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关系
2020-05-26武红军
武红军
摘要: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引领性目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育人目标,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确保“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地位,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全新模式,渗透“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育人思想,夯实“文化傳承与理解”的传统根基,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思考
在小学阶段的整个课程体系中,语文课程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课程整体规划中非常重要的目标任务。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任务,即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涵盖“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方面,它们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是相融共生的关系。基于此,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实践也就成了语文教师当下共同研究的课题。语文教师应在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特点、地位以及核心素养的总体要求上,深入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致力于教与学方式的同频共变,用最有效的方式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那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时,该怎么处理好其四者之间的关系呢?
一、确保“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地位
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价值所在。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中,语言作为基础落脚点,也自然成为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语言的根植和发展决定着其他三个要素的培育和发展,所以说“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语文教学承载着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重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语言实践,通过自主积累、有序梳理和适当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把握并运用语言,从而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言语经验。
陶行知先生曾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可见,所学与所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实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让学与用无缝衔接呢?在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猴王出世》的第二自然段时,有教师这样教学:
师:阅读这段话,石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石猴的生活很快乐,很自由。
生:石猴很顽皮,也很可爱。
师:仔细品读这段文字,看看你能不能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读文)
师:有什么发现吗?
生:本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那还能不能在第三自然段找到排比句?
(学生分别找出两组排比句)
师:用心读并体会两组排比句读起来有什么感觉?
生: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
生:有时候两个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
师:对,这就是排比句的特点。在语言运用中,我们恰当地使用排比句可以使文章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一组排比句生动地展现了石猴生活的画面,让我们有如临其境的感觉。
师:能不能用读来展现这样的画面?
(生读,教师并指导)
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特别注重对学生语文意识的培养,将阅读重点着眼于文章是“怎么写的”以及“为什么这么写”两个点上,巧妙地将学生的阅读从思想层面转移到语言表达,有效的利用教师的语文意识唤醒了学生的语文意识,并帮助学生夯实了语言知识,为学生的语言运用奠定了基础。这种语言运用能力是学生在长期训练中慢慢积淀的。
二、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全新模式
小学生思维培养的着力点在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等。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年龄与学习情况来进行。一般而言,形象思维作为基础性思维,教师在低年段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力度更大;抽象思维则作为形象思维的进阶,教师在中高年段尤其是高年段中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显得尤为重视;创造性思维作为拓展性思维,教师也要顺应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来培养。学生的一切语文思维发展都必须基于学生语言的发展而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积累与运用,深挖语言内涵,体会语言意境,再现文字表象,帮助学生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学习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时,有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由“冒”字来促使学生语言实践与思维发展,片段如下:
师:仔细读这句话,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生动?
生:冒。
师:你觉得哪些字可以替换“冒”字?
生:钻、长、探、伸。
师:用心读一读前后两句话,思考一下怎么样长出来才能叫“冒”出来?
生:急切地。
生:生机勃勃地。
生:痛快地。
师:(课件播放)这是白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急切地、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样子。
师:想象一下,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之后要做什么?
(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并组织学生交流)
通过教学环节,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先借助语言感受,以换字练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冒”字用法的巧妙与准确;然后通过联系前后句读一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冒”字所表达的语言意境,学生在想象中领悟了“冒”字所展现的荷花生长态势;最后组织学生借助想象勾勒荷花冒出的画面,再通过小练笔要求学生生动描绘冒出后的景象,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白荷花冒出后的那种生机勃勃。从文字表象到内涵,从感悟到表达,从抽象到具体,教师将学生的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高度融合、协同发展,展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三、渗透“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育人思想
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教学内容相对宽泛。也正因为如此,很多语文学习内容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审美与鉴赏能力的教学内容。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感受语言文字之美;通过书写,学生可以体会汉字结构之美;通过朗诵,学生可以领悟文章节奏与韵律之美;通过想象,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这林林总总的“美”源自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课堂。可见,教师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可以真正将美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美、创造美。一位教师在教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时,这样进行教学:
师:老师这里带来了两段声音,请你用心的听一听。
(播放微风和狂风的声音)
师:听出来了吗?你们是如何区别出微风与狂风的?
生:微风声音小,轻柔;狂风声音大,有力量。
师:请你到文中找一找,作者是怎样写微风和狂风的,把相关词语画出来。
生:微风是“轻轻柔柔”“呢喃细语”“温柔”。
生:狂风是很有“威力”“激动”“雄伟”“充满力量”。
师:微风是轻柔的,请一名女生轻柔地读一读这部分文字。
师:老师很喜欢你的声音,如此轻柔,让人听了很舒服!就像两个小伙伴在轻声说话,真好!这种轻柔的说话方式就叫呢喃细语。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呢喃细语的时刻,试着用这个词说句话。
(生练习说话)
师:真好,学以致用。谁愿意再来读一下课文,进一步感受微风的轻柔。
大自然的声音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美妙而又神秘的,怎么让学生来感受这种美呢?教师利用声音的对比,先引导学生对风声有了不同认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风声了解的欲望。大自然的微风是美妙的,轻柔如呢喃细语,教师抓住这一特点,引领学生通过读去感受,并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词语,让学生在批文入情中形成审美意识,提高对自然之美的鉴赏力。
四、夯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的传统根基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整体编排体系中,传统文化被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古诗词、声律启蒙、三字经等经典内容的充实,革命历史篇章的合理编入等都彰显了文化传承。语文教师就应该责无旁贷的承担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担。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将中华传统文化教得生动有趣呢?我们以最常见的古诗词教学来说,教学不宜过深、不宜过浅,重在引导学生感悟内容,强调古诗词的画面感。如学习《清平乐·村居》一课时,有教师这样教学:
师:人们常说老小孩、老小孩,其实老人有时真的和小孩一样可爱。诗中的“相媚好”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描述图上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做什么)
生:靠得很近在聊天,看起来很熟悉,很亲热。
师:这就是“相媚好”,就是两个人很亲热地说着充满感情的话。
师:操着吴音的两位老人在亲密的说些什么呢?
生:唠家常,又可能谈论晚饭吃什么。
师:对呀,说着家乡话,亲密地唠着家常,这就是“相媚好”。
师:设想此时三个儿子恰巧听到两位老人亲密的交流,又会说些什么呢?
(生交流)
师:孩子们,在你的眼中这是怎样的一家人?
生:幸福的一家人,温馨的一家人。
师:是呀,多么和谐又温馨的画面!一家人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各得其所,这是每个人都向往的生活。他们陶醉在这幸福里,老师也醉在了这温馨的画面中,你醉了吗?让我们伴随着音乐声走进这醉人的生活画面。
这位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地借助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又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在讨论什么,更丰富了画面的真实感。同时,教师借助配乐引导学生读文,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这种其乐融融的生活画面更鲜活、更令人陶醉,为诗词教学增添了一份难得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的主线和核心目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学会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和语文知识,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丰厚语文知识,强化思维发展,提升审美情趣,不断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样,语文知识在学生心中变得厚重,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落地生根。
參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孙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