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2020-05-29陶利华

读天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初中

摘 要:初中生的年龄尚小,他们的可塑性也非常强,对学生实施什么样的教育,学生的思想就会有怎样的提升。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其能够具有爱国思想,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领,丰富学生的内涵,让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中的系统学习来深入学习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思想上正确认识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我们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们现在许多的青少年对于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有很大的混淆现象,再加上英语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化学习,许多的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关于圣诞节和万圣节等节日的深入学习,许多学生都已经分不清哪些节日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哪些节日是西方的,这种中西文化不分的现象已经很严重,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清晰的区分。

一、 当代青少年对待节日文化的现状

(一)认为西方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现在许多学生都去盲目的追求时髦,都想追求时尚的元素,认为自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只要是大多数人们都去追求的事物就是时髦的事物。无论是穿着还是语言都在逐步的西方化,这一现象成为时代的标志,更成为青少年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后,西方有许多的事物都流入到我们国家中,许多青少年都在认真的模仿,一些服饰和配饰也逐步西方化,初中生受到网络和电视节目的影响,都把西方的节日当成是追求时髦的一种形式,都把西方的节日当成是时尚的一部分。当代青少年对“先进文化”的盲目崇拜,导致忽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当问到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时,许多学生都把圣诞节也纳入其中。

(二)过西方节日,忽略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青少年对于西方节日的追求,许多学生对于那些传统节日反而变得陌生了。当语文课本中有关于一些中秋节和春节等节日的庆祝方式时,目光很茫然,虽然每年都过这些节日,但是在心中已经把这些节日淡化了,学生们在平时的商场中会经常看到商家庆祝圣诞节的布置,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许多青少年在心中已经分不清中西方的节日了,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他们不知道在这特殊的一天他们应该做什么,而对于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意义他们不了解。许多学生把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的认知不够,认为许多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带有传统色彩,他们把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节日视为封建落后的习俗。

二、 语文教育中更好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策略

(一)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教育和影响学生,首先自己就要有正确的思想,只有语文教师的心中有这些传统节日,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的渗透这些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学生才会逐步对传统节日有一些认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对我们国家的这些传统节日能够都知道它们的由来和根源,同时还要在每年的传统节日之时,能够让学生通过一些手抄报和写一些日记来观察节日中人们的行为。语文教师是青少年学习的领路人,对青少年思想观念的形成具有指导作用,语文老师本身应该更加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定期参加中国传统节日的培训,走访中国各个地区,体会中国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从而提高了语文老师本身的教学素养。学校应该组织语文老师传统文化培训交流会,探讨引导学生贯彻传统文化思想的策略,并且定期汇总报告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二)语文教材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初中生主要通过课堂学习来增强语文认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也要通过语文课本中的教育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的阅读材料时来渗透这些传统节日。语文教材作为学生最常用的学习语文的道具,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具有重要启迪意义。中国教材在逐年更新,在更新中添加了许多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最好的题材。更新幅度很大,尤其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相对较多。为了更深刻地深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思想,教育部门教材编制部门,应该在语文教材和考核内容中再中加入适量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从语文课堂上开始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重要的考试重点和研究课题,并且围绕这个课题展开校园活动,都是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手段。比如在初中的中考中渗透一些我们的传统节日的考试题目,春节与我们的哪些节日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过年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春联来向学生渗透春联在我们过春节中的作用,通过春联展开传统节日的教学引导,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这是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也是对学生情感教育的一种教学,属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目标。

(三)完善关于传统节日的校园文化建设

初中语文的题材来自多个方面,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一个主要的渠道,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要让学生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多观察周围的文化建设,让学生通过生活来丰富语文学习的渠道,同时教师也要加强语文的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张贴海报,制作手抄报布置教室等活动来增强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例如在教室周围张贴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海报、定期播放关于传统节日的教育视频、提高传统节日考察在语文考试中的分值;支持一些关于学者对于传统节日的研究,将研究成果与一线教师分享交流学习;定期开展关于传统节日的知识竞赛,调动起青少年主动学习传统节日的热情,并向获胜的同学颁发荣誉证书,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学习的氛围,让传统文化意识深入到每一位青少年心中。

(四)青少年要正确地看待西方外来节日文化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国家的兴旺在青年,民族的希望在青年。传统节日意识的强化不仅取决于教师、课本内容的植入、环境的诱导更取决于青少年自身。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因为青少年时期在人生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节日文化问题,青少年应正确看待外来节日文化,我们所说的正确地看待外来节日文化并不是抵制外来节日文化,而是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中能够分清我们的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并且要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节日,要对这些传统节日心存敬意。

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认识,通过课堂的教学和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对于我们传统节日的学习,同时还要让学生认真区分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西方的节日。

参考文献:

[1]张生发.语文教學应强化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J].甘肃教育,2015(8).

[2]魏学进.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2019(4):117.

作者简介:

陶利华,重庆市,重庆市石柱县三河中学校。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初中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