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交融,任务驱动

2020-05-28杨平

关键词:审美文化情景交融任务驱动

杨平

摘要:教材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两篇散文组成一课,形成一个小规模的“群文”。基于新课标对“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新要求,将本次教学分为预习课、鉴赏课、活动课三种课型,用思维开启课堂,用情境引领课堂,用活动延伸课堂。通过观教材,了解单元构成和基本概念;通过深阅读,赏经典景,品文人情;通过经典诵读,整文写作,吟咏文韵,汇报交流。

关键词:现代散文;情景交融;审美文化;任务驱动

从先秦到现当代,散文一直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关联。散文和小说、诗歌一样,是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散文教学如何落实学习任务群的理念?笔者在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4课(包含《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两篇散文,形成一个小规模的“群文”)的教学设计中,整合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和学习资源,用任务驱动教学。

一、教学分析

(一)文本分析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全文景情有机融合。作者将眼前的景物进行情感洗涤,再加以工笔般精雕细琢的描绘,表达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它构思巧妙,借对荷塘月色的精心描绘,含蓄而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情感。这篇文章情景交融、意蕴深厚,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的深情与忧虑。

(二)学情分析

《故都的秋》一文,大部分学生通过充分预习和反复通读,能感受到故都之秋的澄澈、寂静之美,也能读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爱和赞颂,但对“悲凉”这个词语的深刻内涵及其承载的独特的审美情趣不一定能准确理解。《荷塘月色》一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荷塘与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融入淡淡的忧愁和喜悦,表达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但入景容易入情难,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反复品味,才能领悟作者的匠心独运以及渗透其间的情感,品味语言艺术的魅力。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学习不同风格的写景抒情散文,感受文人笔下的美景,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激发对自然的珍爱之心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进而体会民族审美心理。

2.分析和把握文章观察景物的角度和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重点关注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点,表现景物的独特之美,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特色。

3.反复诵读、感受作品的语言之美,从用词、句式等方面入手,对一些精彩语段加以分析、品味。

4.在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把握写景抒情散文写法的基础上,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借鉴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写一篇散文,力争做到情景交融。

(四)本课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品味景物意境,把握抒情散文的语言特点,提高学生对“情景交融”手法的鉴赏与运用能力;(2)探究写景抒情类散文的写作手法,体悟作品蕴含的情感和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和表达交流能力;(3)用恰当的语言和文字参与交流,学会借助景物表达情思,养成积极参与文学阅读与写作的习惯。

2.教学难点:激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家国情怀,实现精神成长。

(五)课型及课时

基于新课标对“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新要求,本次教学分为预习课、鉴赏课、活动课三种课型,共计3个课时,其中,自主学习 1 课时(预习课),课内学习2课时(鉴赏课+活动课)。

二、教学流程

(一)预习课:用思维开启课堂

1.预习要求。

(1)查阅作家经历、创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

(2)默读全文,积累字词,标注疑难句段,有感情地诵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3)找出两篇文章的“文眼”,梳理文章内容,完成“学习任务1”。

(4)选取 2—3 处自己喜欢的句段,用批注法赏析句段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完成“学习任务2”。

(5)梳理散文的文体特点及分类,重点掌握写景抒情类散文的特点,自主完成“学习任务3”“学习任务4”。

2.预习内容。

【学习任务1】

通读单篇,你会用怎样的思维导图呈现文章内容?组内推荐一份思维导图参与全班展示。

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同时又能够通过选取重点,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与创造思维。

【学习任务2】

运用批注法,挑选你最喜欢的句段,在课本空白处批注,可以写评论,也可以写感悟。

让学生学会用批注去解读文本,从他人的文本中观照自己的人生。

【学习任务3】

查阅工具书,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散文文体知识”任务单。

帮助学生建构散文知识体系,通过读一篇文掌握读一类文的方法,形成知识框架。

【学习任务4】

反复诵读两篇文章,你还存在哪些困惑?将问题写下来。

引导学生提出阅读困惑,通过课堂上的彼此启发,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促进学生思维不断发展。

