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纳米气泡气浮应急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2020-05-28傅开彬秦天邦龙美樵候普尧钟秋红杜明霞
傅开彬 秦天邦 龙美樵 候普尧 钟秋红 杜明霞
(1.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10;2.北京市工业典型污染物资源化处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进入土壤后,迅速转变为水溶态、离子交换态、有机结合态及硫化物结合态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据统计[1],当前我国污染土壤的面积约为33 333 km2。土壤中出现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有汞、镉、铅、铬、锌、铜等[2]。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技术包括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3],这些技术修复周期较长,均不适用于突发污染事件的土壤治理。在2015年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和2014年兰州水污染事件中,专家组均提出需要考虑土壤应急修复问题。
纳米气泡气浮是指利用颗粒间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差异,以纳米气泡为载体,将目的组分分离出来的方法,广泛应用于矿物浮选、藻分离回收、污水处理等[4-6]。由于纳米气泡尺寸小、比表面积大,与颗粒碰撞和附着概率大,表面活性更强,更易附着在疏水颗粒表面[7],起到副捕收剂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目的矿物的浮选效率和回收率[8]。
本文选取四川省绵阳市郊区土壤,模拟重金属泄露污染土壤事件,采用强化硫化方法,将土壤中重金属离子转化为硫化物,鉴于重金属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生成重金属硫化物颗粒粒度较小,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脱除率较低,采用自制纳米气泡浮选装置为反应容器,研究Cu2+、Zn2+、Pb2+、Cd2+、Ni2+和Cr3+等多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艺,以期获得重金属污染土壤快速修复方法,指导突发重金属污染事件的应急修复。
1 试验原料、方法及装置
1.1 试验原料
试验所用土壤取自四川省绵阳市郊区,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见表1。土壤光片和薄片分析见图1。
?
从表1可以看出,土壤中主要含有SiO2、Al2O3、Fe2O3和K2O等,其余元素含量较少。
由X射线衍射图谱和显微镜观察可知,土壤矿物成分主要有次生黏土矿物、铁质矿物及原生石英碎屑,少量长石、绿泥石、云母、绿帘石及原生铁质矿物。
进一步研究分析表明,土壤中黏土矿物为红褐色、土黄褐色,呈细小鳞片状、纤维状及针状,集合体为团粒状、团块状(见图1(a)),具毛毡状交织构造,其大小为0.008~0.10 mm,由成土母质成分经风化及蚀变而成,其内有细分散状赤铁矿、褐铁矿分布(见图1(b))。
1.2 试验方法及装置
1.2.1 试验方法
本文模拟含 Cu2+、Zn2+、Pb2+、Cd2+、Ni2+和 Cr3+等重金属离子溶液泄漏,导致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试验假设重金属离子污染程度均为10 000 mg/kg,依据试验用土壤的质量,计算重金属盐的量,重金属离子混合溶液与试验原料相互作用10 min后制得污染土壤。污染土壤经强化硫化剂硫酸铵(用量为30 kg/t)、硫化剂硫化钠(用量为36 kg/t)处理后,采用自制纳米气泡浮选装置修复。浮选试验每次污染土壤用量为200 g,液固比为50∶1,依次添加捕收剂、起泡剂后,进行纳米气泡气浮试验,重金属硫化物颗粒随气泡上浮,修复后的土壤则留在气浮装置中,从底部排放。
1.2.2 试验装置
