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五项技能
2020-05-29徐长林
徐长林
摘 要 教学技能,是教师个人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经过反复体验、反思和总结而获得的,直接影响课堂行为的一种技巧和能力。长期的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在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提高提问、语言、教材的运用与处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以及对学生的评价五项专业技能水平,提升掌控课堂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项技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5-0004-01
纵观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总结规律拓展运用。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活动,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动静结合的活动。课前教师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必定要有预设,这是静的一面,而课堂中教师要“引导”“组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必然有提问、总结,表述自己的观点和及时评价,并且随时都有生成动态的课堂。所以,新课程下,提高教师这五项技能尤为重要。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五项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锤炼课堂提问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提问技能的要义是“精准”和“适度”。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要以三维目标为中心,想一想哪些问题是必须要提的,哪些问题是没有必要提的,哪些問题是一定不能提的。新课标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少讲”“精讲”,一节课的提问过多,必然会活动太少,提问太少就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所以问题一定要提得精准。
(二)课堂提问既要“精准”又要“适度”。课堂教学提问要适度,在提问中尽量避免“深”“窄”“白”。最恰当的问题是学生通过跳一跳能够摸得着、摘得下,也就是说,学生把己有的两个、三个知识点和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结合起来,能够解决得了的问题。在当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下,要激发学生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教师首先要锤炼好课堂教学的提问技能。
二、运用简明的语言表达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新课的导入,教师的导语要新颖、简明、快速地切入主题,切忌拖泥带水。例如,在我镇举办的阳光师训活动中,市教学能手张雷老师在讲授《质数与合数》时,先让16名学生按学号依次走到座位前,先让1号、3号、5号……坐到座位上,让同学们说一说,坐下同学的学号都是什么数?站着学生的学号都是什么数?这样就巧妙地复习了自然数是由奇数和偶数组成的。然后,再让每个学生写出自己的学号,是由哪两个自然数相乘得到的。这样的导入,既新颖又简明,很快地把学生带入到探讨质数与合数的特征的这个环节中了。
三、灵活机智地处理教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笔者认为:要能灵活地使用和处理教材,必须做好三项工作。
直读教材。首先要从章节入手,通读教材,整理出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呈现方式,以及来龙去脉,弄清楚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做到只有教材,没有其它。
精读材料。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入手,弄清楚教材的编排意图,从知识的呈现方式中,找出教材中折射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从本节的课后习题中,找到需要拓展的方向和深度,为课堂的预设做好准备。做到心中既有教材,又有自己的看法。
解读教材。认真阅读教辅,为备课做好准备。备课前,借鉴专家(教案、光碟、网络等)对教材的处理方式,想一想,哪些做法适合自己,能被学生接受,哪些方法虽好,但不适应本班情况,哪些经过变通、调整后,能为我所用。
四、正确对待预设与生成,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课前的预设与课堂中的生成是矛盾的统一体,在处理矛盾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精心预设。课前预设,教师首先要细心研读课标、教材、教师用书、教辅资料,把握住问题的针对性、方向性;同时应根据本班学生基础,把握住问题的难度、提出问题的时机与方式。
(二)宽容地接纳生成。生成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随机发生的结果。尽管教者课前对问题的回答有一定的预见,但课堂教学的生成是多样性的,有些回答是预料之中的,有些生成是预料之外的,有的甚至是所问非所答的。
五、用得体的评价技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诱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做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公平的、客观的评价。
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间的互评,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质上的。
新课程更注重发挥集体智慧、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间的互评,更加客观、真实。在评价时,不妨先让学生互评,教师可以提出:你觉得某某同学的看法、见解怎么样?你还有其他不同的见解吗?这样的评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得体的语言评价、物质激励都可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反之,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安康市教研员李志《超越自我,超越学生》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