(二)鉴赏课:用情境引领课堂

1.教学目标。

(1)展示预习成果,梳理文章內容,建构散文知识体系。

(2)借助情境,用任务驱动文本鉴赏,重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手法的鉴赏能力,感受不同作家的共同审美情趣。

(3)借助微写作训练,学会借助景物表达情思,主动参与文学阅读与写作活动。

2.教学重难点。

(1)群文比读。赏析景物描写的文字,品味语言之美,探究文章描写景物或组织场景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情景交融手法的鉴赏能力与运用能力。

(2)单篇悟读。了解作家不同的人生经历及各自推崇的审美文化,体会他们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对人生的感悟、对家国的隐忧。

3.教学准备。

(1)熟读课文,自主完成《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的预习任务单。

(2)小组合作完成活动任务;反复朗读,画出触动心灵的句段,并做好初读点评。

4.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展示与交流。

师(导入)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注定要遇见。今天是2017年12月7日。1896年的今天,是号称“民国第一性情中人”的郁达夫出生的日子。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近他,走进他的《故都的秋》。我们已经预习了《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并且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了两篇文章的内容。哪位同学可以上台展示一下你的思维导图?

学生先展示两篇文章内容的思维导图,交流预习课的“学习任务1”;再自主比对“散文文体知识”任务单,完成“学习任务3”(见表1)。这里,梳理文章内容,教给学生会读、读懂文章的基本方法,锻炼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有效促成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师(小结)通过展示,老师发现,同学们对于思维导图这种工具已经基本掌握,对文章的内容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老师有几个小小的建议:第一,阅读文章绝不能停留于内容与结构层面,而要贴着文字去鉴赏语言、品味情感;第二,思维永远不要止于理论的呈现,要能应对现实生活。我们的现实情境来了——

第二个环节:合作与探究。

【学习任务1】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要收录一些经典的写景散文。因为版面限制,《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这两篇经典名作只能收录一篇,主编犹豫不决。请你向他推荐一篇,并阐明推荐理由。

师老师先做一个调查,喜欢《故都的秋》的同学请举手,喜欢《荷塘月色》的同学请举手。请大家调整一下座位,喜欢《故都的秋》的同学坐在老师的左手一侧,喜欢《荷塘月色》的同学坐在老师的右手一侧,方便双方交流。

师给大家5分钟,开展小组讨论。老师有两个要求,一是说出你方推荐《故都的秋》或《荷塘月色》的理由,要结合文章内容,有理有据;二是想想你认为对方最强有力的推荐理由,然后想办法驳倒它。

师(小结)感谢大家的推荐,从你们的赏读中,老师感受到了《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的确各美其美。宋代诗人范晞文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那么,散文如何做到情景交融?除了我们这节课探讨出来的这些艺术手法,老师也带来了一张自制的思维导图,分享给大家。

(小组总结景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并完成任务表格。)

师朱自清与郁达夫生活的时代相近,他们用不同的主观心灵感受相似的客观世界,散文中都充满感伤。这是情景交融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表达我之色彩”。我们来看一看:1927年到1934年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这段记录历史的文字。(出示图1。)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

……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

1932年,“一·二八”事变,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抗战;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

1933年,日军相继攻陷山海关、承德;

1934年,日军侵华策略变化,“满洲国”改名为“满洲帝国”;

……

图1师(小结)了解了这样的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朱自清的“不静”源自面对黑暗现实的苦闷彷徨,郁达夫的“悲凉”隐含着对国家深深的隐忧。所以,“故乡”是郁达夫守护的精神家园,而“荷塘”则是朱自清心灵的栖息地。一个在深情守望,一个在苦苦找寻,这是它们的“各美其美”。但是,郁达夫将自己的悲凉之情通过美的形式传达出来,这种审美方式在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物哀之美”。

师(补充文艺理论知识)“物哀之美”这一审美理论发端于日本。黄昏、夕阳、秋风、落花,加上触情生“哀”之人,由此构成物哀之美。郁达夫曾在日本留洋八年,深受日本文学影响。其实,“物哀之美”不仅是日本的审美文化,经过艺术加工,它已成为我国的审美传统。例如,当心绪哀怨的汉武帝刘彻遇上“秋风起,白云散”的天高云淡,便有了这句——“秋风起兮白云飞”。同学们还能想到哪些当美景遇上哀情的诗句呢?

