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方法浅谈

2020-05-28王丹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

王丹

摘要:化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实验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教师不仅要保障教学内容的质量,还要尽量去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本文从化学实验课堂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方式.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改革 创新

在教育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一定要有所转变.传统的授课模式虽然在不断地调整和升级,但在实验教学方面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实验课的教学,从思想和能力两方面实现对学生的提升.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在巩固和复习阶段也比较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检查,加之理论知识在考试中占有较大分值,因此学生也较为重视,所以就形成了教师重点讲理论,学生重点背理论的局面.这种问题与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有关,虽然通过这种模式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得到稳固的掌握,但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对于一些知识只是记住了却没有透彻地理解,缺乏运用能力.因此,教师要对这方面引起重视,不能任由其发展下去,理论与实践兼具的人才才是社会所需要的.

2.课堂氛围不好.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课堂还是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形式为主,课堂气氛并不活跃.理论知识本身较为枯燥,而课堂气氛又比较严肃,学生对于教材内容没有太大的兴趣,于是学生就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下降.

3.忽视实验技能的培养.

很多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对学生加以指导,忽视了给学生自主思考和尝试的机会,这样的帮助并不是本质上的帮助,教师不能一直跟在学生的身边,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学生总要自己去解决问题.给他们一些机会去思考,让他们在不断的实验中找到正确的解决措施,这解决的不仅仅是眼前的问题,还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技能,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方式

1.让学生参与实验,增加实践机会.

考虑到安全因素,很多教师都更愿意自己演示实验,让学生“围观”.他们认为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关实验技能.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确可以对实验有一定了解,但一些细节方面他们却不容易掌握.学生看十遍其实也不如自己动手做一遍,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远远高于学生,因此实验的成功率也较高,遇到的问题也较少,而如果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由于他们更容易遇到问题,所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可以很好地提高他们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比如,在研究浓硫酸的性质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做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教师先说明实验原理,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最终得出结论:用水润湿的蔗糖会生成黑色物质变得疏松多孔,且有刺激性气味,这也就验证了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如果学生得不到上述结果,那么很有可能是没有将蔗糖用水润湿,然后教师再对一些注意事项进行总结.这样的经历无疑会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2.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设计趣味实验.

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大趣味化学实验的比重,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减少理论讲解的时间,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验证相关理论.例如,在学习“硫粉在空气中的燃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PPT、图片或者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将相关实验细节和准备环节进行具体的展示,然后手把手教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体会“硫粉在纯氧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实验结果.然后再设计对比实验,验证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的过程中产生的实验现象.由此,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内容,还可以还原化学学习的本来过程,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完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具体的趣味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化学教师要注重一定的方式方法.比如,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了解自己的学生,并且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课堂教学方法,保证自己的教学可以吸引学生.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择直观性强、操作环节简单、不容易发生危险的实验,或者针对某些较为复杂的实验采取小组教学,以分组的方式成立实验小组,并引导学生做好分工,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4.加强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深入了解化学现象.

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还原这种本质的关系,有利于拉近学生与这门课程的距离.所以,在初中化学课上,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现象认知的引导,并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同时,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分析生活现象当中.比如,在“常见的氧化”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氧化现象进行联想,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食物腐烂,金属制品生锈或变色等现象,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拉近化学与学生的距离.

5.给学生设计实验的机会.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做的实验基本都是课本上的内容,所需物品也都是由教师提供的实验必须品,学生只需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即可.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事实上,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些自主发挥的空间,带领学生去实验室做他们自己想做的实验(前提是让学生设计好实验后去和教师沟通,教师核实实验安全后,在实验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实验.教师在一旁观看,出现意外的话也方便及时控制),如果实验效果好还可以在同学面前展示,这也可以给他们带来成就感.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他们在体验到实验乐趣的同時,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总之,教师只有不断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解学生,精心设计课程环节,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付立玲.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析[J].神州,2018,(15):91.

[2]王鸿祎.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分析[J].速读(中旬),2017,(10):99.

[3]刘晓琴.对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7,(5):82-83.

[4]王伟.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创新策略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5):150,152.

[5]杨影.基于信息化条件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2017,(1):10-12.

[6]丁明森,葛鹏年.基于信息化条件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下旬,2018,(9):109.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