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节奏审美解析
2020-06-01张博
张博
【摘 要】“节奏”在戏剧作品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够作为整个情节的带动点,同时整个戏剧作品的主线变化也是通过“节奏”来进行把控的。“节奏”在展现戏剧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实现了表演与思想的完美融合。下面结合实际经验,对戏剧节奏的审美展开解析,希望能够为广大同行业从业者带来一定的帮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戏剧节奏;审美;解析
中图分类号:J80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2-0014-02
对于戏剧而言,节奏相当于支撑起整个艺术作品的筋骨,世界各国戏剧艺术家、戏剧理论家都为此付出了大量的精力进行研究。例如,前苏联著名剧作家梅耶荷德认为“作为一门节奏感很强的艺术,戏剧作品之所以能够将节奏感作为主要的创作要素,主要是由于节奏能够有效地对戏剧内在的情节发展进行掌控”,而瑞典著名导演马贝里曼则指出“节奏永远是最为重要的艺术核心”。
一、“节奏”的定义
对于“节奏”的概念,人们众说纷纭。总结归纳起来可以将戏剧中的“节奏”定义为:作品发展的时间运动。在艺术作品展示中,“节奏”的变化不仅能够以一种递进的方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在不偏离艺术家内心认知的同时进行表达。
二、审美环境下的戏剧节奏分类
(一)戏剧情感节奏
戏剧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功能就是利用“节奏”的变化来对人的情绪与情感进行升华,而戏剧创造者则是通过对自己主观情绪的展现及对人类情感形式的夸张描述,来引导广大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这种情况下,从人类心理角度来看这种戏剧的情感节奏与人的情绪和经历紧密相关,通过戏剧情感来将剧中人物的嫉妒、愤怒以呼吸、动作的一松一弛来进行表达。在戏剧中,一般通常将“忧虑、恐惧、绝望”的情感节奏统称为“紧张”,将“善意、快乐、希望”统称为正面的“放松”。而在戏剧情绪节奏中,则是通过这种“紧张”与“放松”来调动观众的情感共鸣。
(二)戏剧时间上的节奏
通过戏剧时间的变化来进行节奏的展示,可以分为内在戏剧时间节奏与外在戏剧时间节奏,它不仅控制了整个戏剧的节奏,同时也掌握着戏剧发展的时间规律。例如在《俄狄浦斯王》这一作品中,就是通过内在戏剧时间来假定“现在时”(正向时间节奏),通过外在戏剧时间来表现“过去时”(逆向时间节奏)。
(三)戏剧空间节奏
戏剧作为一个相对立体的艺术展现形式,需要在既定的背景下展开有限的背景与角色转换,特别是对于西方戏剧而言,则是更加强调通过对道具与舞台的展示和搭建,来带动戏剧的空间情节,以莎士比亚的开放式戏剧《哈姆雷特》为例,该剧就是通过戏剧空间的内在多样性、丰富性来表现出戏剧上的空间节奏,通过既定的空间地点来将“城堡”分为六个地点,以一种变化的方式验证了戏剧空间节奏上的丰富性。在展现过程中,伟大的莎翁更是将一些有关“陷害、阴谋、痛苦、反抗、奸情、复仇、死亡”的节奏设定在阴暗、局狭的空间内,通过这种丰富的层次逐渐形成一种逐层递进的节奏,最终为广大观众进行了更加深邃的展示。
三、戏剧节奏审美的重要性
(一)从重点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在戏剧作品中,观众会通过节奏的变化来跟上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也会在第一时间发现戏剧节奏不仅能够调动观众的情绪,也能够真正拉近作品与观众的距离,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方式引导观众投身于整个作品中,同时也能够结合个人的感知与理解来完成整个故事情节的延伸。
(二)以对比取得较好效果
