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5-28唐占明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唐占明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三学段(5-6年级)对学生阅读有这样的表述:“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针对上述要求,农村小学普遍存在难以完成或不愿完成的总体现象,其具体表现在: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有待改进、教学方法有待提升、阅读环境有待改善、学生阅读习惯有待养成等方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问题及对策

一、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有待改进

虽然《课程标准》从2001年已经颁布,到2011年历经十年又再次修订,但对于农村不少的语文老师来说,《课程标准》仍停留在书本上、培训中,教师不通读《课程标准》,不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日常的教学主要依靠教案、课件,对语文课程缺乏整体性的认知,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更别说将课标中的要求落地,落实到日常的课堂中,落实到不同的学段中。这种情况的直接反映在教学中即是过多的关注语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忽视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忽视学生“大语文”格局的形成,忽视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二、语文教学方法有待提升

农村小学虽然近几年补充了为数不少的大学毕业生,但限于农村学校缺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名优教师的引领,新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进度有限,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年龄优势,从而转变为促进农村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的强大力量。再加之农村小学老教师中民办转正的教师占有不小的比例,在教学方法等方面他们很难做出有效的改进。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提升。如现在语文教学中常提到的“高效课堂”对农村小学语文学科而言就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老师们想开发出带有自我特色的“高效课堂”,可具体如何来操作对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是模糊的,只能照搬别人的成熟经验,但时间久了又回到自己常态的课堂模式,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再如“整本书阅读”的推进,还是同样如何操作的问题,一次次的实验后不能形成自有的体系也只能成为“过去的失败”。

三、语文阅读环境有待改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首先得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但这对于农村小学来说成了最大的“拦路虎”,阅览室、图书室、书架、书柜样样俱全,里面也陈列了不少的图书,可当你翻阅这些书籍的时候就会发现适合当下学生阅读的书籍是少之又少,十几年前甚至更早的旧图书、工具书、配发书占据了“大壁江山”。面对这些书籍学生有兴趣读吗?就连《课程标准》中开列出的“指导书目”不少的农村小学都只有那么几本,不能保证完整呈现。

四、学生阅读习惯有待养成

农村小学学生家庭自有图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家庭读书的时间、空间、资源都可以不计。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空间、资源都来自学校,读书习惯的养成也主要在学校。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多的时候宁可打闹玩乐也不愿读书看报,再加上当下手机的冲击,让学生有了另外可以寄托自己的载体,与书籍的距离越来越远。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就成了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不得不认真思考的课题,要让学生在学校养成阅读习惯,在小学养成阅读习惯任重而道远。

面对以上的难题,要不断的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来改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窘境,让小学生走近书籍,成为爱读书、会读书的“小书虫”。

(一)转变观念,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不能只挂在嘴上,成为一句空虚地口号,而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地学校、教师要首先转变以“分数”论英雄的思维模式;转变唯分数至上的观念,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的成长,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作用,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二)精心筹划,保障课外阅读的时间学校、教师应在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的情况下,适当安排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1)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用课程的形式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2)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后适度的布置作业,尽量杜绝那种一个词抄一百遍的机械式、惩罚式的作业,使学生有时间来参与课外阅读。

(三)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要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中渗透阅读方法的教学内容。比如说可以在班级召开“阅读方法大家谈”为主题的主题班会,介绍历代名家读书的方法。如孔子的“学思结合法”;朱熹的“举一反三法”;胡适的“四道法”,即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通过名家读书方法的介绍,给学生以启迪,以便在实际读书过程中模仿,以至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四)发挥学校阅览室、图书室的作用一是更新更换学校图书阅览室的图书,让图书与学生的兴趣相吻合,与学生的发展相吻合,与课标的要求相吻合;二是让学生与图书“零距離”接触,全面开放图书阅览室,让学生随时利用空闲的时间进行“碎片化”阅读;三是让图书走进教室、宿舍,书籍不一定要摆在专门的功能室内,要发挥书籍的作用,让书籍走进教室、宿舍,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见、有书可看;四是注重电子阅读的引领,完全屏蔽电子阅读是不现实的一件事,要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时间、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无纸化阅读不仅是电子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要强化电子阅读习惯的养成,让学生会读不滥读。

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教育教学的要求,更是“大语文”局面形成的迫切需求,良好的阅读习惯来自于从小学的培养。所以,在落实小学课外阅读的《课程标准》要求时不能以“考不考”“用不用”作为衡量的标准,一定要立足学生发展的长远,在日常的教学中达成目的,形成体系,促进阅读的遍地开花。

参考文献:

[1]黄玉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8):182.

[2]刘洪超.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3]叶青梅.浅析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9(05):53.

[4]黄丽蓉.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外语文,2018(28):102.

猜你喜欢

问题及对策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