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及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
2020-05-29南鹤黄丹
南鹤 黄丹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 130033)
癫痫是颅脑内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人脑功能短暂性障碍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1〕。患者临床表现包括意识丧失,全身强直,失神,肌肉僵直,尿失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精神健康〔2〕。目前虽无癫痫根治方案,但长期抗癫痫给药可有效控制患者症状。但受疾病反复发作,家庭及社会压力等因素影响,癫痫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并因此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3〕。因此,如何改善癫痫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成为临床研究热点。本研究拟探究心理及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治疗的癫痫患者13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制定标准中的颅脑创伤继发性癫痫〔4〕;②年龄≥18岁;③意识清楚、智力正常;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听力障碍等影响配合调查的疾病;②伴有肝、肾、肺等重要脏器疾病、代谢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根据干预方案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63),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n(%)〕
1.2干预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给予患者0.15 g奥卡西平口服,3次/d,或给予患者0.2 g卡马西平口服,2次/d,可根据患者症状酌情加减。观察组同时给予个性化心理及健康教育,操作如下:(1)健康指导,与患者及家属协商定制健康教育计划,并采用“一对一”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指导内容包括癫痫知识宣讲、饮食指导等内容。(2)建立良好的医患联系,医护人员需积极、亲切地与患者交流沟通,积极回应患者的问题及需求,提高患者的信任感。(3)康复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发作的先兆症状,让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预防方法。根据患者社会心理及生理状态,进行“一对一”娱乐康复,以提升患者的社交活动参与能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4)心理干预,医护人员可通过“交谈法”缓解患者紧张及恐惧,并可通过实际案例来提升患者治疗信心。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让患者掌握自我控制、自我情绪调节方法,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或听轻音乐。嘱咐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5)科学用药,嘱咐患者积极按医嘱服药,必要时可设计用药记录卡或通过家属提醒等方式来确保患者按医嘱用药。复诊时,医护人员需查看患者用药记录,明确患者用药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调整下阶段的用药剂量及频率。(6)微信干预,医护人员可创建专业的癫痫患者及家属交流微信群或公众号,并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其中。该微信群或公众号可由专人管理,每天晚上的19~21点由专业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在线沟通,通过语音或视频掌握患者治疗情况,分析患者心理状态,并积极干预。
1.3随访方法 电话随访患者用药依从性,并嘱定期来院复诊,复诊时发放自制用药依从性问卷。同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状况,中文版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评价患者生活质量。
1.4评价标准 (1)采用SDS和SAS评估患者抑郁、焦虑〔5〕,其中SDS≥ 53分为有抑郁症状,SAS≥50分为有焦虑症状,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2)采用QOLIE-31〔6〕对发作担忧、情绪状况、药物副作用、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3)对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估,完全依从为严格遵循医嘱定时定量服药,部分依从为偶有不规范用药,需家属督促,不依从为擅自增减药物或停药。总依从=完全依从+部分依从。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服药依从性(91.04%)显著优于对照组(76.20%,P<0.05),见表2。
2.2两组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SDS和SA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两组干预前后QOLIE-31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发作担忧、情绪状况、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干预后发作担忧和认知功能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发作担忧、情绪状况、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2 两组服药依从性差异比较〔n(%)〕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分)
与干预前比较:1)P<0.05;表4同
表4 两组干预前后QOLIE-31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癫痫病机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系统不平衡有关〔7〕。本病发病率是神经科的第二位,仅次于脑卒中,患者可于任何时间点或地点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8〕。临床研究发现〔9〕,即便患者坚持正规药物治疗,依然有20%患者疾病难以控制,其根本原因在于患者用药依从性不足。而分析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则可以发现,家庭经济状况,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认知及患者心理状态与此密切相关〔10〕。心理及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可有效提升患者疾病认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1,12〕。本研究发现,心理及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心理及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患者疾病认知,让患者明确药物治疗疗效,其治疗信心显著增强,进而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增高。SDS和SAS评分是临床抑郁、焦虑诊断的常用指标〔13〕。本研究表明心理及健康教育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上具有显著价值,其原因与患者可获得专业的心理干预有关。心理及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这与心理及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症状,维护患者心理健康等有关。
结合临床实践及相关资料,本研究认为心理及健康教育工作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沟通技巧,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干预时需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进行,医护人员需始终面带微笑,热情接待患者及家属,以缓解患者情绪,降低患者心理防线〔14〕。(2)根据患者心理问题,针对性调整干预方案,癫痫患者往往因疾病而难以被社会及家庭接受,这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率显著增高〔15〕。这要求医护人员积极鼓励患者交流、沟通,倾听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诱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疏导过程中注意语言的通俗易懂,让患者对疾病、对治疗有正确的认知,进而增强治疗信心〔16〕。(3)精心策划健康教育方式,医护人员需将健康教育融于疾病咨询、治疗、复查、护理等各个环节内〔17〕。与患者面对面交流是最佳的健康教育方法,医护人员可通过直接对话及面部微表情分析等方式直接明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对治疗的信任度及心理变化情况,而这些内容对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4)心理及健康教育是一种前瞻性,综合性的护理方法,这要求医护人员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培养自身素养,尤其是掌握沟通技巧,及时了解患者面临的治疗、心理问题,并专业、详尽的解决,最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负面情绪〔18,19〕。
长期坚持服药是癫痫治疗的重要内容,但受疾病认知、心理状态等因素影响,许多患者难以坚持长期服药治疗,这也是本病患者疾病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20〕。本研究中心理及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负面情绪发生率,提升服药依从性,并可以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此外,心理及健康教育还具有操作难度低,相关医疗支出少等优势,其或可成为癫痫治疗的重要辅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