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开发语文学习潜能的操作策略

2020-05-27叶志娅

成长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叶志娅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开发学习潜能的操作策略有:教会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倡导博览群书、走进生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素质培养;学习潜能开发

现代科学表明,人的身心潜能蕴藏量极其丰富。要充分开发儿童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素质,关键在于后天环境、教育影响及自身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全面地解放学生,无疑也是开发学生语文学习潜能的必由之路。具体的操作策略初探如下。

1 教会学生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清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有疑有惑,便出现了“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的情形。这是语文阅读创造性思维最明显的表现。因此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勇于探究解答,对学生的发现、发问和解答给予重视和保护。

1.1 做好提问的示范

学习常从模仿开始。教师提问的示范作用不可忽视。平日在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精心设计,既要注意问题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又要讲究问题表述的明确性和逻辑性。这样,日久天长,学生们潜移默化,也会学着老师的样儿提出问题。

1.2 设计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

教师要精心设计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A.读前问——学生在新课之前,充分预习,找出文中疑难;B.读中问——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的过程中疑深、疑透、疑广;C.读后问——学生质疑问难不能局限在课堂上。学生课后的质疑是其浓厚学习兴趣的体现,尤其是课后结合课外阅读所产生新疑问,更应给以积极的回应。

1.3 以疑激趣,带疑读文,自求释疑

阅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会质疑,更要培养学生会解疑。无论设疑、质疑、还是解疑,学生都应是主体。“以疑激趣——带疑读文——自求释疑”,这是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操作流程。

1.4 随机点拨,引疑入轨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往往容易上成解答提问课。这就需要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和课堂的教学机智,要随机点拨,教给质疑的方法,提高质疑的水平;要因势利导,把学生的疑问引入教学的思路。

2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2.1 树立“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思想

创新,不是墨守陈规,而是推陈出新。它要求在解决问题时,与前人、与众人不同,独具卓识,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因此,要引导学生树立“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的思想,养成独立思辩的习惯,具有敢于怀疑的勇气。一旦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那也即预示着创新的火花就要爆发。

例如:《黄河象》一课,学生在预习后提出:“为什么科学家认为黄河象一定是失足落水淹死的?”教师马上肯定,并因势利导,提出“你觉得还有什么可能?”学生纷纷发表意见,丰富的课外知识和有趣的想象一一呈现。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了课文后,再让学生来议议自己的假想,学生情绪高昂,个个跃跃欲试,有些学生又提出了新的想法。

再如:《燕子》最后一节有这样一句话:“……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有个学生读到这里提出自己的疑点:这里的细线指的是电线,为什么不用“条”或“根”,而用“痕”?

又如: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写“评语观后”,让他们大胆对老师评语、评分发表看法。

2.2 鼓励争论,少下结论

例如:分段,在学生回答怎么分之后,接着问:“为什么这样分?”请学生说出分段的理由和根据,再问其他学生:“还有其它的分法吗?”这时学生各抒己见,甚至争得面红耳赤。最终,在争辩中,每个学生都更清楚了分段的规律和方法。

又如:理解词的训练。教师对标准答案心中有数,但不能填鸭式告诉学生,也不应允许学生照本宣科。而应让学生根据字面意思、联系上下文等独立理解,只要有“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就应多给以正面肯定。

2.3 延迟反馈

教师延迟反馈,延遲评价,就给了学生更充足的思辩求异的时间。

2.4 善待“插嘴”

课堂上学生的“插嘴”,大多是认真听讲,积极思索,情不自禁而为之。比“张嘴等着喂”或“身在曹营心在汉”这类学生要好得多。因此,我们要打破陈规,允许“插嘴”,保护“插嘴”,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处于和谐的交融状态,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合作意识” 、“团队精神”,也是创新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尝试合作教学法,有助于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模式有:

A.集体讨论,明确任务→小组互助,解决任务→交流成果,小组评价(侧重在对小组整体的评价)

B.分解任务,落实到组→分组活动,各自求解→推选代表,汇报成果→成果整合,形成终解

如在高年级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阶段,可采用A模式;在学习并列语段时,则以B模式为宜。

再如:教学《跳水》一文,“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笔者要求小组运用连锁式讨论,即由小组长主持,其他组员依次自动发表看法,再由主持人归纳,向全班汇报。

4 倡导博览群书、走进生活

语文教学的背后拥有一个广阔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学生创新素质的萌发、壮大,才会有更肥沃的土壤。

4.1 为语文阅读营造尽可能广阔的知识背景

教师要在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铺垫性课外阅读,课中要充分提供关联性资料,课后应要求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这方面,互联网大有英雄用武之地。笔者在实际操作中,获益多多。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笔者在网上搜索查找到了有关西沙群岛的许多文字图片资料,将其中一部分打印出来,贴于教室墙上,要求学生课前阅读。在上课时,又将许多美丽真实的图片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在学生眼前。课后,又要求学生自己上网去获取新的有关西沙群岛的材料,并整理成电脑小报,相互交流。

4.2 开展生动活泼的语文拓展活动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说的。要努力使学生的课堂语文训练和课外语文活动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使之成为创新实践的基地。

如:课文的改写、续写;诗(文)配画;演课本剧……

再如:运动会的采访、报道;文艺晚会当主持人;编手抄报,做网页;举行课外阅读主题活动;办文学社、记者团……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
四策齐放,课堂生香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的营造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