师(继续补充)在美学上还有一个概念叫“中和之美”。它是儒家美学的审美核心。《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将自己与自然、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中和之美”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之中,也广泛地应用于音乐、美术等艺术作品中。比如,杜甫诗歌“怒而不怨”的中庸色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风格,诗经、宋词韵味深长的曲牌名,都是“中和之美”的体现。

【学习任务2】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的顾问余秋雨先生来到我们的推荐现场,请你为他读一读这两篇文章。

师今天,有一个人,看了我们的推荐理由后,他特别想要听一听,我们如何用声音传递两篇文章“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各美其美。他就是《中华百年经典散文》的顾问余秋雨先生。谁来试一试?

第三个环节:表达与应用。

【学习任务3】

余秋雨先生遠道而来,想在我们泰安玩几天。除了推荐文章,你还会给他推荐哪些风景名胜?请选择一处,借鉴课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技巧,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情景交融的文字。

师泰安山川秀美,英才辈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近年来,泰安旅游设施及景点建设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以山为主的泰山旅游区。群山绵延不绝,峰头林立。泰安还是以果为主的北方落叶果树的主要产地,主要树种有板栗、枣、桃、核桃、苹果、石榴等,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泰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总有一处曾让你流连忘返,思绪万千。请你们用一段文字,向余秋雨先生推荐。

师《荷塘月色》在描写了荷塘月色之后,宕开一笔,想象江南采莲的欢乐场面;《故都的秋》在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有一大段议论。传统观念认为,这种做法属于锦上添花,近年来则有学者提出此处有画蛇添足之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课下与老师、同学交流。

最后,布置配套写作题(二选一):

(1)请从《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中选择一篇,给《中华百年经典散文》的编辑写一篇推荐信。要求:自选角度,可以集中阐述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可以阐述几个主要方面;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少于 800 字。

(2)法国艺术家罗丹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家乡之美,不止一处,请你结合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的主题,联系生活中那些曾经熟悉的人和物等,运用本节课所学情景交融的技巧,在微写作的基础上完成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 800 字。

(三)活动课:用活动延伸课堂

1.教学目标。

(1)借助“《朗读者》诵读展示”的情境活动,感受作品的语言之美,体悟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2)用任务驱动文本鉴赏,进行荐书活动的任务交流,提高对情景交融手法的鉴赏与运用能力,养成积极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3)以“家乡风光”为主题,开展推荐信或写景散文的整文写作训练,学会用恰当的语言和文字参与交流,激发对家国的热爱之情,实现精神成长。

2.教学重难点。

提升文学欣赏品位,提高表达交流能力,感受散文的文辞之美。

3.教学准备。

(1)观看《朗读者》节目;(2)熟读《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的写景语段;(3)写推荐信或散文;(4)将学习小组分成“表演组”和“学研组”两大阵营。

4.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展示与交流。

【学习任务1】

梦回五四时期——听听我心中的文人之音(关于郁达夫、朱自清、鲁迅、郭沫若等)。根据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小组讨论后,每组选取一位文人两篇风格不同的作品,先进行课堂诵读展示,再结合作者经历进行作品简评。(此任务主要由“表演组”负责)

诵读展示:诵读篇目包括必选篇目(《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与自选篇目(选择自己喜爱的五四时期的作家作品);诵读形式多样,主要有朗诵(独诵、合诵)、吟诵、吟唱(自己谱曲或借鉴成曲)、说唱四类,可借助技术(多媒体)及道具(服装)。

作品简评:简评角度丰富而深刻,有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纵向比较,有不同作家同一时期作品风格及内涵的横向比对,有对同一描写对象的不同艺术手法的探究,也有用“知人论世”法对作品思想内蕴的挖掘……简评方式灵活而多样,如“标语式”简评、“列举式”简评、“类比式”简评、“联想式”简评等。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阐释,旨在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和语言表达能力,外化情景交融的表现形式。

