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话语中国家形象的历时建构
——基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的主题词及其搭配研究

2020-05-29龚卫东姜倩倩于翠红

长沙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词表政府工作报告历年

龚卫东,姜倩倩,于翠红

(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一 引言

国家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国家的印象、看法、态度和评价的综合反映,是公众对国家所具有的情感和意志的总和。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和国家在国际上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认识和评定”[1]23。因此,国家形象既涉及国人对国家的整体认同,又涉及国际民众对一个国家各个方面的整体认知,具有内外统一的二元性,可分为国内形象和国家对外形象。国家形象,尤其是国家对外形象,不仅关涉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国际交往和国际合作,甚至会影响整个民族尊严和国家安全。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西方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存有偏见,“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论”“野蛮”“专制”等观点日嚣尘上。如何消除西方舆论的偏见,塑造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已迫在眉睫。

《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国家每年的发展总结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涉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生态、民生等各个方面,是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其主题思想凸显在主题词上,而历时性地探讨报告中主题词及其搭配特征,可以深入挖掘国家形象的变化轨迹。在语料库语言学中,主题词(key words)是指一个语料库词表与另一个参照语料库词表相比时具有显著差异的高频词,差异越显著则主题性越高。参照库可以是一个通用语料库,也可以是一个可比的专门用途语料库。主题性分析的目的是粗略找出一个文本或一个同质语料库的“所言之事(aboutness)”[2]55。“主题词分析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取文本中具有特殊频率的词,挖掘文本词语特征,解读复杂的语言现象。”[3]“除主题词本身提供的一些信息外,对主题词进一步的分析更有意义,例如,以主题词为节点词,通过索引行考察主题词的搭配模式。”[4]因此,本文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指导下,以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为参照语料库,分析2010—2019年十年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中的主题词及其搭配使用,进而阐释历年政府报告话语折射出的国家形象。

二 文献回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家形象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形象研究也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主要有以下四类:(1)外宣翻译和传播学领域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对外传播的理论构建[5-7];(2)从影视传播学或文学角度分析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所塑造的中国形象[8-9];(3)从传播学角度考察国外新闻报道中的中国形象[10-11];(4)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内学者利用话语分析探讨其他国家的形象塑造[12-13]。

鉴于《政府工作报告》在外宣翻译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研究受到国内翻译界的关注。随着语料库技术的发展,运用语言学方法探讨《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研究逐年增多,如陈建生、崔亚妮从平均词长、词汇密度和名词化方面,分析了我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和美国国情咨文的词汇特征[14];胡开宝、田绪军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中的翻译语言特征出发探讨其文本效果,即英译文本所塑造的关于说话主体的看法或印象[15]。

主题词和搭配研究在话语分析中也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16-17]。María Araceli Losey León通过分析两个海运领域专业子语料库中不同文本类型的主题词和搭配强度,探讨每个子语料库中术语的共性和独特性[18]。狄艳华、杨忠分析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文版的主题词,揭示每年政府工作的重点和亮点[19]。钱毓芳、田海龙将语料库方法和批判话语分析相结合,对1999—2008年十年间两届《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分析,讨论工作报告话语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20]。刘小燕通过研究共六十二年的《政府工作报告》(1954—2015)中文版,发现每年政府工作的重点包括发展经济、改革开放、以人民为本、坚持政府主导[21]。

综上所述,多数国家形象研究侧重于“他塑”研究,并多以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较少涉及政府话语及其翻译文本“自塑”的国家形象研究;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研究多是从词汇层面出发,较少从语义层面考察主题词及其搭配的语义特征;对政府报告主题词的探究,多是基于报告原文阐释历年政府工作重点的延续性、时代性及与社会变迁的共变关系,较少从报告英译文中的主题词及搭配出发,挖掘国家对外形象建构的研究。鉴于此,本文以2010—2019年共十年间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为语料,依据批评话语分析和语料库翻译学的相关理论,从主题词及其搭配出发,分析《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对外形象的历时演变。

三 研究设计

(一)研究语料

本文所用语料来自新华网下载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官方英译文本(2010—2019),共计10篇,总约14.8万词。“在分析主题词及其搭配时,为更好地凸显翻译文本中的主题词及其搭配受原文和译文两种不同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4],我们同时选用了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作为参照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语料情况所示,虽然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料的形符数略有不同,但这些报告均是我国每年的发展总结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话题均涉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生态、民生等各个方面,且均为全文提取,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表1 研究语料

