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为语文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020-05-30刘秋珍
摘要:语文建设不是语文教育者在书斋和书本中就能完成的,必须有中小学校的参与。学校的语文建设不是宏观上建构语文课程和理论体系,而是在微观上扎扎实实而又卓有成效地进行语文教学和教研,每一位教师乃至每一位学生都是在为语文大厦添砖加瓦。学校作为教师长期工作的场所和学生的重要学习场所,应该为语文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语文教研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让师生在健康的、和美的、热烈的氛围中开展各项语文教学活动,让师生的各项语文活动不断出现增长点。
关键词:学校;语文建设;生态环境
读了《学语文》2020年第1期刊登的《语文教育:从“改革”到“建设”》一文,很有共鸣。作者向语文教育同道发出了“语文建设”的呼吁,作为从事语文教学28年的一线教师,对“语文建设”一词深以为然。语文建设不是语文教育者在书斋和书本中就能完成的,必须有中小学校的参与。学校的语文建设不是宏观上建构语文课程和理论体系,而是在微观上扎扎实实而又卓有成效地进行语文教学和教研,每一位教师乃至每一位学生都是在为语文大厦添砖加瓦。教师和学生作为基层语文建设者必须踏踏实实地开展教学活动,而这些活动又必须在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中进行。
我认为语文建设的环境是多层次的,既有历史、文化、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交互而成的复杂的大环境,也有学校组织管理和工作落实而形成的小环境。本人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兼任中学校长,深感学校环境对本校的语文建设至关重要,我认为学校作为教师长期工作的场所和学生的重要学习场所,应该为语文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语文教研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让师生在健康的、和美的、热烈的氛围中开展各项语文教学活动,让师生的各项语文活动不断出现增长点。结合本人和本校的一些做法,本文侧重谈谈学校在营造良好的语文建设生态环境中的经验,仅供其他学校和教师参考。
一、营造语文学习的文化环境
语文建设归根结底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的,语文学习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环境。对学校来说,良好的文化环境来自于校园环境、教室环境和活动环境。
(一)校园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环境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也关系到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更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学校整体品质的提升。我校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营造校园文化环境,以此促进学生学语文。
1.打造励志文化圈,激励学生斗志。校园励志文化圈是指从进校到出校,从上课到活动,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在校园,都能看到以短语、对联等形式出现的励志标语。有表明学校培养目标的,如“自由思考、独立判断、担当精神、家国情怀”;有总结学校精神的,如“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不计报酬、无私奉献”;有体现立德树人的,如“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这些励志标语镶嵌在道路两旁、掩映在树荫底下,形成一个文化圈,激励学生斗志,对语文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设计诗意文化框,激活学生思维。同样的文字放在不同的背景当中,会散发出不同的意蕴。为了激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思想,学校在运动区域、生活场所设计安装了古香古色的木框,木框里张贴中学生必背的64篇古诗文,刻下《论语》《大学》中的名言名句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古诗词,使学生站在框下,抬眼能看到文字;走到框前,顺口能读出古诗。没有刻意学习语文,语文就在身边、在眼前。
3.建设创意文化墙,激发学生兴趣。一道石墙,不管经历多少岁月,还是一道石墙。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涵养学生性情,我们在石墙上刻上了学校历史、引入了嵩山文化、绘上了教育名家,石墙立刻变成了一道文化墙。从石墙前经过,可以触摸字体变化,可以感受嵩山文化,可以阅读名家经历。耳濡目染,兴趣昂然。
(二)教室是语文学习的常态环境
除了日常生活,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要在教室度过。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室环境非常有利于语文学习。良好的教室环境包括语言环境、阅读环境和写作环境。
1.推广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作为一个县域高中,学生自小养成一个习惯:课上回答问题说普通话,课下交流用方言。为了让学生体会语文之美,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学校要求学生在教室交流必须使用普通话,并规定主题活动日,督促学生养成说普通话、写规范汉字的习惯,为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建设图书角,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很多学生一进入高中,除了课本就不再读书,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学校专门在每个教室的后面设置图书角,遴选并投放经典书籍,为语文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与经典共处一室,并提出“课后哪里去,教室图书角”口号,要求学生定期上交读书心得。
