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竞争优势的创造机制研究
2020-05-28龚宇赵昌平徐晓江
龚宇 赵昌平 徐晓江
摘 要: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引起了企业、政府、媒体以及非政府组织的高度重视,对它的理论解析成果集中在概念界定、绩效评价上,它的竞争优势的创造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文章从交易成本理论、资源观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四大理论源头解析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竞争优势的创造过程,界定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为供应链的链主企业进行可持续的供应链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可持续供应链;竞争优势;创造机制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934(2020)02-0033-08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可持续供应链已引起企业管理人员、政府、媒体、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的高度重视。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层面,温室效应、绿色可持续发展、碳排放限制等理念得到了认同与法制化。当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愿意在投资考虑时结合自身价值观,尤其是亚洲投资者。这个趋势推动着可持续投资迅速发展,并被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称为可持续革命(Sustainability Revolution)。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lliance)2017年报告显示,机构投资者在可持续投资和影响力投资方案的配置規模在以11 9%的年复合增长率进行增长,2016年全球采用该种策略的资产将近23万亿美元。尽管该报告显示亚洲仅占其中的0 8%,但亚洲投资者对这方面的兴趣正快速增加,如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作为全球最大的养老基金已于2016年7月决定将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股票策略份额从3%提升至10%[1]。
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巨型跨国公司开始打造可持续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如雀巢、宜家、IBM、亚马逊等。与此同时,近几十年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者开始广泛接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企业的产品与生产过程有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通过可持续供应链的管理来赢得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的认同。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是指综合考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的目标,从而对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整合的管理(Seuring and Muller,2008)[2]。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受到实务人士的重视既有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扩大品牌影响力的需要,也有它本身能创造竞争优势的因素。在工业4 0的推动下,区块链[3]、人工智能[4]、大数据、物联网[5]等新技术在供应链领域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供应链的网络结构与信息传播方式,降低了可持续供应链的交易成本,使得它能够以较小的成本代价为整个供应链创造具有比较优势的价值,在市场竞争中能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与利润。国内外对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源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研究聚焦在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引入到企业管理中。进入21世纪,关注环境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得到推广,之后社会维度也逐步纳入绿色供应链概念中,衍生为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这些研究探究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运用、绩效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研、案例分析、定量模型等。学者们虽然注意到了可持续供应链可以创造竞争优势,但对它的竞争优势的来源及形成机理缺乏深入的分析。从理论源头上解析可持续供应链给链主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可为可持续供应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可操作性的管理程序,从而指导企业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优化供应链管理的绩效。
二、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竞争优势的创造机制
依据供应链管理的四大理论,即交易成本理论[6]、资源观理论[7]、制度经济学理论[8]、社会网络理论[9],可持续供应链之所以能出现与存在是因为它降低了交易成本、给企业带来了独特的核心资源、形成了具有最大社会资本的关系网络、可持续的供应链的制度安排促进了创新,增强了企业的活力。由理论可以推知,可持续的供应链管理为企业创造的竞争优势也来源于这四个方面,结合IBM、宜家[10]等知名企业的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可以构建出如图1所示的竞争优势创造模型。
在图1中,由交易成本机制创造的竞争优势主要与管理技术、运营流程再造有关;独特资源创造的竞争优势则与可持续理念与战略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供应链伙伴的独特绿色资源、可持续发展培训的人力资本相关;由制度安排创造的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法规、战略规划和治理结构有关;社会网络竞争优势的创造优势与顾客、供应商、战略联盟伙伴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网络创造的社会资本有关。
三、交易成本竞争优势的创造机制