(二)研究问题

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从总体上看,以BNC语料库为参照语料库,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中凸显的主题词和核心主题词有哪些?第二,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中核心主题词的搭配特征是怎样的?第三,这些主题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搭配呈现怎样的连续性和时代性,折射出怎样的国家形象变迁?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通过对主题词以及与主题词相关的词进行语料库分析,可以揭示文本的一些话语信息,对这些话语信息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可以发现其隐含的一些特殊意义,如话题或主题的变化如何被控制和由谁来控制等等。”[22]126本文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以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探讨历年报告英译文中的主题词和语义搭配,并与英国国家语料库进行比较,揭示历年政府报告话语所折射出的国家对外形象,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首先,我们使用AntConc软件的word list功能,分别生成BNC、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以及2010—2014年、2015—2019年两个五年阶段和2010—2019年总报告的词表。为更好地考察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的主题词特征,也使用AntConc软件的Keyword list功能,以BNC为参照语料库,分别提取出每年的主题词词表、2010—2019年十年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总主题词词表和2010—2014年、2015—2019年两个五年阶段的主题词词表,并截取前50位为重点研究对象。在数据讨论部分,依据语义范畴理论把主题词划分为以下四个语义范畴:(1)国籍类:“China”“Chinese”等;(2)报告主体类:“we”“people”等;(3)社会范畴类:“system”“social”“economic”等;(4)其他类:“and”“should”“develop”等,探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的主题词词表的异同。

其次,我们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主题词中选取最能反映文本核心内容与主题的关键词,即核心主题词(如“China”“innovation”等),作为进一步的研究对象。“核心主题词具有两个含义,一是与参照语料库相比,该词语在观察语料库各个单篇文本中具有超常的出现频率;二是该词语作为主题词,在观察语料库中的一系列相关文本的主题词表中具有较高的复现率。核心主题词的提取过程可参见语料库工具使用说明。”[23]169具体而言,本文将利用AntConc提供的Collocates和Concordance功能,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来揭示这些核心主题词搭配特征的历时变化。

最后,本文借助批评话语分析理论,阐释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中核心主题词搭配特征历时变化的动因以及所体现的中国对外形象演变。

四 结果与讨论

(一)《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中的主题词分析

我们运用Laurence Anthony开发的AntConc语料文本分析软件3.4.4版本,以英国国家语料库(BNC)的词表作为参照词表,生成2010—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语料库的总主题词词表,并提取位居前20的主题词,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10—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 语料库的总主题词词表

从表2前20位主题词表来看,“we”“will”“and”“development”“reform”“economic”等位居前十位,说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没有变。另外从“rural”的主题性(3510.443)远大于“urban”的主题性(1928.878)以及“implement”(1912.945)和“areas”(1893.182)极高的主题性看出,政府对“城镇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农村”政策规划和落实的高度重视。这从侧面塑造了重视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及城镇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形象。

我们以同样的方式分别生成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语料库的主题词词表和两个五年阶段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语料库的主题词词表,然后按照主题性(keyness)选取前50位的主题词作为重点考察对象。以五年为节点的《政府工作报告》的主题词词表如表3所示。

表3 2010—2014年、2015—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英译本语料库的主题词词表

从表3《政府工作报告》的主题词词表来看,国家历年的关注点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就国籍类主题词而言,无论是“China”(2519.221>1395)还是“Chinese”(1073.504>717.023)的主题性都呈稳步上升趋势,而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语料库的主题词词表也体现了这一差异。由表4可知,从2010到2016年“China”的主题性大幅度上升,自2016年起趋于平稳态势,这体现出我国国家地位自我认知的逐渐增强,展现出自信自强、不卑不亢的国家形象。

表4 历年政府报告英译本语料库中“China”的主题性

其次,对其他类主题词分析发现并无明显差异,原因可能在于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具有大致相同的文体风格。但对报告主体类主题词深入分析发现,“government”(1344.452>747.403)和“people”(498.752>456.162)主题性较高意味着在政府的领导下,人民的地位稳步提升。另外在2015—2019年阶段的主题词词表首次出现“jinping”(708.567)和“governance”(659.78),并以极高的主题性分别位居第24位和第28位,体现出:党和政府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我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并展现出团结统一、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形象。

最后,社会范畴类主题词的历时演变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从发展方法来看,“innovation”(1088.199>439.485)和“cooperation”(688.201>570.671)主题性差异特别明显,这一差异可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语料库的主题词词表中得以验证(如表5)。由表5可知,从2010到2013年“innovation”的主题性略有下降,自2013年起直线上升,并逐渐趋于平稳,展示出我国以“创新驱动”和“合作共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科技强国之路的信心。

(2)从发展内容来看,2010—2014年间“agricultural”(500.094)和“industries”(546.757)齐头并进;而2015—2019年间除了注重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以外,“structural”(555.1)主题性位居第35位,“businesses”(500.859)、“internet”(566.748)和“services”(486.873)等第三产业稳步推进,表明国家正致力于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

