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培养方式的改革以及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2020-05-29李劲

知识文库 2020年7期
关键词:毕业生学科技能

李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度的开展,人才培养方式也在悄然间发生了巨大变化,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视角也体现出了新的特点。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不断深入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以及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新路径显然是基本要求,文章就以此为立足点加以全面论述,希望能够为高校培养方式的改革以及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 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与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新特点

1.1 人才培养视角已由“学科型”转变为“复合型”

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式集中体现在立足学科专业发展,探寻人才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深化之路,不仅要求人才熟练掌握专项知识与技能,还要了解与学科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而这恰恰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与以往“学科型”人才培养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而这正是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2 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已将行业需求标准为核心

从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来看,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已经能够做到以行业需求为中心。也就是说。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上,可以做到根据当下行业人才需求的具体标准,将其就业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向和基本要求加以,明确,以此来保证毕业生踏入就业市场能够得到广泛认可,为高校人才最大程度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提供重要保障,而这显然是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后,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新特点。

2 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与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新关注点

2.1 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要进一步强化“一精多能”

“复合型”人才虽然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视角,但是在人才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专业研究与探索能力的全面培养上,力度依然存在一定的欠缺。也就是说在专业的跨学科方面虽然有所体现,但是并不是非常明显,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相关的学科内容与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并不是非常明确,进而导致高校人才只有“一精”,但并不具备明显的“多能”特质。为此,进一步强化“一精多能”人才培养理念必须作为新关注点。

2.2 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上,要充分突显前瞻性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虽然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已经确保人才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但是毕业生就业能力上还需要得到进一步强化,因为时代发展脚步正在不断加快,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思路和方式始终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那么在优秀的人才也并不会被社会和行业所认可,毕业生也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潮流。为此,充分突显前瞻性应该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中,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新关注点。

3 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与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新路径

3.1 在学科建设上要进一步加强交叉性,突出人才的“多能”

高校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的全面落实,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学生不在单单掌握某一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在与本学科相关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上加以全面培养,真正做到人才既能在学科领域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技能,又能够进行跨学科研究工作。基于此,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中,应将学科建设的交叉性进一步加强放在首要位置,为“一精多能”的人才培养提供良好平台。在此期间,主要的操作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深入解读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找寻相关学科及交叉点。强化学科建设的交叉性,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审时度势,充分辨别学科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发展方向找到与之相关联的学科,最终方可确立其交叉点所在。在这一过程中,任何学科都要从“网络信息”、“新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时代专有名词入手,从而将与时代发展步伐高度吻合的相关学科作为选择对象,并立足学科研究领域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最终找到学科之间的交叉点,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交叉性打下坚实基础。第二,立足交叉点设置相关学科课程。在确立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基础上,以此为中心进行交叉课程的构建,其中包括课程结构设置、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主题等等,进而确保学生专业技能与跨专业相关知识技能的全面培养,以此尽顯人才培养的“多能性”。

3.2 夯实实践育人道路,确保人才研究与实践能力的相协调

“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道路中的核心思想,强调要用眼光的眼光去验证研究观点,从而将人才培养的方式加以不断完善和科学的调整。为此,高校各学科课程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在夯实实践育人道路上时刻提起高度重视,因为这是确保人才研究与实践能力的相协调的关键所在,也是人才体现“一精多能”的重要保证。其间,具体操作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学科课程设置上,要确保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的步调一致。就学科课程设置上,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高度意识到课程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仅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不仅不低于理论课程教学,甚至要高于理论课程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要结合理论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就其实践操作能力的全面培养进行合理的实践教学设置,确保学生在学习每一理论知识点后,都能得到相对应的实践操作,从实践中发掘理论知识的支撑作用。第二,实践内容上,要尽量体现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培养的相协调。针对实践课程教学的内容而言,高校应将实操活动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作为主要的教学思路,不仅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要突出学生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能力的培养,由此为人才顺利步入工作岗位,并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3.3 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思路上,要认真分析和判断未来趋势

在做到不断完善与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基础上,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强化高校人才就业能力的全面培养,因为这是高校人才得到行业认可的重要前提,如果知识与技能、能力与素质过关,但就业能力存在明显欠缺显然不利于人才成功就业,同时也不利于人才最大程度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因此,认真分析和判断未来局势就成为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思路构建的关键。在此期间,主要的工作要从两方面展开:第一,深入研究当前学科专业发展的基本动态和局势。高校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关键在于认清当前社会在学科专业人才需求的总体状况,其中既包括当前社会在学科专业哪一方面人才较为紧缺,行业需求标准又是怎样的,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高校充分明确以上这几个方面之后,必然能够准确的判定未来社会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形势,这些也为人才就业能力的有效培养提供了重要依据。第二,客观分析和判断学科专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做到认真研究当前学科专业发展的基本动态以及局势的基础上,接下来高校就要针对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和判断,其间不仅要体现在专业知识与技术应用方面,同时还要针对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方面,确保高校人才就业能力培养标准始终与社会人才需求形势相同步,适应行业发展不断提出的新要求。

3.4 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方式上,要强化“引进来”和“走出去”

高校人才走出校门能否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更加直接的和真实的了解社会、了解行业发展,由此才能更好的形成就业能力。为此,高校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方式上,就必须立足“直接”和“真实”两个关键词,进而确保“复合型”人才能够得到社会和行业的认可。在此期间,“引进来”和“走出去”应视为重中之重。所谓的“引进来”,指的就是要让行业企业一线工作人员走入高校校园,更加直接的将行业用人要求和人才需求标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自己有哪些方面并不能达到行业人才需求标准,有哪些方面已经成为自己步入就业岗位的优势,进而为自我完善就业能力提供最直接的依据,确保毕业生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好的融入,并不断完善自我。所谓的“走出去”,是指高校要定期安排毕业生深入合作企业、单位、团体,让学生能够体验真实的工作岗位,并在工作流程中了解自己究竟哪些方面还不能真正驾驭,经过来自一线工作人员的指导后,积累真实而又宝贵的经验,并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真实度更高,就业成功率也必然会得到强有力的保证。

4 结论

总而言之,始终确保高校培养方式的改革以及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科学合理并非易事,也可以说是一项极为系统的工程。不仅要在学科课程设置上和育人道路的建设上不断加以深入研究吗,同时还要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理念和方式上不断进行科学调整方可实现。为此,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此为立足点,不断加以深入研究与探索,并在实践中广泛积累经验与教训,并做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全面共享,力保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猜你喜欢

毕业生学科技能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拼技能,享丰收
“超学科”来啦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