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胰腺炎C反应蛋白与CT影像检查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2020-06-01黄智亮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0期
关键词:淀粉酶进展胰腺炎

黄智亮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医院CT室 330009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指在一定诱因下,胰腺酶被激活,引起的以胰腺局部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可伴有其他脏器功能受损的疾病。常见诱因为胆道系统结石、乙醇、高三酰甘油血症等。患者大多数病症轻微呈自限性[1],仍有近3成的患者病情经过较为凶险,病死率可达10%[2]。CT等影像学检查作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3],临床应用普遍,CT影像上的严重程度,反映了疾病的严重程度,CT影像上的变化,反映了疾病的好转与进展。 C反应蛋白(CRP) 由肝细胞合成,其升高的程度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相关[4],本文拟对急性胰腺炎的CT影像变化与CRP的相关性展开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入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入选诊断标准符合以下3项中至少2项:(1)AP典型腹痛等症状;(2)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至少>3倍正常上限值;(3)CT检查发现AP典型影像学表现[3]。包括男30例,平均年龄47岁,女22例,平均年龄57岁。

1.2 检查方法 CT检查设备为GE公司 LightSpeed VCT 64层螺旋CT。发病至扫描初次CT,时间为12h以内。扫描范围为膈顶至髂前上棘层面,层厚、层间距5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自动调节,约为180mA,连续螺旋扫描。增强使用造影剂:碘佛醇100ml,注射速度3.0ml/s,动脉期22s,静脉期50s。CRP由院中心试验室提供,血清学检查,单位为U/L,检查时间为发病12h内。

1.3 图像分析 由两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以盲法、独立阅片,意见不一致时讨论后达成一致。发病入院的初次CT影像参照Balthazar的分级[5],从轻到重分为A、B、C、D、E五级,非手术治疗后二次复查再次按前标准分级,从轻级别升到重级别组为进展组,从重级别组降为轻级别组为好转组。按CT影像进展或好转分组,对比实验室CRP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好转组的CRP均值、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均低于进展组,且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二次复查CT表现分组与CRP对比结果

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CT扫描是胰腺炎影像检查的重要诊断指标,基于CT影像表现的Balthazar的分级[5],临床应用广泛; A级:胰腺正常;B级:胰腺局限性或弥漫性肿大(包括轮廓不规则、密度不均、胰管扩张、局限性积液);C级:除B级病变外,还有胰周炎性改变;D级:除胰腺病变外,胰腺有单发性积液区;E级:胰腺或胰周有2个或多个积液积气区。因为本研究讨论影像的好转或进展,A级患者无影像好转,E级患者无影像进展改变可转为其他组别,因此入选组为B~D组患者。复查的间隔时间1~7d。

CRP由肝细胞合成,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机体感染时迅速升高,感染一经控制迅速下降、恢复正常,急性胰腺炎感染早期CRP水平明显升高[6]。影像变化通常慢于实验室检查,患者初期,临床症状显著而CT影像分级不高,存在评估不足的情况,后期临床症状改善后,影像变化不明显,存在滞后现象。初期CT检查,结合CRP的结合分析,发现CRP相对较高的患者,存在后期CT影像分级提高的表现,其说明CRP值高的患者,其预后可能更差,治疗周期可能更长;同时CRP值较低患者,其CT影像分级降低,其预后较好,治疗周期较短;更有助于临床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初期整体评价患者疾病。

对于胰腺CT增强检查,存在时机选择问题,部分研究提示48h后可以提高诊断价值, 72h为界时无差异性[7]。部分研究提示1周左右增强可以有效区分液体积聚和坏死范围[2]。同时增强检查,可能造成对胰腺炎患者,尤其是重症胰腺炎患者,含碘对比剂可能产生二次伤[8-9]。因此重症胰腺炎其CRP较高时,尽管其影像分级可能提高,仍不宜过早检查,以防碘剂可能对胰腺炎产生二次损伤。

此外对于CT影像表现中如出现:重度的脂肪肝,肾上腺、肾周间隙、胃裸区等较远处的受侵和肝上间隙积液是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及死亡的危险因素[10]需要临床高度重视。如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是影响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因素[11]。中重度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伤时,CT影像下为肝脏密度减低,其程度与CRP水平呈负相关[12]。

急性胰腺炎还有其他重要实验室指标,如诊断标准中的血清淀粉酶等,但血清淀粉酶活性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不呈相关性[2]。同时有罗韬等[13]研究表明血尿淀粉酶在病程早期升高,进展为重症AP 时开始下降,而CRP升高与Balthazar 分级增高呈正相关,从侧面说明CRP更有利于反应胰腺炎严重程度。另有报道入院时甘油三酯与A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4],可与CRP结合使用。

本文存在不足之处,入院CT检查与后期复查间隔时间未固定,本组数据间隔时间1~7d,时间不一,可能存在间隔时间较长的患者,已经度过CT影像进展期的,而归为好转组的情况。急性胰腺炎的进展或好转,还涉及其他多方面因素,如胰腺炎的诱因、治疗方式方法的选择等,需要临床综合分析。

猜你喜欢

淀粉酶进展胰腺炎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澳新拟批准一种β-淀粉酶作为加工助剂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