采用常规浮选机浮选,优化工艺参数后,对污染土壤进行铜离子脱除预试验,结果表明铜离子脱除率较低,最高仅为64.89%。经分析,污染土壤中铜离子均匀分散,且粒度较小(见图2),硫化后形成细小重金属硫化物颗粒,有些甚至达到纳米级,常规浮选机脱除效率低。故设计纳米气泡浮选装置,结构如图3所示,泥浆和浮选药剂经过泵,进入容器罐,气-液-固三相混合后,经过纳米气浮发生器进入浮选柱,重金属硫化物颗粒随浮选气泡上浮,修复后的土壤留在浮选柱中,从底部排出。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土壤可磨性试验
土壤通常呈砂粒、粉砂粒和粘粒形式存在,为了脱除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应将土壤颗粒尽可能地分散和磨细,充分暴露污染颗粒,为硫化脱除重金属离子提供条件。本试验考察了球磨和棒磨2种磨矿介质对磨矿产品细度的影响,结果见图4。
由图4可知,随着磨矿时间增加,无论球磨机还是棒磨机,-0.045 mm粒级和-0.075 mm粒级含量均逐渐增大。当磨矿时间为0 min时,土壤中-0.045 mm粒级和-0.075 mm粒级含量分别为67.88%和77.81%,表明土壤中微细颗粒含量较高;当磨矿时间增加至5 min时,棒磨土壤中-0.045 mm粒级和-0.075 mm粒级含量分别增加至93.76%和98.76%,继续增加磨矿时间,各粒级含量增加缓慢。棒磨机和球磨机均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筒体转动,将磨矿介质提升到一定高度进行抛落,在摩擦力和离心力协同作用下,对物料进行冲击、研磨和挤压,进而达到磨细物料的作用[9]。钢棒与物料接触是线接触,钢球与物料是点接触,棒与棒之间产生的缝隙对物料具有筛分的作用,故球磨机容易产生过粉碎,而棒磨机不易产生过粉碎[10],且相同时间棒磨土壤中细粒级含量较高,故选择棒磨机较为合适。
2.2 磨矿细度对铜离子脱除率的影响
充分单体解离是矿物浮选的前提和关键,适宜的粒度有利于提高浮选效率。粒度太大,即使矿物已单体解离,因超过气泡的浮载能力,目的矿物的回收率常常较低。各类矿物的浮选粒度上限不同,如硫化矿物一般为0.2~0.25 mm,非硫化矿物为0.25~0.3 mm,密度较小的非金属矿,粒度上限还可以提高[11]。适宜的土壤粒度有利于土壤中重金属离子与S2-充分反应,提高重金属离子硫化物转化率,形成粒度合适的重金属硫化物,从而提高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脱除率。以铜离子污染土壤为代表,考察粒度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脱除效率的影响,固定(此时未添加硫酸铵)硫化钠用量为36 kg/t,丁基黄药用量为2 500 g/t,2#油用量为1 000 g/t,浮选时间为40 min,试验结果见图5。
由图5可知,当-0.075 mm粒级含量为77.81%时,铜离子脱除率为52%,随着-0.075 mm粒级含量增加,污染土壤中铜离子脱除率逐渐降低,当-0.075 mm粒级含量增加至95%时,铜离子脱除率降低至35.36%,表明增加土壤中细粒级含量不利于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脱除。这可能是因为土壤中黏土矿物集合体呈团粒状、团块状,遇水易泥化[12],导致浮选体系黏度增加,粗颗粒表面覆盖矿泥,药剂吸附量增大,充气条件恶化,污染体系中铜离子脱除率降低,故试验用土壤不需要磨矿,直接采用原土调浆,加药浮选即可。
2.3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试验
前期,以铜离子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优化纳米气泡气浮脱除铜离子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铜离子最佳脱除条件为:硫酸铵用量30 kg/t、硫化钠用量 36 kg/t、丁基黄药用量 2 500 g/t、2#油用量1 500 g/t、矿浆自然pH值8.0和浮选时间60 min。通常情况下发生土壤污染事件,都是多金属共同污染[13-14]。本文以 Cu2+、Zn2+、Pb2+、Cd2+、Ni2+和 Cr3+等重金属共同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参考铜离子污染土壤修复的药剂制度,研究纳米气泡气浮修复多金属共同污染土壤工艺的可行性。
2.3.1 pH值对重金属脱除效果的影响
重金属进入土壤后,经过溶解、沉淀、络合吸附等过程转化为不同形态。土壤pH值、含盐量和湿度等因素决定重金属存在形态,其中pH值是控制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15]。根据铜污染土壤药剂制度,采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调节浮选环境pH值,考察pH值对重金属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见表2。