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看,供应链上的企业由于管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投机主义、环境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不信任的氛围等因素导致供应链上的企业间完成交易的搜寻、议价、监督、违约等成本上升。在可持续的供应链管理实践中,管理人员创造了一些新的管理技术来降低这些成本,使得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交易成本低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新的管理技术与可持续供应链的流程再造。
(一)管理技术创造竞争优势的机制
在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下,可持续供应链的企业采用了一些新兴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来降低交易成本,如IBM公司同百威啤酒公司共同开发了区块链技术,通过区块链技术百威啤酒公司可以将信息不通过第三方直接发送给上游的供应商与下游的消费者,通过区块链技术将金融联盟链整合到百威啤酒同供应商之间的结算体系之中,降低了供应链上的资金结算与转移的费用,同时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了百威公司同它的供应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加入区块链的相关利益者都获得信息共享的利益,提高了整个可持续供应链的竞争优势。管理信息系统、MRP技术以及ERP技术在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企业被广泛使用,这些管理技术的运用大大降低了供应链企业的采购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11],从而让这些企业获得了低成本的优势,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此外,可持续供应链企业是从经济、社会、环境三重底线来创新商业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技术相比,它具有信息共享、利益共赢、组织关系共联的特点[12],往往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的方法来将顾客需求与企业及供应链资源进行融合,形成一种新型的商业平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管理效率[13],从而获得比传统商业平台更高的效率、更少的资源投入、更直接的客户沟通,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获得了更忠诚的客户关系,赢得了竞争优势。如亚马逊采用的是新型的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模式,而美国西尔斯百货采用的是典型的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在竞争中西尔斯百货因为传统模式的交易成本过高,不能给消费者让渡更多的转让价值,无法同亚马逊这些电商平台竞争,即使历史长达125年也不得不宣布破产。由此可见,利用新型的信息技术、管理技术来优化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是它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机制之一。
(二)流程再造创造竞争优势的机制
可持续的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基于社会责任、环境与经济表现协同发展的长期利润导向的运营模式[14],实施这一运营模式的供应链链主企业依照这一战略理念来对整个供应链运营流程进行再造。供应链链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那些符合这一理论的供应链成员通过信息技术以及标准化的管理调配成一个最优化的、成本最低的流程。链主企业依据顾客的服务要求与顾客总体价值增加以及社会福利增加的原则,重新设计供应链的信息、物流、资金、人员管理系统,通过缩减整个供应链的流转环节、分散化管理的方式,让整个供应链中的信息传递、物质流通、人员管理的效率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运营流程再造产生的竞争优势不仅提高了关键业务的效率,还降低了企业的组织营运成本,充分提高了规模化与专业化的经济效益,增强了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15]。如耐克公司在其《2016—2017财年可持续发展商业报告》中指出[16],耐克开始在降低环境足迹、改造供应链制作流程以及发掘个人潜能三大核心领域做出努力,不断进行产品设计的推动、制造过程的优化以及生产废料的消灭。Nike Grind的环保技术使得耐克在2017财年从垃圾填埋场转化了1250多万磅的工廠废料,且实现了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工厂都不再对生产废料进行垃圾填埋处理。同时,在管理方面,耐克与供应链上许多利益相关者开展合作,突破传统思维及管理模式,充分利用资源,尽量实现资源在供应链上的合理配置。个人潜能方面,如耐克在中国试点的一个合作项目上,耐克为工人提供工厂沟通工具和技能学习开发等基于手机的平台服务。耐克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价值,让员工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资源的浪费。这为耐克公司在市场上提供了新的竞争优势与竞争力。
四、独特资源竞争优势的创造机制
资源观理论指出企业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那些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特殊资源为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可持续的供应链管理的独特管理标准与战略要求,为实行它的企业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难以复制的、模糊的、不确定性的能力与资源。这种独特的资源及能力来源于可持续的技术、独特的绿色资源、难以复制的人力资本、独特的战略规划能力等方面。具体的创造机制分析如下。
(一)可持续发展技术的竞争优势的创造机制分析
在全球各国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推动下,围绕节约资源、净化环境、使用清洁能源、减排、人工智能等方面,涌现了一批创新的技术,这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一方面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知识产权、专利法的保护下为那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公司所拥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技术资源,它们构成了独特的行业壁垒,将一些不采用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排除在行业之外,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17-19]。
(二)独特绿色资源的竞争优势的创造机制
在不同行业的供应链中,有些独特的绿色经济资源具有稀缺性与排他性,因为稀缺性与排他性使得它不可复制、不可模仿,拥有它的供应链企业具有了一种异质性的竞争优势。可持续供应链企业可以利用它来占领市场,获得超额利润。独特的绿色资源包括申请原产地标识的地域资源、独特的绿色工艺、不可复制的自然矿物质等,这些独特的资源能够将竞争对手隔离在市场之外,从而给企业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如我国景德镇的瓷器能够名扬中外,就是因为在景德镇具有独特的黏土资源和陶瓷文化资源[20]。