戏剧表演不同于其他艺术,它在动与静的节奏中不仅彰显其较好的表现形式,同时也能够与表演者的情感变化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种方式将观众置身于一种动态的艺术展现形式。有时候随着节奏的变换即便演员的动作节奏是静止的,但观众也能够通过其延伸和表情的节奏变化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变化;有时候则是通过这种节奏的变化来彰显演员身体的动态变化,最终形成一种外在的情感变化。
(三)通过节奏看人物性格
以《江姐》这部戏剧作品為例,由于整个作品的节奏感很强,因此“江姐”的每一次上场都有不同的戏剧形态及语速,而这些外在的展现都能够将这位英雄人物的内心视像进行展示和剖析。例如,在“江姐”第一次上场的时候,无论是她的动作还是背景音乐节奏都是十分明快、激进的,通过步伐的铿锵有力展现了她内心世界的斗志昂扬与革命决心,而在后面的对白中演员更是以一种高亢的语速表达出了“江姐”在指导蒲志高叛变后内心的惋惜与愤怒,特别是当蒲志高不知悔改的时候,“江姐”的一记耳光更是快速、准确地打在他的脸上,这几个动作的节奏充分展现出了江姐内心世界的层次感,在带动观众情感起伏的同时,也实现了整个剧情的递进。
第二次上场,展现的是由于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刑拷打,在夹手指、坐老虎凳、上烙铁的时候,江姐更是以一种共产党人特有的革命精神,以一种忠贞不渝的气势讲出了一段激进的独白。在这种节奏的带动下,整个人物的状态都是更加饱满的,同时也充分地将其内在的坚韧、沉着进行了有血有肉的刻画,不仅让广大观众眼前一亮,同时也将人们的思绪和情感带入到那个特殊的年代,通过节奏的带动感受着主人公“江姐”的情感起伏。
而在送别龙光华同志的这场戏中,由于故事背景设定在了追悼会上,因此无论是舞台设计还是灯光都是略显阴暗的,以此来烘托出一种悲伤、难过、沉重的氛围,伟大的解放军战士龙光华同志为了能够让在监狱中备受折磨的江姐喝上一口水,便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奄奄一息之时满心记挂的依旧是革命同志与新中国的解放,因此创作者在这场戏剧的节奏设定上是以悲壮、忧伤为主的。另外同样也是一个送别的场景,“小萝卜头”的这场戏让很多观众满目泪水:作为监狱中最小的革命者,小萝卜头牺牲的时候只有九岁,他从出生到去世都没有离开过监狱半步,本应该是在草地上自由奔跑、无忧成长的年纪,却早早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这场戏同样也是以一种哀痛、泣诉的节奏进行展现的,通过其他革命者的痛诉与回忆完成了对作品主题的展示。而在试探华子良的这场戏中,所展现的节奏是激动又紧张的,为了能够在狱中找到革命同志,及时与监狱外面的革命者取得联系将情报传递出去,为新中国早日成立贡献力量,创作者通过音乐节奏的紧迫、表演者内心旁白的局促将整个作品的情感走线烘托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最后,在江姐英勇就义的这场戏中,面对敌人的威胁与利诱时,她大义凛然、毫无畏惧,在最后的关头高声呐喊:“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毛主席万岁!伟大的新中国万岁!”与此同时,背景音乐也是以一种慷慨、激昂的节奏进行配合,将江姐这种大无畏精神进行了烘托,所有观众也被这种气魄和激进的力量所感染。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戏剧是历史与情感的高度升华和浓缩,特别是在节奏的把控与引导下,将戏剧与表演进行有机融合,真正地将作品中每个角色的情感与形象进行完整刻画,最终取得广大观众的共鸣。
参考文献:
[1]倪冬雅.浅论戏剧节奏审美的重要性[J].商情, 2018(19):25.
[2]张晓丹,陈姿含.戏剧的生命—节奏 戏剧节奏审美的解析[D].吉林艺术学院.
[3]苗青.浅析戏剧节奏--促进情感、时间、空间节奏的统一[J].戏剧之家, 2018(11).
[4]林彦.浅论儿童教育戏剧活动中的游戏性审美特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4):104-105.
[5]王泽南.新时期下戏剧节奏的审美认知[J].中国舞台(11):10-11.
[6]徐凯南,张高丽.新时期下戏剧节奏的审美与认知--以《红旗颂》为例[J]. 当代戏剧艺术(1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