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弹性学制改革初探

2020-05-29阚张飞万亮

知识文库 2020年7期
关键词:学制弹性民办

阚张飞 万亮

为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弹性学制—一种全新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制度,在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在民办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中得到了大力推广,有效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产业化成为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企业需要引进大量的建筑专业技术人员和对现有人才进行知识更新。当前,各类建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学历背景下的专业技术人员供需不平衡。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启动高职院校百万扩招计划,预计2019年高职招生计划将增量114万。江苏省教育厅先后出台《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试行办法》、《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启动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高职院校和专业的遴选工作,经学校申报、形式审核和网上公示,全省共先后确定试点院校83所,试点专业433个(其中试点民办高职院校20所,试点专业99个)。本文主要讨论在高等职业教育扩招百万人的背景下,对民办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弹性学制如何改革提出解决办法。

1 民办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实施弹性学制的内涵

(1)民办高职院校为谋求自主发展和扩大招生规模,职前职后并举,充分利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彰显教育品牌效应,唯有在传统招生录取模式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生源,但是随着招生对象及入学年龄的不断放宽,民办高职院校势必要改革传统教学机制,大力推广弹性学制,即允许学习者分阶段完成学业或允许学习者保留学籍,一边学习一边从事生产劳动。这样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双重任务、多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将传统的、单纯的学历教育转变为学历+技能教育,对接“1+X”证书试点,深化“三教”改革,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培养质量。

(2)与我国公办高职院校相比,民办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专业特点不鲜明、教学设备设施不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其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比较落后。我国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办学经验不足、办学理念落后、办学设备不足、办学资金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科研水平低等问题,建设工程管理类课程设置质量较低,无法满足当下人才培养需求,民办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教学偏向理论化,实践操作能力低,无法与地方产业有效衔接,进而导致学生就业率低下,给民办高职院校生源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并逐渐形成恶性循环。为有效缓解这一矛盾,民办高职院校应积极构筑多种成长、成才和创新之路,改革教学制度,推动弹性学制建设进程。弹性学制必将推动民办高职院校的内部改革,深化用人体制,甚至会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改变。

2 民办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实施弹性学制的策略

2.1 实现专业与地方产业链条无缝对接,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在推进弹性学制的过程中,应针对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不足之处,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对学生的专业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积极探索学校、行业企业、地方实务部门专家等共同参与专业课程评议机制,对现有课程进行客观分析,增加专业课程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彻底打破现行以教材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进以生为本的课堂精致教学模式。加大模块教学力度,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力求培养一专多能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

2.2 调整师资结构,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建好一支高素质的基本师资队伍是保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人才的基本条件。一个学校只有具备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办学才能有效果,学校才会有声誉。学校应以培养为主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校内培训+校外培養”等手段,迅速扩大和培养一支适合目前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满足弹性学制对教师的客观要求。

2.3 注重过程培养,打造灵活的就业环境

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过程培养的考查力度,提升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切实推进跟踪教学,做到边工作、边培训、边考核、边毕业。使学生和社会真正体会到弹性学制的优越性,使企业、用人单位感悟到职业教育的现代性,使学生工作与从事生产建设融为一体,打造就业新渠道。学校应积极与企业、人力资源等部门联合为学生打造就业平台,为学生就业实习、再就业创造条件。

2.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民办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要积极响应“高职百万扩招”需求,结合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特点,充分利用企业中的优质资源,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联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严格按照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进行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对口培养,积极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建立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育人模式,增加学生实践机会,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深化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3 结束语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弹性学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基于此,建筑类民办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要结合人才培养现状,落实社会和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而不断推动弹性学制的发展,以提升民办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结构和教育体系的变化,会有更多的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参与到国民教育行列中来,这是一支庞大的力量,如何研究改革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就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弹性教学研究为论述,就是要引起我们大家的高度重视,以推动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需要。

(作者单位: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学制弹性民办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北京高等教育中的民办普通高校(2001年- 2019年)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基于分治法的Kubernetes弹性伸缩策略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五行真经
教育部发布民办本科教育首份“体检报告”
学理与法理:中小学学制变革的依据
学制不缩短,那要怎么改?
弹性势能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