?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浮选环境pH值升高,重金属离子脱除率呈现不同规律。当浮选溶液pH值从6增加至10时,重金属离子Zn2+和Cd2+脱除率逐渐降低。研究发现,酸性环境中锌和镉以离子态为主,随着pH值增加,水稻土、紫色土和黄壤中水溶态镉的质量分数逐渐降低,在碱性环境中,锌易变成,镉易形成沉淀,降低了硫化概率,导致Zn2+和Cd2+脱除率减小[15-16]。当浮选溶液pH值从6增加至10时,Pb2+、Ni2+、Cu2+和Cr3+等重金属离子脱除率先增加后降低。这可能是因为,当浮选溶液环境pH值较低时,重金属离子与硫离子直接作用,重金属离子主要以硫化物形式脱除;随着pH值增加,重金属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存在,硫化变成重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表面硫化,固定硫化剂用量时,重金属硫化效率提高,脱除率增加,若继续增加pH值,在O2和OH-作用下,重金属硫化物表面容易氧化,造成脱除率降低。综合考虑,污染土壤中多重金属同时脱除时,浮选溶液pH值确定为8.0,即自然pH值。
2.3.2 开路试验
根据铜污染土壤纳米气浮最优药剂制度,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初步拟定“1粗2精3扫”的开路试验流程,具体条件见图6,试验结果见表3。
?
由表 3 可知,污染土壤中 Cu2+、Cd2+和 Ni2+硫化速率较快,经过粗选即可较快脱除。污染土壤中Pb2+、Zn2+和 Cr3+等硫化速率较慢,但扫 1、扫 2 和扫3的浮选泡沫产品中Pb2+、Zn2+和Cr3+等含量较高,可通过增加扫选次数进一步脱除。若采用1次粗选 3 次扫选,污染土壤中 Cu2+、Cd2+、Ni2+、Pb2+、Zn2+和Cr3+的脱除率分别为85.20%、74.40%、73.35%、73.25%、70.90%和61.05%。因此,初步确定采用“1粗3扫”的工艺流程修复多金属污染的土壤。
2.3.3 闭路试验
根据开路试验结果,初步采用“1粗3扫”的工艺流程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闭路试验结果见表4,数质量流程见图7。
?
由表4可知,Cu2+、Cd2+、Ni2+、Pb2+、Zn2+和Cr3+等重金属离子共同污染的土壤,经过“1粗3扫”后,获得泡沫产品中Cu2+、Cd2+、Ni2+、Pb2+、Zn2+和Cr3+含量分别为12.01×104mg/kg、11.72×104mg/kg、11.46×104mg/kg、11.30×104mg/kg、10.51×104mg/kg、10.08×104mg/kg,污染土壤中 Cu2+、Cd2+、Ni2+、Pb2+、Zn2+和 Cr3+脱除率分别为90.08%、87.92%、85.95%、84.77%、78.85%和75.58%。经过纳米气泡气浮修复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含量大大降低,迁移能力急剧下降。
3 结 论
本文以无污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模拟含Cu2+、Zn2+、Pb2+、Cd2+、Ni2+和 Cr3+等重金属离子溶液泄漏污染土壤事件,采用自制纳米气泡气浮装置快速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得出以下结论:
(1)污染土壤经过“1粗3扫”后,获得泡沫产品中Cu2+、Cd2+、Ni2+、Pb2+、Zn2+和Cr3+含量分别为12.01×104mg/kg、11.72×104mg/kg、11.46×104mg/kg、11.30×104mg/kg、10.51×104mg/kg、10.08×104mg/kg,污染土壤中 Cu2+、Cd2+、Ni2+、Pb2+、Zn2+和 Cr3+脱除率分别为90.08%、87.92%、85.95%、84.77%、78.85%和75.58%。
(2)纳米气泡气浮能快速脱除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适合用于突发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硫化与矿物硫化浮选区别较大,存在药剂用量较大的问题,后续应该在降低药剂耗量、提高纳米气浮选择性方面的加强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