(三)独特的人力资本的竞争优势的创造机制
在互联网与共享经济时代,人才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与独特的人力资本[21]。可持续供应链的管理离不开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独特的管理技术与技巧的人才[22],他们通过长时间在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供应链领域积累的独特管理经验与技术知识是不可复制的,也难以通过知识转移被别的企业所学习,从而为企业创造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如苹果公司的前总裁乔布斯、微软的创始人之一艾伦等优秀的企业家与专业技术人士。
(四)独特理念与战略的竞争优势的创造机制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形成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思想,一些企业按照这种管理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企业理念与公司战略,这种战略同特定的人才、物质资源以及特殊的供应商群体相结合,具备了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组织性的特征,从而形成了一种核心竞争力,能够将企业与同行业竞争对手进行区分,比竞争对手获得更高的顾客忠诚度,从而创造了独特的竞争优势[23]。如宜家在“致力于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帮助人们过上可持续的居家生活”的理念指导下,开发出了独特的开发与设计系统、全球采购系统、特殊物流系统,在系统与环境协同发展的情景下,宜家在居家市场取得了最大市场份额与独特的竞争优势[24]。
五、新制度安排的竞争优势创造机制
罗纳德·科斯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研究了企业制度和市场组织以及它们之间的替代选择问题,他还指出企业就是一系列交易的制度安排。不同的制度安排会产生不同的交易费用与成本,好的制度安排会因为交易成本的降低而产生最大的激励效果,提高企业的效率。可持续的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链主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在企业内部与供应链成员及外部相关利益者之间进行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它包括企业对国家的总体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的适应性安排、企业内部的战略性安排与制度设计、公司的治理结构等方面,各种制度的安排的相互协同为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
(一)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法规
在全球资源紧张、环境恶化、气温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在一些国家的倡议与努力下就解决气候恶化问题达成了巴黎协议,各国相继制定了更为严格的环保法规,部分国家推出了碳税及其交易市场[25]。这些制度安排将使那些高耗能、污染企业的交易成本上升,而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因为其适应性的制度安排,满足了相关国家的法律要求,获得了更低的交易成本。部分东道国政府还会给予奖励性的制度安排,从而对这些供应链的企业群产生激励效应,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获得一种外部性的收益,进而产生了竞争优势。
(二)战略性的制度安排与设计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企业需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对整个供应链环境进行战略性的规划与目标设计,并制定详细的规划细则,这种整体性的制度安排优化了供应链内部的学习与信息传递过程,降低了供应链的整体信息成本,从而产生了竞争优势[26]。当前一些服务型的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区块链)来优化整个企业同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共享流程,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了优势。如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通过开发航运保险区块链,将整个物流供应链流程进行优化,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了顾客满意度,获得了新的竞争优势[27]。
(三)治理结构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在经济表现、社会责任、环境表现三个方面来综合评价企业的业绩,故而在治理结构上也不同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在监督与治理结构上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企业会增设社会责任的部门,这使得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对外部信息收集更全面、对风险的评估更准确,同时对长远利益的追求更切实际,提高了企业的生存能力与抗风险能力,以及供应链的恢复力[28]。在不确定的情景下适应力与生存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核心能力,从这一角度来看,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为整个供应链系统创造了竞争优势。
六、社会网络的竞争优势的创造机制
可持续的供应链管理企业通过供应链系统与供应商、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形成了一种社会关系网络。利益相关者所持有的有效资源及其规模不一样,在社会网络中的影响存在差异,使得利益相关者从网络中获得的社会资本也不一样。在互联网与移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资本已成为企业与个人的重要资源,能为企业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29]。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而言,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社会资本包括顾客关系网络、供应商网络、联盟伙伴网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网络所产生的社会资本。
(一)顾客关系网络的竞争优势创造机制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得到大部分顾客的认同,通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顾客形成了一些关系网络。顾客关系网络具有数字化、智能化和互动性的特征[30],通过对这种关系的管理,企业可以节约成本并创造更多商业机会。可持续供应链的企业可以通过公关活动将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顾客组织起来,让他们产生社会舆论压力,给政府的政策制定以及第三方机构施加影响,营造有利于企业的政策环境。此外,在组织社会活动过程中,企业居于社会网络的中心位置,能够从顾客关系网络中获得最大的信息量与社会资本,从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31]。
