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芭芭拉少校》剧中的对立共构看萧伯纳的批判思维
2020-06-01蒋燕
蒋燕
【摘 要】《芭芭拉少校》是英国现代杰出现实主义剧作家萧伯纳的优秀代表戏剧。剧中体现出作者强烈的批判性精神,也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二元对立共构的美学艺术结构。萧伯纳在这部现实主义代表文学作品中描绘了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唯物与唯心等二元对立矛盾,同时实现了辩证思维的多元共构之美。他较为客观地思考和分析当时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根源,力求寻找有效解决方案和新的出路。其独特的文美意趣、人本精神以及批判思维,让当代人能够学会更深入地进行批判性思考。
【关键词】萧伯纳;批判思维;芭芭拉少校;对立共构;美学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2-0008-02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人类文明与发展所必有的基本能力。一代名家萧伯纳在《芭芭拉少校》剧本中灵活运用批判性思维,通过剧中人物生动有趣的场景对话和情节发展,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社会问题。作品既体现了作者的思维艺术水平,也展现了他的人文精神,同时在趣味性的情节发展过程中,体现了贫与富、人与神、爱与恨、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最后形成了多元对立共构的喜剧结局。我们从萧伯纳的思辨和扬弃思维视角欣赏该作品二元矛盾关系的对立共构之美。
一、理论背景
根据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知名命题,思维作为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形式,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本质。思考与怀疑这种思维活动也是批判性思维活动的一部分。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高阶思维技能或基本工具,也是一种思想态度和个性气质,它包含了如何看待和对待信息的独特方法,是一种以逻辑方法作为基础的不同于数学、哲学、经济、科学思维等其他思维模式的高阶性思维模式[1]。人们往往会有很多思维定势,习惯于去接受知识、接受信息和思想,而少于发现自己或他人的思维误区,缺乏对所闻所见提出质疑和批判的独立思考能力。
随着批判性思维的发展,18世纪至19世纪人们开始批判性地思考人类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并将科学的批判性思维应用于各种人文、社会等问题的研究中,超越了当时的简单认知。在美学研究领域,人类的审美活动、审美条件、审美标准随着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等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从来自不同的审美对象的美感经验,和不同意境的审美内容,美学系哲学功底、艺术涵养、精神感知与情感智慧于一体,展现人间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现实之美或情趣之美。在批判思维与美学理论上,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曾提出二元对立相反理论与二元对立共构之美学理念。结构主义理论中的二元对立论作为人类思想基础构成解释了人类的思想文化与语言[2]。二元对立的二分常在是否、有无、理性与感性、客观与主观、物质与精神、常与非常之间。虽然诸如此类的种种二元对立矛盾深深植根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但通过对萧伯纳的文学剧作《芭芭拉少校》的解析、欣赏与批评,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二元对立价值体系和对立共构策略的运用共同造就了这部优秀创新作品的艺术和情趣之美。
二、萧伯纳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作品《芭芭拉少校》
萧伯纳被誉为英国现代杰出的语言大师和现实主义剧作家、批评家,他擅长幽默与讽刺,其作品颇受人们喜爱,该作品能于19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与作品中创新运用批判性思维体现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息息相关。《芭芭拉少校》体现出的与众不同的批判思维模式,让萧伯纳也成为一位创新作家。
读者一翻开剧本就会被他大段的辩论式对话所吸引,精妙的语言、辛辣的讽刺和深邃的思想,通过人物对话和情节发展,揭露了种种矛盾和对立。作者通过诘问、反驳、辩论等辩证戏剧结构的形式,以批判的眼光反思了当时主流的传统意识和社会价值观,揭示了不合理的信仰和社会问题。如在主角芭芭拉无奈之下接受其父亲安德谢夫捐五千英镑后发出了内心矛盾而绝望的呼喊:“我的主啊,你为什么遗弃了我?”[3]因为她认为,像父亲这样的人的钱是不干净的,接受他们的钱就等于背叛了自己的信仰。
萧伯纳作为对西方现代戏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英国伟大戏剧家和批评家,成为18世纪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是一位带有批判现实社会意识的费边主义者,倾向改良社会主义,敢于以精妙犀利的语言批判讽刺金钱至上思想,敢于质疑宗教信仰和批判人性道德,给人以深刻的反思。其剧作体现了强烈的批判意识,形成一种独特的二元对立共构之美。
三、《芭芭拉少校》中的批判性思维与对立共构之美
蕭伯纳善于制造各种矛盾和对立,如是与非、善与恶、穷与富、爱与恨。在《芭芭拉少校》中,他通过人物对话和思想感情交锋,展现了关键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和主题矛盾思想,勾勒出无数生动的人物形象。从二元对立揭示事物矛盾并实现了对立共构的辩证统一。该剧也成为公认的最佳代表作品。
