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规制对第三产业出口价值的影响

2020-05-28胡萍孟繁博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环境规制第三产业

胡萍 孟繁博

摘 要:以第三产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出口增加值衡量出口价值水平,采用面板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对第三产业出口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呈U型,符合波特假说理论,即适度的环境规制强度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是对比学者们关于其他产业研究文献,发现环境规制对第三产业出口价值的影响较不明显,可能由于第三产业生产的多是污染较小或清洁型产品。

关键词:环境规制 第三产业 出口价值

一、引言

产业生产占GDP的比重决定主要出口贸易方式。2000年我国第三产业GDP贡献率为36.2%,第二产业GDP贡献率为59.6%,出口贸易以第二产业为主,至2018年我国第三产业GDP贡献率高达59.7%,第二产业GDP贡献率为36.1%,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服务贸易、技术及管理等对外贸易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比逐渐增加,因此研究第三产业出口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传统的贸易总额核算方法会高估贸易实力,一国出口产品中包含中间品和最终品,出口的中间品可能又被进口到原出口国进行加工再出口,存在重复计算问题,基于此,采取WTO提出的出口增加值核算方法衡量出口价值水平,出口增加值构成见图1。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发布的《全球环境绩效指数评估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在13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94位,而2018年我国在18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20位①,持续下滑的环境绩效评级排名直观的反映出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因此在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分析环境规制对我国第三产业出口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三类学术观点。一是认可污染避难所假说,Van Beers 和 Van den Bergh(1997)以21个OECD国家为分析对象,借用引力模型,研究环境规制对出口的影响,发现严格的环境规制会对出口贸易产生负面影响;Ollivier(2016)认为环境规制水平的提高会增加企业污染治理的成本,损害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国内学者任力和黄崇杰(2015)研究發现环境规制与出口之间呈现负相关。二是认可波特假说,Yang et al.(2012)研究发现环境规制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技术发展,显著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加出口贸易;Rubashkinaet al.(2015)以制造业产业为研究对象,发现环境规制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国内学者王杰和刘斌(2016)认为环境规制有利于提升比较优势,促进出口。三是认为环境规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不确定或是呈U型,Tobey(1990)用包括高中低3类收入级别的58个国家数据,结果发现环境没有对污染密集型商品的出口产生显著影响;Cole和Elliott(2003)在Tobey(1990)的基础上,使用工具变量解决环境规制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得出同样结论;国内学者傅京燕和李丽莎(2010)①通过对比较优势指标和污染强度的分析,得出中国污染密集型行业不具有绝对比较优势,环境规制的二次项与比较优势正相关,环境规制对比较优势的影响呈U型。

环境规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尚不能得到一致的结论,概括起来主要归因于环境规制度量及政策工具等不同的影响②。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经济全球化、环境恶劣以及资源不断稀缺的情况下,环境规制强度只会不断增加,企业成本增加③,环境规制强度增加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取决于抵消效应与补偿效应之间的平衡关系,见图2,只有当环境规制的补偿效应高于抵消效应④,企业才能继续不断发展下去,长期上,环境规制对企业补偿效应源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从更新设备、优化技术的源头上实现减排,环境成本得到补偿,补偿效应大于抵消效应,有利于提高出口增加值。

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波特假说理论同样适应于第三产业,适度的环境规制能有效促进第三产业技术创新,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提升产业出口价值。

H2:从短期与长期两方面进行分析,环境规制对第三产业出口价值的影响是不同,根据相关研究文献,环境规制对于出口价值的影响可能呈U型。

四、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选取

出口价值:剔除重复计算因素,利用出口增加值衡量一国的出口价值。本文借鉴葛明,赵素萍(2017)⑤一文中根据投入产出表分解贸易增加总值的模型,出口中国内增加值的比率=1-一国出口中进口中间品的比率。环境规制:由于环境规制与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完善程度和制定以及实施这些法规的意愿程度密切相关,而且不同研究对象之间相关数据的统计方法、口径和时间等也不尽相同,因此,目前国内外关于环境规制的测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利用环境污染治理投入与生产总产值的比重来测量环境规制强度。其他控制变量:外资投入使用外资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测算,同时环境规制强度与外资引入强度之间存在相互联系,模型中也加入了外资引入与环境规制的交叉影响因素;研发投入利用科研活动经费的支出占总产值的比重来衡量;物质资本采用行业固定资产净值与行业从业人数的比值。数据源于国家统计数据库、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统计库及年鉴。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

基于2000-2015年第三产业17个行业样本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确定是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来进行面板数据分析,通过对模型进行hausman检验,发现P<0.05,拒绝原假设,选择建立固定效应模型。

六、结论和启示

实证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我国第三产业出口价值的影响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但环境规制对第三产业出口价值的影响不明显。政府应当适度加大国内环境规制强度,有效促进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增加国内产品的出口增加值;产业抓住环境规制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环境规制补贴,投入到科研技术中,开发和培育核心技术,使出口贸易向高出口增加值方向转移。

参考文献:

[1]杨振兵,马霞,蒲红霞.环境规制、市场竞争与贸易比较优势——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3)65-75.

[2]傅京燕,李丽莎.环境规制,要素禀赋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J].管理世界,2010(10)87-98.

[3]廖涵,谢靖.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基于出口增加值的视角.亚太经济,2017(4)46-53+174.

[4]董敏杰,梁泳梅,李钢.环境规制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03):57-67.

[5]葛明,赵素萍.总值贸易、贸易增加值与增加值贸易的逻辑关系与实证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70(02):61-72.

(胡萍、孟繁博,天津商业大学)

猜你喜欢

环境规制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3.2%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5.3%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我国工业部门节能政策效应研究
中国企业的环保投入与企业效益分析
环境规制下外资引进对环境治理的利弊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7%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对雾霾的环境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