儿童自闭、行为异常等问题,进而提高自闭症儿童做出行为反馈次数,鼓励自闭症儿童保持及稳定现阶段自我发展状态。

自闭症儿童通过参与各类音乐活动,通过聆听、欣赏、演唱、演奏、律动等活动方式,提高个人与他人互动时的关注力、理解力、语言能力、规则意识和情绪表达能力。在音乐治疗干预中,将关注力、理解力、语言能力、规则意识和情绪表达能力等五项设为儿童康复训练达标综合评分点,康复训练主要侧重于自闭症儿童对他人的接纳程度与处理同伴关系的社会化方式。根据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时眼神、表情等面部反应情况,以及对待他人发出邀请或分享时所反馈的语言、行为的理解程度,结合自闭症儿童辨识对方的面部表情含义,辨识他人声音所做出相应的行为输出反馈(动作及语言)等,音乐治疗师会运用语言或肢体语言及其他行为表达方式,有效促进自闭症儿童能够主动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形成正确的交往反馈与语言输出,激励自闭症儿童多次愿意与同伴进行交流,有助于自闭症儿童在治疗师及家长所营造的有规则、有爱、有安全感的治疗环境中快速突破自我。

三、音乐疗法在儿童自闭症康复中的实践应用

(一)音乐治疗康复性治疗方案

音乐治疗师常会以个案及小组活动的形式去帮助儿童进行康复性训练。将服务对象以小组活动(一对多)或个案(一对一)形式作为音乐治疗的主要干预手段,以针对的自闭症儿童在与他人社会交往中增加互动频率为基本目标。由于自闭症儿童本身的社会互动性较差,可将异质性儿童与同质性儿童放在同一团体中,通过治疗师引导及辅助自闭症儿童主动进行互动,利用多形式、多元素、多媒介的音乐素材开展活动训练,带动自闭症儿童利用身体律动、歌曲演唱、打击乐演奏等多种音乐治疗方法,有效提升自闭症儿童在音乐活动中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互动输出次数,而且根据每月制定的干预计划,自闭症儿童在与他人交流时语言能力有所改善,并能在家长及老师旁观的前提下与同伴顺利进行交流,语言输出目标行为仍保持改善的水平。

(二)音乐治疗的康复性训练目标集锦

1.耳朵感知的能力发展。聆听、跟随音乐舞动是音乐治疗师通过让自闭症儿童依靠音乐来进行的音乐情境活动,激发自闭症儿童的多重感官经验,由唤醒听觉转为眼睛感官视觉接触后最后传达到身體触觉感受等。让自闭症儿童在活动场域内跟随音乐律动、辨别音色等,让声波通过空气及地板间接刺激着自闭症儿童大脑神经的触觉。

2.慧眼集中,双力挖掘。注重音乐在自闭症儿童关注力、理解力方面的训练。耳朵发挥了传入功能,冲击到视觉,汇集于大脑,让儿童通过长时间的关注而加强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及专注时各器官的任务分配能力。

3.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和肢体的协调。打击乐器是音乐治疗的工具之一,自闭症儿童往往对玩具等实物很感兴趣,却无法正确使用,且动作协调能力差。通过这一项训练,可改善自闭症儿童肌肉控制力和肢体协调性,在精细动作、粗大动作技能和身体本身的活动力方面也会有较大的进步。

4.语言加工器+情绪输出机。自闭症儿童对可视音乐治疗仪及音乐剧会瞬间投入,身体及心理产生放松的状态,对于此时场域有安全和归属感,播放动画视频及典故故事,在自闭症儿童融入小组的治疗过程中,尝试运用听觉及视觉转化成语言或行为表达,将自闭症儿童关注力集中后引导其对旁边的人产生兴奋、沮丧、快乐和生气的情绪,让自闭症儿童的生理及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通过角色扮演增进与同伴及社会的融入。

5.社会规则意识和能力。音乐治疗介入自闭症儿童康复性训练后,能对行为障碍进行有效规范,音乐体验活动有助于自闭症儿童情绪的可控性发展,自闭症儿童以自我为视角,到注重他人和整体活动,并产生积极的社会性学习行为,并从外部控制变成自控,有利于特殊行为的合理化。

近几年,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运用规范、科学、适合儿童发展需要的音乐治疗活动,在协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培养想象力、发展语言能力、加强参与和融入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显现出独特的治疗优势。随着自闭症儿童康复问题的不断提出,音乐治疗为自闭症儿童与家人及社会搭建起了一座桥梁,为自闭症儿童在独特的音乐活动中不断改善社交行为,以音乐促进患儿康复带来新的机遇与希望。

参考文献:

[1]张勇.中国传统音乐治疗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0-15.

[2]卫生部办公厅.儿童自闭症诊疗康复指南[M].2010.

[3]马前锋,翁洁静,李琼.中国传统的音乐治疗研究[J].心理科学,2006,(6):1470-1473.

[4]沈靖.音乐研究及相关心理学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3,(1):176-177.

[5]闻春波.探讨音乐疗法对自闭症儿童行为干预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2).

猜你喜欢

音乐治疗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
浅谈音乐治疗与大学生心理困扰问题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从关注到行动: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的困境与对策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康复发展的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