3.办好班级周报,营造自由的写作环境。很多学生学语文,满足于口头表达,不愿意在写上下功夫。只会说不会写的语文,不能算真语文。为了培养学生写的能力,要求各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出班级周报,从写作到排版,从绘图到出报,都由学生自己操作完成,以此为语文学习搭建交流的平台。
(三)活动是语文学习的动态环境
语文离不开活动,活动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每场成功的活动也都得益于所营建的良好的动态环境。中央电视台的“谜语大会”“成语大会”“诗词大会”等都是成功的语文学习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在雅致而温馨的环境中进行的。我校的语文活动主要有激情读书、精彩演讲、兴办诗社、编写读本。
1.激情读书,养成习惯。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为重要。为了让学生读书做到心到,我校對读书任务、读书姿势、读书声音、读书状态都做了明确要求。读书任务要求提前写在黑板上,读书姿势提倡双手持书或一手持书一手握笔,读书声音要求高而清,读书状态要求面孔生动、眼睛有光。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激情读书的好习惯。置身这样的环境,人会不自觉地激情满满。
2.精彩演讲,激励心志。在学校,精彩的演讲往往胜过生硬的说教。我校的演讲活动较多,主要有升旗仪式、演讲比赛、晚间直播。升旗仪式每周一次,每次一个主题,每个主题都安排一名学生和学校领导同台演讲;演讲比赛主要为学生开设,每个学期进行一次,每次持续两周;晚间直播主要是班主任参与,利用校园广播站,每天一人,为期一月。演讲激发了学生的心志,也让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更为和谐。
3.兴办诗社,涵养性情。借“诗词大会”的东风,我校兴办了诗社。招聘启事一发,就有文科学生踊跃报名。经过筛选、培训,诗社的成员们就开始工作了。他们读诗、写诗、演诗。一出《孔雀东南飞》让他们演得生动逼真,人物形象拿捏得十分到位。连一些理科生也忍不住手痒,模仿着古诗写起来。
4.编写读本,鼓舞师生。自2016年以来,学校先后编著《教师论剑》《点亮生命》《做会思考的教师》《校长演讲录》《我为学狂》《严管真爱》等师生原创校本书籍,给师生提供精神食粮,让他们游弋在语文的海洋。
二、营造语文教学的教育环境
人们普遍对语文学习有种错觉:认为从小学到中学,即使一两个月不学语文,也问题不大。殊不知语文素养的提升是潜滋暗长的,由量变到质变的。宋朝黄庭坚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何况一两个月呢?要破除师生和家长对语文学习的错误认识,学校最好的做法就是为语文教学营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为语文教学保驾护航。这可从制度建设、组织管理、教学实施三方面着手。
(一)制度建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保障
语文教学的相关制度主要有以下内容:语文课时规划、教师岗位职责、学生学习规范。
1.规定课时,明确语文教学时间。为了避免语文时间被挤占,学校对学生在校时间进行科学规划,开辟出专门的语文教学时间。每天一节正课,每周三个早自习、两个晚自习,每月一次语文专题讲座,每期一次语文学科活动。有了时间作保证,语文教学便有了用武之地。
2.分配任务,明确教师岗位职责。我校语文教师岗位职责有六点:①认真备好每篇课文。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实在、方法科学。②坚持文道统一。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③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注意字、词、句、篇的理解。④大力培养学生能力。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不断提高学生信息阅读和文学阅读能力。⑤注重作文教学。作文教学要做到系列化、一体化,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⑥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要以年级为单位成立课外活动小组,要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扩大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提出要求,明确语文学习规范。我校语文学科学习规范包括预习规范、上课规范、晨读规范、做题规范、写作规范五个方面。比如预习规范包括五看(看标题、看作者、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四标(标美段、标关键、标生词、标难点);三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两写(写笔记、写心得)。写作规范包括六个方面:①认真审题,考虑全面,不要急于下笔;②找准切入点,明确中心,理清思路,先列提纲后行文;③重视开头和结尾,首尾响应,过度自然,结构严谨;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随意涂抹勾画;⑤勤练笔,坚持写日记、写随笔、写读书笔记;⑥多观察、多积累、多交流。
(二)组织管理是语文教学的有力抓手
制度要落实,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和团队,这样才能有效组合资源,达成目标。在组织管理方面我校的做法主要是:
1.落实责任,建立分级管理体系。我校建立五级管理体系:校长——分包领导——学科组长——备课组长——教师。校长是语文学科建设第一责任人,分包领导是语文学科建设直接责任人,语文学科组长是语文教学带头人,备课组长是年级语文学科教学首席,教师是语文教学具体的实施者。
2.确定目标,细化实现目标的各项措施。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分解语文教学目标,从课时目标、学段目标到整本书的目标一一列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根据目标要求设计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3.严格考核,量化语文教学的各项要求。我校主要从备、讲、批、辅、考、评六个方面对语文教学进行量化考核。具体要求:①备课充分,做到有课件、有学案、有教案;②上课精准,做到有目标、有活动、有训练;③批改认真,做到有痕迹、有评语;④辅导精心,做到有导读、导学、导练;⑤考试规范,命题科学,形式多样;⑥评价客观,学生水平有提高、成绩有进步。
(三)教学实施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
主要包括制定计划、集体备课、实施教学。
