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上评卷模式下高考作文如何出奇制胜

2020-05-30赵永胜

学语文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

摘要:作文在高考语文中比重大,突出考生语文综合性能力的考查。如何实现网上阅卷高考评卷模式下高考作文出奇制胜,取得高考语文的突破?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是基础,知己知彼,选取恰当的突破口,同等条件下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写作水平,成为高考作文逆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网上评卷;高考;作文

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分值高,比重大,不容考生轻视。那么,如何在当前网上评卷模式下,实现高考作文的有效突破呢?笔者认为从以下方面抓起,就能够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高考作文写作水平。

一、知己知彼,知晓网上评卷规则

何为网上评卷?网上评卷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为依托,采用信息化手段,客观题由计算机自动判分,主观题由不同阅卷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对考生答卷的电子图像分别进行评分,最终由计算机系统自动进行校分和成绩校验的一种新的评卷方式。

目前,网上评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网上评卷,一是整体试卷按照一定标准扫描切割,分成若干部分,指定不同组别阅卷。二是评分标准客观、准确,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大幅减少了评卷误差。三是引入误差控制机制,实时控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评卷的公平、公正。

网上评卷首先要将考生的答卷通过高清晰的扫描议扫描进去,书写不规范,就容易造成卷面不清晰,因为再清晰的扫描仪,也扫描不出与原卷一模一样的效果,总要与原稿差一点。如同照相,人不漂亮,相片也就不会美观的。“底板”不好,再好的扫描仪扫不出比原版好的卷面。

笔者多次参加高考作文评卷工作,对此深有感触。几万份试卷,短时间内就批阅完。字体书面的好坏直接影响网上评卷的效果,这是阅卷流程“潜规则”。评卷教师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减轻阅读量的卷面;“潜规则”主要有三条:一是卷面清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二是书写工整,字迹清晰;三是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否则就有可能视为做标记。

二、书写卷面,规范干净整洁为要

弄懂网上评卷规则,考生首先重视作文书写规范。书写规范包括字体端正,卷面整洁。字体端正,是要求考生书写笔画清晰,结构合理,大小适度;卷面整洁,是要求书写整洁干净。当然也包括不写错别字或者少写错别字,谨慎修改,卷面尽量不要出现拉、涂、抹的现象。如果出现必需修改的情况,就要尽量减少做到最低限度地改动。

高考作文对书写的要求比较高的,这一点至关重要。一般来说,60分的作文,书写占6-5分,从阅卷的实际情况来看,书写是非常重要的,表面上分值只有6分或5分,但书写不好对阅卷老师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失分的可能性最大。高考作文最为忌讳的,是以下两种情况:有的书写潦草,东倒西歪,字与字连在一起,难以辨认;有的书写虽然漂亮,存在随意乱涂乱,乱牵线,写在规定的区域之外,既影响了美观,又使作文扫描后出现残缺,直接影响阅卷老师的评分。以上两种情况都无形地影响到作文的分数。书写犹如人和衣服,不难想像,人很难对第一次见面的衣衫不整且脏的人产生好感的。

当然,短短的两个半小时之内,在高考特定的情景下,考生可能发挥不出自身的最佳书写水平,但只要笔画清晰、规范,容易辨认,卷面干干净净,是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的。

三、量体裁衣,选择最佳文体

从高考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文体不限”或“文体自选”成为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主流,最大限度地给考生发挥的空间。这样,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章体裁,施展自己的写作才能。当然,个别考生错误地理解“淡化文体”,是不讲文体了,把一篇文章写成“四不像”。其实不然,“淡化文体”不是不讲作文体裁,而是指作文命题不指定具体的文体,由考生本人根据自身实际,选定最擅长的作文体裁。一旦选定文体,则要求考生在行文中符合所选定文体的特点。高考作文阅卷实践中,不伦不类“四不像”的文章是高考作文的大忌。

高考作文,在有效时间的具体写作中,如何选择最佳文体呢?

