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豫剧传播与发展
2020-05-27刘常兴
刘常兴
关键词:豫剧;传承;发展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四人帮”的势力得到粉碎,戏曲的发展问题又被重新提上日程。一方面,经过十年的文化动乱,河南豫剧排了几部革命样板戏外,其他方面建树了了;另一方面,很多优秀的演员受到打压、迫害, 或者离开舞台,或者已经去世,更别说演员的培养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经历了10年的文化压制后,中国处在了一片文化荒原之地,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外来文化迅速占领了城市,歌厅、舞厅、电影、卡拉OK、体育节目、电视剧等大行其道,豫剧城市市场演出迅速萎缩,豫剧团陷入困境,演员收入很低,豫剧逐渐深入农村,开始以农村为主要演出市场。
一、豫剧艺术逐渐向农村深入发展
十年文化大革命基本否定了一切传统的东西,传统被扣以“封建”的帽子,抛入了火堆,人们的传统道德伦理遭到极大冲击,人们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芜。这也就造就了20世纪80 年代、90 年代初崇洋媚外思潮极其严重的局面。豫剧,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没有逃脱厄运,豫剧服饰、道具都被烧毁,豫剧演员受到迫害,豫剧演员培养完全中断。因此,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国家拨乱反正的局面下,豫剧虽然恢复了豫剧团等外在形式,却元气大伤。
20 世纪80 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港台电影、卡拉OK、迪斯科、电视剧等艺术形式迅速进入国内市场,给刚刚结束10多年文化压制的中国文艺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走在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的歌厅、舞厅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戏曲舞台,豫剧的市场迅速萎缩。城市一些热爱豫剧艺术的人已经上了年龄,或者买不起票,或者身体不好无法进入剧院看戏,而年轻的一代从文化大革命中过来,对豫剧是陌生的,同时,由于刚从文化大革命的压制中过来,老演员由于多种原因不能上台演出,又没有新演员可用,况且多年的样本戏演出导致很多剧团丢失了传统剧目的排练,已经演不成了,可以说,这一时期豫剧面临着内忧外患。一些老演员回忆,当时豫剧演出多在剧场,门票1毛钱,但观众不多,演员收入很低,生活很困难。
在豫剧的城市市场迅速萎缩的情况下,由于农村相对封闭,受外来文化冲击较小,传统文化保留较多,因此,豫剧在这一时期,便以农村为主要演出阵地。农村的庙会、喜庆节日,往往便会有戏曲演出,在农村文化相对贫瘠的情况下,看戏便成为农村一项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老百姓一听说那里有戏曲演出,便全家出动,有亲戚的住在亲戚家,没亲戚的,中午喝一碗胡辣汤,晚上看完戏再摸黑回家。可见,看戏已经成为当时农村少有的文化活动项目。而城里人流行的跳舞、唱歌、看电影等项目,则相对较少。但不可否认的是,下乡演出条件十分艰苦。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豫剧在城市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萎缩。而农村地区随着电视、VCD、电影等媒体的逐渐流行,豫剧演出在农村地区也受到了较大冲击,由于年轻人多出外打工,观众群体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以前农村豫剧演出的盛况不再,但农村地区依旧是豫剧演出的主阵地。
二、豫剧电影迅猛发展
电影是19世纪末出现的大众艺术形式。1896年,电影第一次在上海放映,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谭鑫培的舞台戏曲纪录片《定军山》片段放映。1948年,中国首部彩色戏曲片《生死恨》(梅兰芳主演) 放映。早在20世纪50年代,豫剧电影便已经出现。1956年,由常香玉主演的《花木兰》被搬上银幕,1958年,由马金凤主演的《穆桂英挂帅》被搬上银幕,1965年,《朝阳沟》《人欢马叫》被搬上银幕。
20世纪80年代以后,豫剧电影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大量电影被拍摄成为电影,进一步扩大了豫剧的传播范围,丰富了豫剧的传播途径。同时,豫剧电影的出现,也进一步要求豫剧以更加紧凑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展现丰富的剧情,豫剧艺术因此也变得更加成熟。与此同时,由于舞台戏曲和电影戏曲之间的差异,一些电影剧目在拍摄过程中,对剧情有所调整,对传统戏曲艺术写实与写意在电影中的展现有所探索,促进了电影艺术和戏曲艺术的融合。
三、民营剧团遍地开花
早在20世纪50年代,按照全国戏曲工作会议的要求,河南省文教厅就成立戏曲改革委员会,进行“改人、改制、改戏”,其中,在制度改革中,确立民营剧团、民办公助剧团和国营剧团三种豫剧团体。但实际上,20世纪50年代民营剧团数量极少。随后的反右倾和文化大革命,更是限制了戏曲的发展,更别说民营剧团的发展。
