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2020-05-29张静
张静
摘 要 阅读作为一项人所必须具有的能力,需要人类从小就开始学习并不断磨砺和成长。而作为人受教育的开端——小学,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年来,我国的教育行业开始大力推崇素质教育,对于学生自身各项能力的发展都得到了重视。阅读能力作为一项基础的、终身适用的学习能力,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培养小学生阅读的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布置任务;课外阅读;阅读笔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5-0069-01
一个人学习过程中应必备的一项基础能力那便是阅读理解,所有对知识的理解都建立于閱读之上。教师在教导学生去学习时,应该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去提升阅读能力。学生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课文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率地学习。在这里笔者通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对于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应用做一些探讨。
一、布置阅读任务
所谓任务在传统意义上来讲就是教师在让学生学习的时候附加一个额外的知识点。这个任务可大可小,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或者在教师所教授过的知识基础之上,完成教师对该知识点所布置下的指定任务,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让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从而达到布置任务的目的。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比如考虑学生是否具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完成这个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大约为多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所学习到的知识是否能够牢牢记住、学习的知识量与所花的时间成正比吗等等。在以上条件良好的基础上教师应布置一些以基础知识点为原型和基本的,与现实环境有所联系的任务,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通过实际生活来了解、完成任务并强化基础知识,再对具体知识点进行深度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够进阶。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既学习到了知识,也能具有了成就感从而对学习更加有兴趣。
二、丰富课外读物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其原因如下:1.学生对于课外阅读不重视,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没有起到监督和提醒作用,导致学生根本不进行课外阅读。2.学生即使对于课外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在小学阶段,他们的文化能力有限,所以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课外文章是根本无法读懂的,且有的文章生字词也让学生望而却步。3.学生就算读了也无法深度理解,收益颇微。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教师要做到时刻提醒学生,让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就算不乐意阅读也能够看书,从而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要责无旁贷地为学生挑选合适的读物,让学生在阅读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不过于难。对于生字词教师要让学生自行通过字典或者其他方法进行查阅,正好可以达到让学生识字的目的。通过以上所述,让学生真正地在阅读中有所收获和提升。
例如笔者在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会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进行阅读,比如就几本书来言——《复活》《鲁滨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笔者在为学生挑选哪本书的时候首先考虑到这本书的难易度,显然《复活》太难而《一千零一夜》太简单,再者从课文的理解来讲,《复活》过于冗长且对于小学生来说根本无法理解,《一千零一夜》的每一个故事太短而起不到提升阅读能力的作用。所以综合来看《鲁滨逊漂流记》是一个适合小学生的读物。
三、重视阅读笔记
学生在课上听了课或者阅读之后总会掉头就忘,这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学生接触新知识总是陌生的,无可厚非。但是学生忘了之后在课下怎样进行温习呢?那这时候就需要一份好的笔记了。教师应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让学生在每次阅读之后都要用笔记下其中的美词美句、关键句所表达的情感和它的作用、读后的心得等等,让学生不要白白阅读,从而学生在之后进行温习的时候便可以使用笔记本进行查阅。这样就会做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例如笔者在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让学生做好笔记,然后查阅之后在写读后感的时候也能更好地写。这样就起到了让学生更简便地去写的目的,使学生能够留出更多时间来做其他事情。
总而言之,教师在让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真正提升阅读的能力,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阅读习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方可真正地让学生提升能力。
参考文献:
[1]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
[2]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