第一,要充分考虑所给的命题材料本身最适宜哪一类文体,也就是说,命题材料透露出命题人的对材料要求的文体倾向。当前,尽管高考作文试题对文体限制不严,考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文体来写高考作文。事实上,每个命题材料,都有它自身对文体的适应性,都存在着“好不好写”和“写不写得好”,即哪一种文体,才能出新、出彩、写深刻。比如2019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关于劳动的话题,要求考生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话题,结合材料,写一篇演讲稿。其实,这里命题材料,明显确定了此作文的文体是演讲稿,考生没有其他文体选择的余地。全国Ⅱ卷“青春接棒,强国有我”为主题学生运动材料、全国Ⅲ卷的漫画,对于考生来讲,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选文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了。

第二,要考虑自己的主客观条件。有的考生长于形象思维,具有文学艺术气质,则可以选择记叙文特别是各种文学体裁、另类体裁;有的考生则精于逻辑思辨,善于分析推理,则可以选择议论文。考生面对“文体自选”的要求下,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的、擅長的、经常练习的文体。这样,进可求创新,退可求其稳;杜绝为了求新求深采用自己没有把握的文体去冒险。结合自己写作材料的储备情况,考生一旦确立了主题,就马上调动自己的材料储备,看能证明或表现主题的有多少,并加以分类。情景的、细节的,一般适宜于选择记叙文和各种文学体裁;语言的、概括的,一般适宜于议论文;哪方面材料丰富,一般就选择哪种文体。

第三,考虑自己的临场情况。在考场上一接触作文,考生随机产生写作灵感,紧紧抓住有利时机,趁热打铁,顺着写作思维的流动,产生一系列与材料有关的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短时间内就能形成大致的文体雏形,再有意顺化整饬。充满表达欲望状态下的写作,常有较好的收获,要相信自己的灵感。

当然,对于文体有明确指向的高考作文,考生按照要求去做,规规矩矩。尽管文体可能是考生的短板,也不可意气用事;明知其不可而为之,作文失分是小事,影响将来是大事。

四、行文结构,完整呼应流畅

高考作文,做到行文自然,结构流畅,就要做到全盘构思,合理结构。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考查,主要看考生驾驭写作的能力,具体体现在文章段落的安排;对文章“完整”的考查,是指文章有头有尾,有交代,有过渡,有照应,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等等。

结构问题,表面上看是作文形式的问题。但是,它与文章的内容是紧密联系的。可以说,形式与内容是有机统一的。在高考作文中,有一部分考生存在着这样的写作缺陷,或有头有尾,或详略不当,或段落安排混乱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高考作文的质量。如何克服这些毛病,要求考生在平时写作训练中,要注意分清内容的主次,段落的详略,开头与结尾的照应,段落间的过渡与分段等。

在高考考场上,对考生来讲,具体做到两说:一是首尾稳。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拟好题,起好头,是良好的开端,结好尾是圆满的一笔。所谓“好”是指切合题意,紧扣中心,开篇不要去故意拐弯抹角,这样不仅有作秀的嫌疑,而且容易远离话题,因而应及早切题,早点题。结尾可以重申观点,略有深化,照应开头,不必画蛇添足。二是结构稳。议论文的经典结构尽可能用到高考作文中去,引论——本论——结论,中学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也多为此结构,评卷老师没有理由反对“学以致用”。记叙文的结构安排也尽可能从课文中学习并派上用场。倒叙法,先抑后扬法等这些经典的构思方式,运用起来并不困难。

五、内容主体,力求创新用好时代活水

高考作文命题,要求考生立足命题材料,以自己知识积累为基础,触发身边生活的真实感情为支点,表达真的、善的、美的生活感悟。

作为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察,高考作文不是要求考生粉饰生活,写出“高大上”的理想;同样,要求考生作文内容主体有真情实感,“接地气”。实际上,高考作文要求考生贴近生活,用“心”去观察,抒发自己源于生活真情实感,得出更完善的见解,创造更新更美的形象和更新更美的形式。具有创新意识的高考作文,具体表现为: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推理想像、分析有独到之处,构思精巧,体现了作者独特的个性特征。见解新颖,是不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的新发现,见解精辟而深刻。可见,考生如果能够在平时读书读社会时善于思索,就能够训练自己色思辨能力,就能在寻常材料中见人所未见,道人之所不能道,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材料新鲜,就是用好当前具有时代特色的鲜活素材。考生如果平时多关注社会热点,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触发灵感,撷取反映时代的闪光的材料。比如,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全国Ⅱ卷作文题以“青春接棒,强国有我”为主题,要求考生从五个节点,引出时代的活水展示中华民族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表达中国青年在中华民族关键历史时刻的担当与责任,展现当代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如,2020年疫情袭来,白衣战士舍家卫国,奋战抗疫情一线的鲜活材料,就是需要考生留意准备的“时代活水”材料。

