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省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2020-05-26段华琼黎富兵

乡村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乡村振兴

段华琼 黎富兵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较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化建设也将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和必然路径。少数民族地区在我国属于相对特殊的地区,常规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在少数民族地区适用性差,效果不好。本文首先探讨乡村振兴与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四川省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现状,最后针对四川省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关键词] 乡村振兴;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8-24-2

1 乡村振兴与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当今社会正步入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是现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信息技术带来的社会变革是全面的、革命性的、前所未有的,人们的生产、生活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的选择,更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新环境,甚至是一项有待完成的战略任务和目标。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的问题,可以保证农业稳定发展;能保障传统文化的传承;能构建宜居的农村环境,重建乡风文明。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综合性战略,要从农业产业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共同推进。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信息技术革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农村振兴必须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只有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才能迅速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和农村社会治理水平。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美丽农村,也是一项重要战略。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使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共同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1]。

2 四川省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现状

当前,四川省民族地区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和《国家民委信息化建设规划(2016—2020)》为指导,已经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和信息化体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民族地区实施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导致了信息化建设效果不理想,建设成果比较有限。目前,四川省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

在民族地区,从政府到人民群众都普遍不了解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重视信息化建设。这是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重点仍然在工业发展、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上,政府关注的是这些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于信息化建设,大家只将其认为是一种文化建设,不清楚信息化建设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这种认识下,政府部门往往把信息化建设放到工作的最后,导致信息化建设滞后。在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地区,也只在文化传播领域开展,根本没有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

2.2 缺乏统一、全面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

信息化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民族地区的重要因素,但民族地区缺乏能与之相适应的可以起到全面控制和导向作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多数地方政府的信息化管理业务流程不清晰。欧美国家也是经过几十年对信息化建设的努力,才在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科学的管理体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适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是目前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3 信息服务效果不好

四川省部分民族地区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建立了一些核心业务应用体系,但是应用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直接套用已有的建设方案和模式,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直接导致这些方案和模式根本不适应当地情况。比如,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基本都处于山区,地形复杂,建设信息网络时必须针对每个局部地区的具体地形特征来设计建设方案。简单地套用已有方案导致目前多数地方的信息网都存在稳定性差、频频断线的情况,而且检修服务也相当滞后,严重影响信息服务效果。

第二,使用培训不到位,大部分群众不知道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哪些功能和服务,从而导致很多功能闲置,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

2.4 信息化建设资金匮乏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的专项资金相当有限。另外,目前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依靠民间资金的注入,但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造成市场有限、获利微薄,民间企业不愿意投资。信息化建设资金短缺,造成了人才不足、培训滞后、服务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例如,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总人口19.78万,其中农业人口18.14万,占总人口的91.7%,农业人口人均年收入只有7 454元,大部分农村居民没有能力进行信息消费,无法形成有利的民间信息市场。

2.5 文化素质低下

民族地區民众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他们很难掌握相关信息系统的使用,这也给信息化建设和推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其实这部分群众就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受益主体,他们是最应该学习信息技术的人群。文化素质低下引起的这个矛盾制约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省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措施

要实现四川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必须将目光聚集到发展信息化的障碍和瓶颈上,将当前出现的问题和“五个振兴”相结合,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信息化建设措施。

3.1 建立全局的管理体系

对民族地区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以“民族性”和“技术性”两大特征为基础,制定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战略规划和管理体系。首先,总结提炼先进的经验,为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提供总体参考框架,以提高建设效率,优化建设成效。其次,可将信息化系统分类分层,制定各级标准规范,确定信息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关系和接口规范,为系统的改造升级提供较强的可扩展性。可以重点建设民族事务公共服务平台、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平台以及决策支持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和综合检测评价系统[2]。

3.2 从政策上保障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

在民族地区,政府必须起到主导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保障信息化建设。首先,政府部门不仅自身要提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也要在人民群众中加大宣传力度,让普通群众也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争取让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自发追求信息化,让信息化建设持续、良好发展。其次,政府应提高针对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的投入比例,并对参与投资的民间企业给予相应的优惠和奖励政策,以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3]。最后,政府部门应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大专院校密切合作,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相关技术人才,也可以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去进修培训,组建稳定的、优良的信息化建设团队,保障信息化建设长期良好开展。

3.3 优化信息化服务体系

针对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不能掌握信息系统使用方法的情况,应安排专门的、专业的指导员反复给大家讲解信息系统的应用方法和优点。同时,了解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风俗,避免与信息化服务起冲突。

3.4 推进民族地区信息化发展应用

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过程全面深度融合与应用,完成对养殖、园艺等各种农业生产服务的数字化设计、智能控制和科学管理,引领农业转型升级。推进民族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各类农产品、手工制品、农业生产资料等的网络销售,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基于互联网进行创新创业,参与代理服务、基于物流配送等环节服务。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云平台等信息技术,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在线培训,實现人才振兴。促进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通过信箱、微博等多种方式加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交流,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民主意识,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4]。利用信息化平台宣传先进文化,建立网络图书馆,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思想占领农村阵地奠定基础。基于大数据技术,提高民族地区生态预警水平和科研水平,切实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不断加速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博.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与其实现方法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5(6):14-15.

[2]谭利伟.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J].中国国情国力,2018(7):12-14.

[3]王庭荣.为乡村振兴插上信息化的翅膀[N].人民邮电,2018-04-09.

[4]王锐.当前民族工作信息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