表5 历年政府报告英译本语料库中“innovation”的主题性

(3)从发展方式来看,2010—2014年间“comprehensively”“actively”和“vigorously”等程度性副词,由2015—2019年间被“ensure”(1192.469>445.987)、“stable”(482.869)和“increase”(460.597)所代替,深刻体现出我国政府贯彻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发展理念,反映出脚踏实地的风格,塑造了务实的国家形象。

(4)从发展成果来看,2015—2019年间国家对现有发展所取得的“progress”(602.874)和“growth”(958.246>457.161)给予极大的肯定,但也对今后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efforts”(890.347),体现出党和政府“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从社会范畴类主题词可看出不断改革创新、合作共赢、和谐发展、脚踏实地、实干兴邦的国家形象。

(二)《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中核心主题词搭配分析

表6 2010—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 前10个核心主题词表

为了深入挖掘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中核心主题词的语义搭配特征,我们在对主题词进行列表的基础上,又对各个年份的主题词表进行对比统计,从而得出核心主题词词表。表6中呈现的是2010—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中前10个核心主题词。复现篇数为10的核心主题词反映了《政府工作报告》的一致性和延续性,体现的是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共性;而复现篇数小于10且在总数据库具有极高主题性的核心主题词才能显示出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差异性,因此本文选择“China”“cooperation”“innovation”这3个核心主题词,与其在BNC中的搭配进行对比分析。

1.《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中“China”的搭配

“搭配词指在预先指定的跨距内以高于随机频率共现的两个词,跨距一般设为节点词左右各4个单词。”[24]174因此,本文将跨距设定为核心主题词左右的4个单词,并采用搭配词与节点词的互信息值(MI)计算二者的搭配强度,只有互信息值大于3的搭配词才是节点词的显著性搭配词。利用AntConc提供的Collocates功能以及BNC官方网站,我们分别提取这3个核心主题词作为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和BNC的搭配词表。

表7 “China”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和BNC中前15位的搭配词表

由表7可知,2010—2014年和2015—2019年“China”的搭配词都有“development”“economic”“economy”“trade”“investment”“made”“modern”等,从AntConc提供的concordance索引行检索分析可看出,经济发展、贸易投资、中国制造以及实现现代化一直是政府每年的工作重心。另外,无论是从频数还是从互信息值上看,这些搭配词的重要性都随着年份在逐渐增长。表7显示,2010—2014年五年间政府的关注点侧重于社会(social)、国家安全(security)、传统文化(cultural)、生态环境(environment)以及教育(education)等方面,并且通过开放(open)实现新(new)中国的现代化(modernization);而2015—2019年五年间政府在实现上述目标后有了新的关注点,对内在于希望在党(party)的领导下人民群众(people)能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共同创造一个和平(peaceful)的国家(country),对外希望能加强与其他国家(foreign)的合作(cooperation),打造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另外从“maritime”的索引行“…China’s sovereignty and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China’s maritime development…”和“…building China into a maritime power…”等可以看出,政府致力于军事力量发展,坚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而从“China”在BNC中前15位的搭配词表中发现,英国国家语料库对“China”的关注点主要在于香港(Hong Kong)和台湾(Taiwan)问题以及我国与周边国家比如“Japan”“Korea”“India”等的国际关系(relations)和交流(visit),从侧面反映出英国对我国外交事业的极度关注。

2.《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中“cooperation”的搭配

我们以同样的方式生成了“cooperation”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和BNC中的搭配词表。由表8看出,中国政府一直在致力于加快国际间(international)与其他国家(countries),尤其是与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的经济合作(economic)与沟通交流(exchanges),推动彼此的共同发展(development),共同打造互利共赢(mutually beneficial)的合作格局。同时在2010—2014年间,政府强调国内各个地区(regional)应打破彼此封锁的局面,扩大交流、加强合作,更好地推动协同发展的战略实施;与之相比,在2015—2019年间,政府希望加强大陆(mainland)、台湾、香港和澳门之间的经济合作,并逐步实现经济联合,打造经济一体化。另外,在2015—2019年间我国政府积极组织邀请各国领导人(leaders)出席参加我国召开的多次合作论坛(forum),为打造合作共赢(win-win cooperation)格局、推动世界各国合作提供更多中国智慧,做出更大贡献。从BNC英国国家语料库发现英国希望建立国际间(international)以及欧洲各国(European)间的紧密(close)合作和深厚友谊(friendship),但发现目前仍有很多不足(lack),因此也不断召开合作会议(the Conference on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以寻求欧洲各国间更好的沟通合作。

表8 “cooperation”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和BNC中前10位的搭配词表

表9 “innovation”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和BNC中前10位的搭配词表