当然,写好富有新意的高考作文还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表达自己的独有的真情实感。创新是新时期高考作文的较高要求,也给广大考生提供了展示聪明才智的更为广阔天地。

六、语言文采,准确之后再生动

高考作文,作为考生表达心声、展示才华的一种载体,具有展示思想视野、人生感悟、内容深刻、形式多样等特点的平台。评价高考作文的好坏,文采是一个重要的依据。是一个显性的标准。

讲究文采,考生首先用语准确,其次语言生动形象,详略得当。该繁笔时浓墨重彩,“不厌其烦”;该简笔时淡妆素抹,“宁缺勿滥”。讲究文采,可以从修辞下手,调动各种修辞手法,在语言形式上、感情气势上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文采不仅体现在字面上,更体现在内蕴上。“以我手写我心”是高考作文的目的。高考作文中,要有“我”流动着的真情实感,有情才能动人。

富有文采,也体现在高考作文的跌宕起伏,摇曳多姿,过分的平铺直叙会使评卷教师索然无味,恹恹欲睡。高考作文讲究词句漂亮,一看悦目,一度读之令人目眩神迷。当然,高考时间比较有限,“小身材,大味道”者才是高考作文的上乘之作。

不同的考生,人生活经历不同。对于考生来讲,视野不够开阔,阅历不够丰富,要想挥笔之间,观照古今,表现出高妙的气韵,或是款款有致,于典雅的行文中透出深刻的社会内涵,是一件很不容易的。这就要求考生贵在平时,大量阅读经典著作,随时随地的思考,不断深化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七、合理用时,拟定写作提纲好掌控

高考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对而考生而言,能否科学合理分配作文题与非作文试题的时间,也是影响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有三种答题顺序。第一种是按照顺序答题,遇到难题好好想一想,直至解决,才继续答题,最后写作文;第二种是认为作文占分多,害怕时间不够用,开考铃一响,先写好作文,最后在作答前面的试题;第三种是按照顺序答题,遇到难题放一放,写好作文后,回过头来,再解答难题。考场时间比较宝贵,比较这三种答题方式,第一种因遇到难题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写作文思路因受阻情绪影响思路打不开,并且造成时间不够用,甚至出现没时间写作文。第二种先全心全意直接解决作文,后留有剩余时间解决前面的试题,做法虽然分清轻重和主次,但是顺序打乱,一则破坏先易后难的做题规律,二则作文是整个试卷的一部分,综合性考察能力较强,容易造成大量精力消耗,影响非作文答题的正确率。加上,语文为首场考试,考生情绪波动大;在这种情绪下写作文,很难发挥正常的写作水平。第三种先易后难,符合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的认识规律,对后面作文写作也是有限的知识储备,是科学写好作文最佳的答题方式。

除了考生科学分配答题时间之外,拟好写作提綱也是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作文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统一的要求,详略程度可依作文试题的特点、表达的需要和自己的水平而定。作文提纲能够帮助考生理清写作文的思路,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把材料组织得更合理,写出来的作文也会更具条理性。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划”行事,写起来就容易做到一气呵成,写出的作文就容易达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等要求。反之,见到题目思考片刻便提笔行文,写写想想,想想写写,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容易造成层次不清,详略不当,丢三落四。其结果,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严重影响了作文的质量。因此,列作文提纲不仅不会浪费时间,还会提高写作文的速度。

总之,网上评卷模式下高考作文制胜之道,不是一蹴而就的;知识储备是基础,能力训练是保障,应试技巧是临场取胜的有效捷径。希望每一位考生从基础做起,从细节开始,从平常练起来,掌握临考技巧,就能写出自己得心应手的、评卷教师满意的高考作文。

(作者:赵永胜,河南省兰考县第一高级中学高级教师)

[责编尹达]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高考物理新动向——逆向分析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