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2020-05-31李鑫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52期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课程游戏化解决策略

摘要:“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己经逐渐被广大教师所理解,但是理论和实践往往存在一些偏差,容易出现对课程游戏化的理论认识不足、游戏与课程脱节、未曾考虑孩子的真正需求、幼儿园环境中缺乏游戏因素等问题。因此应从加强教师理论与实践能力、正确认识课程与游戏之间的关系、从创设游戏化的幼儿园综合环境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课程游戏化;问题分析;解决策略

游戏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理念的逐步发展,课程游戏化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性也随之提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长虞永平教授在江苏省教育厅“幼儿园课程游戏工程”推进会上提出:“课程游戏化不是简单地让游戏取代课程活动,而是将游戏精神和游戏理念融入幼儿园课程实施中,促进儿童健康成长。”[1]可是从在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教师对于课程游戏化理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认知、游戏过程混乱、难以完成预期教学目标等实际问题导致实施课程游戏化仅仅是流于形式,幼儿因此对于游戏失去兴趣。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应当深刻反思如何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将课程与游戏有机结合,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的进步。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理论认识不足

课程游戏化的初衷是将游戏元素融入课程中,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快乐,收获快乐,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的重要成员,对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有不少教师出现对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概念断章取义的现象,如:让游戏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单纯地进行游戏活动,没有将游戏渗透在各个环节以及一日生活当中,这说明教师并没有真正领悟到课程游戏化的内涵,而是简单地认为课程游戏化就是在上课的时候开展游戏化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幼兒实施教育,幼儿也失去了很多学习的机会。[2]

(二)教师缺少专业技能导致游戏与课程脱节

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可以采用多种的方式,同时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也应该有多种形式,其方式方法的改变应该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时实施。目前,大多数幼儿园缺乏弹性和动态的教学过程,很多教师为了游戏而游戏,在如何能够将课程与游戏较好地联系起来上绞尽脑汁。并且在课程游戏化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们由于缺乏将游戏化思想转化为游戏化实践的技能,深感许力不从心,导致课程依旧是课程,游戏依旧是游戏,游戏成为了课程的导入形式或者是课程结束后的奖励,缺乏针对性和变通性。还有不少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无法合理把握课程与游戏之间“度”,造成幼儿不受控制、过度投入游戏的情况,教师为了维持课堂秩序,便会终止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或在组织好纪律后重新开始活动,可在这时幼儿的注意力很难再次集中,活动也很难继续实施下去。

(三)“盲目跟风”,未曾考虑孩子的真正需求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后,国内有部分幼儿园体现出了领先优势和示范作用,引起了全国幼儿园的关注,不少幼儿园纷纷组织教师前往参观学习。在示范园参观的过程中,会看到许多教师对示范园的环境布置以及示范课进行拍照和录像,用来借鉴,回到自己的园所后直接用来“复制”“粘贴”。因此便出现了多家幼儿园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场地布置都大同小异,如出一辙,走进十家幼儿园仿佛置身于同一家幼儿园。这说明教师在参观学习后并没有进行思考,比如:这节优秀示范课的课程目标为什么这样设置?课程实施中上下环节之间为什么这样进行过度?如果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影响?以及这节示范课如果运用在自己班的幼儿身上是否合适?他们能从这样的课程内容中学到什么?如果不合适,我该如何调整等问题。但多数参观者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仅仅觉得这节课整体的实施效果非常好便拿来运用,并没有根据场所的更替以及教育对象的改变而进行调整。

(四)幼儿园环境中缺乏游戏因素

环境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对于孩子来说,感觉器官是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教师也应注重幼儿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南》的总体原则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环境,满足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身心发展的有益经验。可见,环境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要素,所以课程游戏化的环境创设应当对于课程内容的实施起到辅助作用,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合理布置。[3]可是在大部分的幼儿园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环境创设与教育目标脱节,环境设计缺少让幼儿感兴趣的要素与材料,在课程游戏化实施的过程中没有给予幼儿充分的空间等。这极大地影响了孩子们的思维,也阻碍了课程游戏化的进行。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教师理论与实践能力