第二个环节:合作与探究。

【学习任务2】

如何将“学习任务1”中诵读的篇目推荐给别人?做一份推荐书,延伸文本,拓展课堂,实践应用。(此任务主要由“学研组”负责)

择优秀者、特色者进行展示和分享,需要符合文学作品推荐书及书信的文体要求,给出推介理由;总结推荐的一般要求,重在推介。落实到写法上,一是读懂文章,把握文章体裁类型及主题,要向读者介绍一篇文章,首先应该让读者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介绍这篇文章值得推荐的地方,即文章的主要特点,可以集中阐述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可以阐述几个主要方面,一般可从主题理解、语言风格、写作方法等方面入手;三是在闡述时,可适当引用相关素材。

对作品进行口头及书面推介,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第三个环节:评价与反馈。

教师是活动课的聆听者、参与者和评价者,与学生评委一同按照活动课堂和本次展示的要求对“表演组”和“学研组”两大阵营进行小组综合评价。从时间掌控的精确性、课堂展示内容的深刻性、多媒体辅助的有效性以及小组配合的有序性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从A到D分为由低到高的四个等级。课后,充分利用相关数据形成小组课堂表现曲线图,以便更好地把握学情。

三、设计思路

(一)课程主题的确定

第一步,单元内部精准定位。按照新教材的布局,本单元属于散文单元,第14、15课是现代散文,第16课是古代散文。二者的相同点是都有对自然之美的精细描写,不同点是前者侧重“情景交融”,后者侧重“情理结合”。精准定向后,我将课题第一部分内容确定为“景中情思”。

第二步,同课不同篇的对比权衡。《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同写北平、同期创作,但作家的心境不同、文化审美倾向不同,诉诸笔端的文字与写法自然不同。郁达夫留学日本八年,深受“物哀之美”的审美理论影响,朱自清信奉儒家美学的核心“中和之美”。关注文化视域,应该成为学生读一文、识一人必备的审美要求,因此,我将课题第二部分内容确立为“境中文化”。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将单元主题确定为“景中情思,境中文化——现代散文之写景抒情类群文阅读”。

(二)课程设计的说明

预习课:通过观教材,了解单元构成和基本概念;鉴赏课:通过深阅读,赏经典景,品文人情;活动课:通过经典诵读,整文写作,吟咏文韵,汇报交流。三种课型的设计循序渐进,分层落实“任务”“情境”“活动”的新课标、新课程理念,是对学习任务群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三)本课教学设计的说明

对两篇散文的处理上,我也曾考虑过“一带一”的形式。可是,到底谁主谁次?权衡之后很难取舍,《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各美其美。因此,我最终采用了具有操作难度的“一加一”的形式,这样的并列阅读与对比鉴赏,需要学生充分预习与吃透文本,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展示。我尽可能让学生关注思维与现实情境,用思维开启课堂,用情境引领课堂,用活动延伸课堂。

温儒敏先生曾说:“新教材并非对既往教材教法的颠覆。”因此,在设计学习任务群教学时,我也在努力思考,最终选取“情景交融”“审美文化”这两个教学重点——改变单篇教学的面面俱到,同时努力避免群文教学的蜻蜓点水、华而不实,时刻提醒学生贴着文字思考,有理有据作答。同时,也时刻提醒自己,“群”只是个形式,提升语文素养才是根本。以上就是我的整体设计理念和思路,具体操作中,也有遗憾:比如,课堂上没能适时抓住学生的交流点进行有效引导,微写作时间预留较少。不过,也正是因为遗憾,才有了更明确的改进方向,在摸索中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 刘锡庆.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J].中学语文教学, 2002(1).

[2] 温儒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J].语文学习,2019(9).

猜你喜欢

审美文化情景交融任务驱动
新时代的音乐教育
浅析巴蜀审美文化的特征及发展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浅析现代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浅谈产品设计的审美文化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