(二)供应商网络的竞争优势创造机制
多层级的供应商通过交易关系形成了一个供应链网络,在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支持下,供应链链主同供应商之间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共赢合作的方式降低交易成本[32],同时链主在网络中居于中心地位,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来共享可持续管理的知识与技术,从而打造同样具备可持续能力的供应商体系,技术在网络中的传播与共享将进一步巩固与提高链主的地位,为它创造更多的社会资本;同时整个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将使产品大类在整体市场竞争中更具备优势,进一步巩固由供应链网络形成的“关系—网络—资源”的竞争优势创造模式。
(三)战略联盟伙伴网络的竞争优势创造机制
战略联盟伙伴网络是企业间的联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关系网络,是企业与外部企业结盟而产生的特定关系资产[33]。该关系网络能够给网络成员带来信息资本、控制资本等,对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具有正面影响[34]。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的战略联盟伙伴包括金融机构、研发合作伙伴、供应链上的企业、NGO等通过合作协议组合起来的企业群落,联盟网络为可持续供应链的链主企业扩充战略资源,巩固市场地位、获得关键性的业务资源、获取外部创新机遇等目标提供了稳定的伙伴关系,从而创造了社会资本优势,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其他利益相关者网络的竞争优势创造机制
其他利益相关者网络产生的社会资本是指除顾客、供应商、战略联盟伙伴之外的,其他受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可持续供应链的客体组成的关系网络,包括企业债权人、雇员、政府部门、本地居民、本地社区媒体等。利益相关者同供应链企业之间通过信息、资金、人员等往来关系形成了一个复杂网络,可持续供应链的链主企业依托整条供应链在网络中位于比较中心的位置,从利益相关者网络中获得了结构洞与社会资本,它为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的知识共享、创新管理、社会营销提供了关系资源,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可持续供应链企业创造了一种新的无形资产与竞争优势[35]。
七、结语
可持续供应链从交易成本、特殊的资源、新制度安排、社会网络四个方面为链主企业提供了竞争优势的源泉:链主企业既可以用可持续的理念与方法进行流程再造,优化管理降低交易成本;又可以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独特的战略管理模式、绿色资源与人力资本来创造竞争优势,可以通过可持续发展思维重新进行制度安排,适应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创造竞争优势;还可以通过优化与改变顾客、供应商、战略伙伴、利益相关者网络来创造竞争优势。可持续供应链创造竞争优势的源泉的四个维度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一个维度的变化会引起另一個维度的相关变量的变化,可持续供应链企业在创造竞争优势时需要注意要素之间的相互协同关系,统筹性地进行变革,从而有序地创造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FLAVIA M L W,SIMON O C,ABBEY D 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review 2016[R].New York: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lliance,2017
[2]SEURING S,MULLER M From a literature review to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8,16(15):1699-1710
[3] KOUHIZADEH M,SARKIS J Blockchain practices,potentials,and perspectives in greening supply chains[J].Sustainability,2018,10(10):3652
[4] TACHIZAWA E,ALVAREZ M,MONTES-SANCHO M How “smart cities” will chang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15,20(3):237-248
[5] KAMBLE S,GUNASEKARAN A,GAWANKAR S Sustainable industry 4 0 framework: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identifying the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18,117:408-425
[6] COASE R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a,1937,4(16):386-405
[7]PENROSE E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J].Long range planning,1996,29(4):596
[8] WILLIAMSON O E The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the transaction cost approach[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1,87(3):548-577
[9] MITCHELL J The concept and use of social networks[M]//Social Networks in urban situations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69
[10] GONG Y,JIA F,BROWN S,et al Supply chain learning of sustainability in multi-tier supply chains:a resource orchestration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18,38:1061-1090
[11]陳有星 利用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J].现代管理科学,2004(1):58-59
[12]张天平 论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优势[J].求索,2003(2):46-48
[13]陆奇岸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思考[J].商业研究,2006(14):66-68
