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教学方法探讨

2020-05-28李良华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摩擦力实例力学

李良华

力学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构建学生学科基础的要素之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知识板块的理论根基.对于刚刚接触力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存在各种理解上的障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在理论知识上的吸收与掌握,也要注重自身在教学方法上的调整与变化.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知识的学习.

一、透過情境创设辅助知识教学

丰富课堂上知识教学的展开形式,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从而大幅度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创设教学情境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在分析一些特定知识要点时,学生如果存在较大的理解认知障碍,教师可以基于情境创设来化解学生的疑问.比如,可以基于情境创设让学生直观感受力的作用方式,帮助学生快速在头脑中建立认知,从而消除学习障碍.教师也可以透过多媒体给学生呈现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透过这种情境创设的方法延伸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印象,这会有助于化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疑问.合理地创设情境可以为知识教学带来很好的辅助效果,这不仅能够让理论知识的学习变得轻松、多元,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这些都会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

比如,在教学《压强和浮力》这一章节中关于“压强”的内容时,学生对于“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这一定理的理解不深刻.对此,我让学生准备以下材料,来证实这一定理的真实性.让学生准备两只铅笔,一只削尖笔头,另一只保持铅笔的完整.我首先让学生用适当的力度把削尖的那一支笔压在手背上,感受铅笔所给予皮肤力度的大小,再用另一只完整的铅笔压在手背上,同样感受力度的大小.有了这个情境对比后学生立刻感受到了这一定理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过程轻松直观,起到的效果也十分明显.这是合理利用情境来丰富课堂,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认知的方法,是教师在讲解力学知识时很值得尝试的教学模式.

二、透过趣味化实验辅助知识教学

在讲到一些很有代表性的力学知识时,教师还可以尝试设计各种趣味化的实验来辅助学生吸收知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实施方法.力学知识的构成十分丰富,同时,各种知识要点在生活中的体现和应用也非常多样.教师在讲到特定内容时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直观的实验内容,尤其是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这可以起到非常明显的教学推动效果.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做相应的教学设计,选择一些易于在课堂上展开的小实验,并且鼓励学生自主完成.这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教学参与程度,还能建立学生良好的学习印象,对实现知识的吸收掌握,提升力学知识的综合教学效率会有很好的推动效果.

比如,在学习《力与运动》这一单元的内容,讲到“二力平衡”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两个同学进行演示实验.首先,让两位同学站在桌子的两侧,同时抬起桌子,这时后面的同学可以看到,两位同学力度相同时,桌子和地面是平行的,但是当两位同学的力度不同时,桌子就会产生倾斜的情况.这就是课本上所说到的:力的大小不同,作用效果不同.透过这个简单的实验,能够让学生快速领会到课本中知识原理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认知.这种轻松有趣的课堂组织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知识教学的成效,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好的吸收掌握,并且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透过典型范例辅助知识教学

不少学生会觉得力学知识理论性较强,尤其是课堂上当教师讲解的内容很多时,学生更容易产生这种印象.对此,教师应当相应地调整与转变教学实施方法,在课堂上结合理论知识的分析解读引入更多有代表性的实例.基于实例展开知识内容的分析,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印象更加直观.同时,透过实例的分析解读也能够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理论知识的应用与体现,从而快速在头脑中建立学习认知.这会让课堂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推进,不仅能够提升知识教学的综合实效,对学生自身的分析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也是一种培养与锻炼.

比如,在教学《力》这一章节,讲到“摩擦力”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简单地以黑板擦为例给学生做示范.黑板擦向下擦动时,学生可以知道摩擦力向上,同理,学生自己在课桌上将课本向左推动时,可以得出摩擦力向右的结论.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在向前走路时,脚会给地面一个向后的推力,所以摩擦力同样是向前的.教师可以基于这些来源于生活的典型实例的剖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摩擦力的大量存在和广泛应用.不仅如此,基于这些实例的剖析还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方式,并且能够训练学生的受力分析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知识教学得到良好落实,也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猜你喜欢

摩擦力实例力学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神奇的摩擦力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