1.制订教学计划。要求制定计划要全盘考虑,既要考虑一周的学科教学内容,也要顾及一个月、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在制定教学计划前,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定位、进度和难度、教学容量以及作业量。
2.进行集体备课。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做到“三备”“四定”“五统一”“六明确”。三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五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检测;六明确即教学过程中明确目标、明确方法、明确重点、明确考点、明确易混点、明确思想教育结合点。
3.开展课堂教学。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位语文教师根据所教班级的情况,认真进行二次备课。在胸有成竹的情况下才走进课堂,组织课堂教学,要做到目标准确、流程清晰、因材施教。
三、营造语文课程的研究环境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種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工作的话,那就比十个各随己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教研如此重要,却为许多语文老师所排斥,然而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对语文教研的需求又非常迫切。此时,营造语文课程的研究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我校采取的措施是: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目标激励。
(一)同伴互助,让教师凝聚力量
主要做法有一课一研、专题教研、课例研讨。
1.一课一研,让教研成为常态。一课一研,即每上一节课,各年级都要以备课组为单位,提前一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课前研讨。课前研讨的主要内容为目标的设置与实施路径。结合语文学科“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对目标再提炼,对過程再优化。
2.专题教研,让教研变得专业。专题教研,每个月进行一次,是以全校语文组为单位进行的大教研活动。活动前两周,教研组长梳理一课一研和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中提炼出教研主题,如“如何让学生带着求知求真审美的态度去阅读”“古诗鉴赏情感类题型如何表达”等,然后遴选有专长的老师进行准备,提前一周制成课件,活动时有主题发言、建议发言和总结发言,发言内容最后编成《教研信息》供大家学习借鉴。
3.课例研讨,把教研引进课堂。每学期,学校都举办“课博会”,学校管理人员、教研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评委团,34个语文教师人人过关,当天上课,当天评课。“课博会”之后,学校再安排“教学能手”示范课、“青年新秀”展示课、中青年教师达标评优课、新上岗教师汇报课、新课标“探究课”,营造浓郁的听课、上课、评课氛围。
(二)专家引领,让教师遇见榜样
主要做法有请进来、走出去、搭平台。
1.请进来,增长老师的见识。每年暑假,学校都安排有为期两周的校本培训。培训老师主要是从各地请来的专家,像河南省语文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吴伟、河南大学教授魏宏聚、兰国帅、北京原北师大大兴附中校长宋怡、湖南省特级教师陶妙如等,也有郑州知名高中的名师。通过专家讲座,让教师们现场感受专家的风采,并学会见贤思齐。
2.走出去,开阔老师的视野。走出去的路主要有三条:一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会议,让老师的思想进行碰撞;二是成为语文工作室或者语文教研基地的成员,让老师的经验得到升华;三是走进大学,遇见大师。这其中,老师最感兴趣的是走进大学。这两年,我们安排老师分别走进安徽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真是受益良多。一个人的思想改变了,行动很快会跟上来。教师们“走出去”再回来后,教研兴趣非常浓厚。
3.搭平台,丰富老师的体验。这个平台就是互联网。互联网为教学教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条件。学校通过推送语文名师微信公众号,让语文教师进入河南省基础教研网、全国“一师一优课”等平台,获取丰富的教研资源,又鼓励语文老师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写博客,开公众号,给全校老师开讲座,语文教师具有强烈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三)学校激励,让教师不断超越
学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教研不仅能促进教学,更能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非常重视语文教师的教学研究。学校制定了多项措施,为语文教师的教研提供平台、提供场所、提供时间、提供资金。为了促进语文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打造更多优秀乃至卓越的语文教师,学校领导在管理工作中营造一个你追我赶、不断超越的教育氛围,激励教师不断成长。
有了良好的环境及各项政策的保障,教师们的教学和研究热情高涨,积极工作,锐意进取,争做最好的自己。我校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远大目标,希望将自己打造成为演说家型、专家型、教育家型的优秀教师。演说家型侧重于提高语文教师的表达能力,以自己良好的语言技能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专家型侧重于教师的学科特长、专业成长;教育家型侧重于教育的终极目标:以立德树人为使命,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怀和娴熟的教学技艺。也许有的人一生都不能成为其中一个“家”,但目标如灯,一直照亮着教师前进的方向。
为语文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学校应有之责、应尽之职。赋予语文学习以良好的文化环境,完善语文教学的教育环境,优化语文课程的教研环境,有了这样良好的生态环境,语文建设大厦的根基必将坚固而稳健。
(作者:刘秋珍,河南省登封市嵩阳高级中学校长)
[责编夏家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