首先,在艺术手法上,萧伯纳巧妙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展示了独特的语言魅力,并闪耀出高尚的人性光芒。嬉笑漫骂间突出人物思想性格,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情趣盎然,其中的理想主义、人道精神和人本精神皆蕴含着诗意之美,展现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戏剧围绕着安德谢夫一家的对话展开。首先,矛盾冲突主体就是安德谢夫与芭芭拉这对父女对立的宗教信仰和不同的世界观。父女二人的信仰相悖。父亲安德谢夫代表的是金钱万能、贪得无厌的资产阶级,他曾说:“我是百万富翁。这就是我的宗教。”[4]
女儿却有着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宗教观,她认为,每一个人的灵魂都可以得到拯救,包括她的军火商父亲。芭芭拉甘愿冒险去父亲军火工厂参观,以拯救父亲的灵魂,最后她才明白,希望拯救灵魂的美好理想与现实的物质需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
其次,该剧通过二元化的叙事结构,通过主人公是拯救父亲罪恶的灵魂还是被父亲所拯救的对立和矛盾冲突,随着交替出现二元对立双重主题的变化,物质与精神、是与非、感性与理性理想及现实的二元对立冲突最终都实现了和谐共构而达到二者辩证统一。
戏剧中,作者强烈批判了虔诚的基督徒主人公所代表的信仰与传统的唯心主义宗教思想及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救世军中的芭芭拉少校笃信宗教、聪明善良、富有爱心和责任心,拯救世人的灵魂就是她的理想,最后却输给了贫穷的现实。制造杀人武器的父亲的工厂带来的资本家财富改变了这对父女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世界。是她曾经憎恨的父亲用肮脏罪恶的金钱帮助她的救世军渡过了难关,扩大了她的信徒队伍。从她开始的断然拒绝到屈服接受,矛盾对立的理想与现实似乎妥协共构了和谐的现实。这种有异于其他一元绝对论戏剧的喜剧情节反转带给读者愉悦及生动有趣的艺术美感。
再者,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哲学思维模式,在其宗教信仰的有与无之间、唯物与唯心的对立之间交替批判却最后和谐共构。萧伯纳作过反基督教的斗士,抨击过基督教和理想主义。他带着无神的世俗主义思想挑战当时先验与狭隘的宗教信仰和道德标准,从解释和屈从世界现实转向改造世界和超越现实出发,掀起人文主义新思潮,阐发其新型人本精神观去适应时代要求。
萧伯纳批判性地继承了马克思、赫胥黎、黑格尔等先哲的很多唯物主义概念。当然,他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肯定了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的生存观点[5]。同时他也表达出阶级合作、社会和平的费边主义观点。在该作品中,最后他让宗教力量与现实物质世界可以辩证和谐存在。芭芭拉在基于实践之后看到充满矛盾对立的社会力量,最终与之握手言和。这种皆大欢喜的开放式结局从另一个角度可以感到作者受到自由主义者梦想的影响,寄希望于财富能共构建立一个和平和谐的新世界[6]。
作者在《芭芭拉少校》中运用批判性思维,通过艺术的语言对话反映出那些二元对立矛盾的唯物辩证运动和共构发展过程,如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理想与现状相关联、宗教与财富共存,力求社会文化、阶层力量多元共构,最终使之成为一部让读者或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萧伯纳在其代表性戏剧作品《芭芭拉少校》中运用辛辣精妙的辩论式语言艺术,通过分析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唯物与唯心等二元对立矛盾,发现二元论思维进程的缺陷,批判性地采用对立的有机辩证统一来代替单纯二元对立论, 实现了剧本中的多元对立共构之美。剧作体现了能真正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的人本精神和希望实现人们灵魂自由解放的现实人道主义精神,具有崇高的人文價值[7]。
萧伯纳在该戏剧中运用批判性思维,较为客观地思考和分析当时人类社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根源,希望从现实矛盾出发,理性客观寻求和谐和统一,力求寻找有效解决方案和新的出路。他能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批判唯心主义,对先哲哲学的批判都有突破和超越。就是本着这种思辨、实践和彻底人文精神,他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解释、分析和评价社会问题,寻求世事对立共存,这种批判性思维体现出了该作品的优秀和价值。人们亦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运用批判性思考提升思维能力、扩展思维方向、反思个人行为,从而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同时思考如何促进教育思维模式创新、构建新的逻辑思维,重建新的社会道德伦理价值和人文理念。
参考文献:
[1] https://wenku.baidu.com/view/5b26d61af78a6529647d53eb.html
[2] https://baike.so.com/doc/1249513-1321490.html
[3] George Bernard Shaw. Pygmalion and Major Barbara [M]. N.Y Bantam Dell,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Inc.,2008.
[4]青闰,李丽枫,丹冰译注.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戏剧作品精选[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
[5]希雷等.跨文化心理学,批判性思维和当代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6]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7]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