教师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直接影响课程游戏化的实施与开展,国内目前还存在许多幼儿园对教师入职的学历及实践能力要求低的情况,入职后园内也未组织系统的、专业的岗位培训来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在教育过程中依旧停留在幼儿是否吃得饱,是否睡得好等基础问题上,用于研究与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时间少之又少。因此,幼儿园应当给老师提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提升的平台,可通过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给教师提供最新的讯息与专业化的指导。定期组织集体培训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的重要保障。作为教师也应转变自己的观念,多向优秀教师进行学习,在工作之余主动了解课程游戏化内容,丰富自己游戏化教学的能力,积极学习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的方法与手段。使幼儿从传统、被动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帮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地总结旧经验,建构新经验。

(二)正确认识课程与游戏之间的关系

受传统教育和刻板印象的影响,有不少人认为孩子若参与了游戏,就会阻碍孩子获得知识。但在实际上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因为二者有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幼儿在身心上得到更好的发展。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游戏可以是课程实施的方式和内容。因此教师在组织课程游戏化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在课程中插入游戏,或者在游戏中插入课程,二者不可相互替代,却具有互补性的关系。在实施课程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实现二者的优化结合,会使得幼儿园教育变得更加完善,从根本上改变“灌输式”教育。在一日生活当中,教师应该将游戏精神贯穿始终,摒弃为了游戏而游戏的观念,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活动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游戏作为一种精神特质,表现为一种精神状态或精神取向。”[4]作为教师应该与幼儿共同保持一颗童心,用心感受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的快乐,才能在游戏中发现一些隐性课程,将课程与游戏优化结合。

(三)从幼儿角度出发,合理设计课程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5]将游戏融入到课程当中,会在无形之中促进幼儿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会激发幼儿求知的欲望,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所以教师编写教育目标时,应当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及年龄阶段水平,多思考目标的设立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重难点的设计是否符合最近开發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尊重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了儿童的地位?这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在海伊斯科普课程中,儿童的自主自发的活动被看成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因素,在此课程中,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很高的重视,同样也将话语权交给了儿童,而教师则是以一名观察者、启发者、引导者的身份辅助儿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年龄特征给予指导。[6]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从学习、倾听、理解的角度出发,为幼儿的活动提供支持,而不是单向传输,幼儿的主动探索往往比被动接受更容易激发其对知识的渴望,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课程评价方面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将评价的目光从关注幼儿是否完成课程目标,转移到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课程游戏化的评价标准应多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和品格的培养。

(四)创设游戏化的幼儿园综合环境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的认知、心理和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游戏环境也将促进课程游戏化的实施。因此,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开放性与多样性原则:材料无需固定种类,高低结构材料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转换,材料可以以幼儿的需要进行更换。2.真实性与参与性原则:以幼儿熟悉的材料为主,因为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熟悉的材料才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例如:幼儿亲手制作的或爸爸妈妈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这些物品具有相同要素的材料,都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学习与探索的欲望。3.与课程游戏化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环境应围绕课程游戏化实施的相关内容进行创造,让幼儿以快乐的心情快速融入到课程当中,将会大大提高课程游戏化实施的效果。4.游戏性原则:教师在选择环境创设的材料时,可以寻找一些能够让幼儿摸一摸、玩一玩、听一听、闻一闻的材料,引起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参 考 文 献

[1]丁月玲.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12):64-66.

[2]陈颖.促成课程游戏化,提升幼儿幸福感[J].教育观察,2018,7(20):69-70.、

[3]许银玲.谈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27.

[4]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73.

[5]张芳.注重幼儿游戏培养幼儿素质[J].学周刊,2016(28):249-250.

[6]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2012.2:51-71.

吉林外国语大学 李鑫

猜你喜欢

幼儿园课程课程游戏化解决策略
两汉文化资源在徐州市区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