3.《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中innovation的搭配

我们也以同样的方式生成了“innovation”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和BNC中的搭配词表。由表9可知两个五年阶段都注重并鼓励(encourage)以创新为驱动(driven)的科技发展(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但2010—2014年的推动创新发展(promote),被2015—2019年间的(support)大力支持(support)创新发展所替代,展示出2015—2019年间国家对创新发展做出的不断努力以及坚定决心。另外,2010—2014年间国家希望通过独立自主(independent)和系统性(system)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而2015—2019年间国家希望通过不断改革(reform)以及创建自主创新示范区(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s)支持创业创新(business startups innovation),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strategy)层面。与BNC对比来看,英国不仅追求科技(technological)和工业(industrial)创新,而且也注重教育领域的课程(curriculum)创新;另外,英国也特别注重创新的过程(process)和成果(product),并及时对较好的成果给予奖励(award),因此近期他们取得了不错(successful)的成绩,这是我国值得反思和学习之处。

五 报告中主题词及其搭配的历时变化折射出的国家形象及其成因

(一)报告中主题词及其搭配的历时变化折射出的国家形象

通过对比BNC语料库和《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语料库发现,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主题词及其搭配使用的共同点是:两个五年阶段均塑造出了不断发展经济、改革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形象。从主题词及其搭配使用的差异性看,与2010—2014年相比,2015—2019年报告中的国籍类主题词和“China”的语义搭配,体现出我国国家地位自我认知的逐渐增强,展现出一个更加自信自强、不卑不亢的国家形象。对报告主体类主题词深入分析发现,2015—2019年报告中团结统一、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形象更加鲜明。就社会范畴类主题词而言,从发展方法以及“innovation”和“cooperation”的语义搭配上看,2015—2019年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和“合作共赢”的科教兴国战略,积极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在发展内容上,后一个五年阶段除了注重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以外,商业、网络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稳步推进,体现了政府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成功塑造了脚踏实地、实干兴邦的国家形象;在发展成果上则体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再次构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形象。因此,报告中主题词及其搭配的使用成功建构出人民当家作主、自强自信、改革创新、协调发展、实干兴邦、合作共赢以及积极贡献中国力量的国家形象。

以上分析与2019年8月12日第六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上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分享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18》报告内容相吻合。该报告显示,中国作为全球发展贡献者的形象更加鲜明;中国在科技、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全球治理表现认可度高;预计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会持续增强等。另外该报告还指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认知认同不断加深,期待中国为世界提供更多中国智慧,做出更大贡献;同时,当前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认知也处于重要磨合期,精准塑造和传播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处于关键窗口期。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西方国家对我国形象的偏见,构建良好的国际形象,必须从词汇选用以及语义表达方面谨慎对待《政府工作报告》等相关政府话语的翻译工作,使其充分发挥主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作用。

(二)报告中主题词及其搭配的历时变化折射出的国家形象成因

Fowler等人在1979出版的《语言与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标志着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的正式形成。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主张对语言结构进行分析,阐明语言所表达的社会意义,强调通过文本的语言学分析揭示蕴含于其中的意识形态。根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话语不仅体现社会现实的影响,而且会反作用于社会现实;而语言与社会的意识形态紧密关联,一方面,语言体现意识形态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影响语言的使用,尤其直接影响《政府工作报告》的语篇语言。

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而从表2-5可看出,核心主题词“innovation”的语义搭配深刻说明政府把创新摆在第一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中“rural”“urban”等主题词的使用则体现出政府致力于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致力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主题词“reform”以及核心主题词“cooperation”等词则说明对外开放新体制一直是政府的工作重点。报告主体类主题词“people”主题性的不断上升,体现出共享的发展理念,体现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但与BNC语料库相比,绿色发展理念并未得到明显体现。

十九大以来,我国党和政府积极提倡和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历年报告英译文中前50位主题词均体现出中国政府脚踏实地解决现有问题及坚持合作共赢发展道路的国家形象。而“China”“cooperation”“innovation”等核心主题词的搭配特征则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具体体现。因此我国政府发展理念和外交理念的变化是政府报告英译文中主题词及其搭配历时变化的重要成因,是成功构建良好国家形象的决定性因素。

六 结语

本文采用语料库方法,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主题词及其搭配角度出发,对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和英国国家语料库的语言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讨主题词及其搭配特征历时变化所体现的国家形象。研究发现,报告中主题词及其搭配的使用成功建构出人民当家作主、自强自信、改革创新、协调发展、实干兴邦、合作共赢的国家形象,而我国政府的发展理念和外交理念是这些形象成功“自塑”的重要因素。但本文的研究仅从政府报告英译文的词汇和语义层面探讨《政府工作报告》所塑造的对外形象,今后的研究可以从句法、语篇层面进行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词表政府工作报告历年
面向分级阅读的分级词表研制*
菏泽市2020年气候特征分析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历年全国“质量月”大事件
“义务教育常用词表”当进入语文课程标准
土耳其历年政变简史(下)
《政府工作报告》圈定今年重点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潜台词如何驱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