[14] A GˇAN Y,KUZEY C,ACAR M F,et al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environmental supplier development,and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12:1872-1881
[15]刘明辉,段伟常 基于供应链流程的竞争优势研究[J].综合运输,2008(3):53-55
[16] Nike,Inc Sustainable business report FY16/17[R].Beaverton:Nike,Inc,2017:1-40
[17]王鹏 区域创新环境、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一个文献综述[J].产经评论,2012,3(1):68-79
[18]NANATH K,PILLAI R R The influence of green is practices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mediation role of green innovation performance[J].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2017,34(1):3-19
[19]SONG M,WANG S Market competition,green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China[J].Management decision,2017,56(1):188-203
[20]陈树发,夏雅君,杨健 依托陶瓷文化 聚焦产业转型——景德镇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J].中国陶瓷,2009,45(8):41-43
[21]辛辉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77-78
[22] JABBOUR C J C,DE SOUSA JABBOUR A B L Gree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linking two emerging agenda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12(3):1824-1833
[23]周建,于伟,崔胜朝 基于企業战略资源基础观的公司治理与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关系辨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31(7):23-32
[24] JIANG Y,JIA F,GONG Y,et al IKEA:global sourcing and the sustainable leather initiative[J].The 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2018,21(5):627-640
[25]朱雅珣 碳税经济效应:一个文献综述[J].特区经济,2013(1):186-188
[26] GE B,YANG Y,JIANG D,et al An empirical study on green innovation strategy an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s:path and boundary[J].Sustainability,2018,10(10):1-8
[27]赵毅 区块链背景下马士基的数字化战略与启示[J].中国远洋海运,2018(7):66-69
[28]周鲜成,贺彩虹 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同推进机制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35(2):128-131
[29] TSAI W P,GHOSHAL S 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1(4):464-476
[30]马瑞民 从客户到顾客关系管理──确立网络时代的竞争优势[J].中外管理导报,2001(4): 59-61
[31]陈建勋,潘昌才,吴隆增 外部社会资本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知识整合的调节作用[J].科学学研究,2009,27(2):244-249
[32] WANG H,HAN P,LIU W,et al How to improve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from the distributor and the supplier networks:evidence from the paper-making industry in China[J].Sustainability,2018,10(6):2038
[33]赵昌平,王方华 战略联盟竞争优势的保存机制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13
[34]刘向东,黄雨婷,李浩澜 中国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路径——一个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探索性案例[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8):56-65
[35]刘芳 社会资本:第三只手[J].中国国情国力,2009(9):24-26
Research on the Creation Mechanism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ONG Yu1,ZHAO Chang ping2,XU Xiao jiang2
(1 Business School,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Southampton SO17 1BJ,UK;
2 School of Shippi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026)
Abstract: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companies,governments,media,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are concentrated on its defini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 creation mechanism of its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ion sta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ased on four theoretic frameworks:transaction cost theory,resource view theory,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social network theory,and defines the key elements of creat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s,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the supply chain focal companies perspectives
Keywords: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on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