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理论,培养物理科学态度与责任
2020-05-28何莹莹
何莹莹
时代的发展使得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科核心素养理论的提出为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其中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旨在通过对物理知识概念的学习认识到物理学的本质,从而给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物理态度,使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一、自主实验,学会逻辑分析
物理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学生需要树立科学态度,有逻辑地分析物理学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实验:验证实验的可行性、经历实验操作过程、分析实验得出结论,培养理论加以验证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教学“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一节中的胡克定律时,为了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我指导学生进行了相关实验:先选择一个合适的弹簧,读出其自然下垂时指针所指的刻度;接着向其挂50g的砝码一个,待稳定后读出示数加以记录;然后改变悬挂的砝码数量(最好一个一个增加)多记录几组数据;最后在坐标纸上以弹簧的弹力为纵轴、弹簧伸长量为横轴,将所得到的几组数据标记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得出了胡克定律: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本身有关;F为弹簧受到的力;x为弹簧发生形变的长度.学生自主操作该实验时有些数据不能使用,大大偏离了曲线,需要删除,于是对这个定律有更加深刻了解的同时还掌握了一些数据分析的方法.
二、问题引领,探究本质规律
要想培养学习物理科学的积极态度,首先需要探究万物存在的道理,深入分析其内涵的物理本质和规律,但这是非常枯燥的过程,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解决,将复杂的物理概念简化加以理解分析,使学生不断开拓思维探究本质规律.
例如,在教学“探究加速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一章节时,根据上节课学习过的牛顿第一定律,让学生猜想一下加速度a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通过简单地用手拉木块发现同样大小的力F,木块质量m大,加速度a就小;木块质量m相同时,力F越大,加速度a越大.于是猜测可能与物体的质量m和作用于物体的力F有关.紧接着我提出问题:“加速度a与受力大小F和物体质量m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可以用怎样的方式研究呢?”有学生提出我们常用的方式就是控制变量,可以用打点计时器计算出加速度a,砝码测量受力F,天秤测量物体质量m,得到了几组数据.“从这几组数据中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呢?”学生研究数据并将其利用图表进行处理,发现m一定,a正比于F;F一定,a正比于1m.
三、联系生活,树立应用意识
当今教学纠正了以往脱离实际的错误,致力于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实现学生能力提升的目的.所以在课堂中传授知识时就要联系生活,赋予物理新知以生活的气息,让学生感知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探索新知识时也能做到实事求是,培养出的责任感有朝一日可以落实.
例如,在教学“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章节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在每家每户的房顶上安装着太阳能热水器,能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将水从低温转化为高温,供给家庭使用;夜晚路灯明亮是由于白天的太阳能储存起来晚上可以供电,大大节省了能源……视频里的种种迹象都表明太阳能在我国的利用越来越广泛.我们可以如何利用太阳能呢?通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植物微生物吸收、大气升腾循环、被海洋吸收、太阳能直接利用这四个渠道,利用这种可再生能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发展,我们学习物理的目的也在于此.
从实际生活案例中提取出相应的物理概念,学生面临较为感兴趣的话题理解起来更为容易,对概念的适用场合把握更加精准,更触发了学生對物理知识学习的认同感.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引导学生对科学技术有正向的判断和使用,从而真正让他们今后将自己的物理成就应用于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方面.
总而言之,当代物理学科的学习不再是片面的知识掌握,而是更深层次的核心素质能力培养,教师在教学实际中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措施,致力于更加有效地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贯彻落实核心素养教育.长此以往,学生的这种能力将伴随他们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对待知识更加严谨、勇于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真正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