我国民营剧团大规模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国营剧团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一是城市市场的萎缩,二是演员的断层,三是样板戏不受欢迎、传统戏和现代戏缺乏排练演不成。在困境中,一些国营剧团开始向农村发展,而另一些剧团则倒闭了。在这种背景下,一些热爱豫剧且有资金、人脉的个人(主要还是曾经的豫剧从业人员),通过购买已经倒闭了的国营剧团的灯光、设备、服装等,或者租借场地、设备等,聘用以前国营剧团的职业演员,或自己培养演员,或从其他剧团挖人,建立了规模小、结构简单的小剧团。这些民营剧团,不怕苦,不怕累,常年奔波在农村市场。工作人员既是演员,也是工人,也是厨师,也是乐队,有的还能当司机。有演出任务时,他们便汇聚到一起,走街串巷,深入基层,把戏曲传播在中原大地。
民营剧团这种灵活的演出模式,适应了农村市场庙会、红白喜事对戏曲的需要,全年演出不断,收入自然也就较高,有的民营剧团收入在当时甚至是国营剧团的2-3倍。于是,吸引了一些国有剧团的优秀人才也加入到民营剧团中来,一些国营剧团的人也独立出来开办民营剧团。同时,一些经营不下去的国营剧团,也开始搞“包干制”,组织小分队到农村演出。这些独立出来的小分队,很多演员都收入颇丰,提前进入“万元户”行列。
河南省的民营剧团在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小皇后豫剧团便是这支民营剧团发展的典范。1993年,王红丽创办“小皇后豫剧团”,提出了“改革兴团、以质量取胜,靠好戏赢得市场”的经营思路,一切按市场规律办事,演员之间有竞争,收入有档次,激发了演职人员提高自身素养和参与演出的积极性。创办之初,他们没有排练场,便租电影院的放映室,在人家演出12点放映结束后进去排练,他们请不起工人,自己卸台装车,他们居无定所、吃无定点。但就是这样一支队伍,走出了一条民营剧团独特的发展道路。2003年,小皇后豫剧团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村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成为全国民营剧团的一面旗帜。王红丽本人也成为河南豫剧界首位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她主演的《秦雪梅》《抬花轿》《泪血太行》《风雨行宫》《三更生死缘》《铡刀下的红梅》都成为深受老百姓喜欢的经典剧目。其中,新编豫剧《铡刀下的红梅》荣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并获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第二名,这在全国民营剧团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四、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节目给豫剧振兴带来新时机
之所以把这个问题单独列出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节目开播在全国传统戏曲式微之时,却以空前的影响力,带动了河南乃至全国热爱豫剧的人士汇聚到这个舞台上一展身手,更重要的是,《梨園春》将豫剧文化乃至豫剧精神传播到了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促进了豫剧近几年的大繁荣。因此,《梨园春》节目在促进豫剧的传承与发展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94年,《梨园春》正式开播,内容以河南豫剧为主;1999年,《梨园春》全面改版后全国首播,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尤其是河南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决赛专场演出进一步丰富了其节目设置;此后,《梨园春》借助其影响力,举办了一系列的赈灾演出、慰问演出、专场演出,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大大促进了戏曲的传播。统计现实,梨园春的收视率长期保持在16%左右,最高时达到35.7%[1]。《梨园春》节目的巨大成功,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第一,政府的政策给力。《梨园春》作为地方电视台的一个普通的戏曲节目,相信在创立之初也是有很多争议的,但这个节目最终能够保留下来,并发展起来,这是一种电视媒体的责任和担当意识。该节目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之后,政府和电视台通过举行节目经验座谈会、研讨会,制作专题片等形式,进一步宣传了该节目。可见,一个节目的成功,既需要有一定群众基础,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二,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观众,就毋须谈艺术。豫剧在中原大地历尽300多年风雨洗礼,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铸就了《梨园春》蓬勃发展的坚实根基。同时,该节目注重群众参与,注重群众与演员之间的互动,使得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节目中来,他们既是观众,也是演员。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观众与演员之间的相互感染,使观众与演员双方都获得了美感[2]。同时,在节目的发展过程中,《梨园春》虽然以豫剧为主,以河南省演员为主,但也经常展示其他剧种的特色,也经常邀请省外的剧团和演员来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使得《梨园春》这个平台真的就恰如梨园一般,姹紫嫣红,异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