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沐浴书香,享受快乐寒假

2020-05-26刘小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56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阅读兴趣课外阅读

刘小娟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设法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因此学校大力倡导学生参与“寒假读一本好书”活动,让学生以阅读方式沐浴书香,享受快乐的寒假时光。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具体指引阅读方法,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展现阅读成果,从而让学生爱上阅读,达到活动的目的。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一、研究背景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阅读的自然延伸和必要的补充。课外阅读不仅促进和深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扩大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所以我们必须在这方面多加引导和培养,让他们健康成长。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扩大阅读量,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从而达到“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部书”的课程标准。正如部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所说:阅读量上去了,孩子的成绩不会差;阅读量不提高,未来15%的孩子再努力也做不完高考题。因此,如何使学生爱上课外阅读成为当务之急。

“寒假读一本好书”活动目的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和阅读兴趣,增加学科知识的宽度与广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这与部编教材要求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是一致的。

二、研究意义

苏轼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等,都强调了多读书的好处。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解决学生读书少的问题,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制。因此,学校大力倡导学生参与“寒假读一本好书”活动,让学生以阅读方式沐浴书香,享受快乐的寒假时光。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达到活动的目的呢?

三、研究方法

(一)培养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要求高、作用大已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设置“快乐读书吧”,这是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把课外阅读归入到语文课程内容之中。设置“快乐读书吧”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打开阅读的视野,习得基本的阅读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因此,在平时教学这一环节内容时,就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寒假读一本好书”的书目,故意说一些情节,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课堂上我向学生介绍王柳写的一篇儿童冒险推理小说——《丝路大冒险?西安密码之玄奘袈裟》,告诉学生小说中的主人公孙小淘突然收到考古学家爸爸发来的密信邮件,然后出示密信“朱笔赶尘世,鸦崔冲九天。高僧门外点,皎月垂西帘。”让学生猜,诗里的秘密看透了吗?孙小淘很聪明,他与表哥诸葛能解开密信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要想知道答案,请同学们自己去阅读。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一下激发出来了,都想探个究竟。

(二)教给阅读方法

虽说兴趣是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讲求方法地读也效果不好。作为引路人,我们应该对学生如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才能使学生持久有效地坚持课外阅读,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如速读、跳读、精读、浏览、通读等,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重视阅读策略,强化生活意识,学语文用语文,从而让学生从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到“寒假读一本好书”活动中。

放寒假前,我还专门为学生上了一堂“寒假读一本好书”指导课,与学生共同总结了“八步读书法”:一是先读这本书的简介大纲,要明确目的。二是先浏览,遇到精彩部分时,再细读,划重点,做到理解透彻。三是“不动笔墨不成书”,一边读书一边做批注。四是好的部分多读,建议在文章最后写一段感受,记录启发和心得。五是逐页逐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把好句读出声来,大声读,加深印象。六是遇到疑问的地方,要会利用学到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去查资料,如,查找书籍、网络搜索、请教别人,将疑点弄清楚。七是联系生活实际。八是结合自己实际找差距。

(三)创设阅读环境

部编版语文教材侧重阅读,往课外阅读延伸,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把“亲子阅读”编入教材。“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都体现了亲子阅读、全民阅读。“寒假读一本好书”活动,我号召家长们共同参与,家长们带领孩子经常在班级微信群交流分享,形成了浓厚的阅读氛围。因此,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环境,可以让孩子爱上阅读。这样,既有助于家长影响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有助于推动全民阅读的进步,还能有益于家长对孩子教育责任感的增强。

(四)展现阅读成果

1.“读书漂流”

为了引领学生阅读好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拓展阅读范围,提高阅读的能力,分享读书的收获和快乐,传播知识,传播快乐,在阅读中感悟人生,幸福成长。知识因传播而美丽,心灵因交流而贴近。组织学生参加“读书漂流”活动,制作具有自己个性的漂流卡。

2.“读后感”或“阅读手抄报”

要求学生在阅读“寒假读一本好书”的推荐书目中,任选一本认真阅读,以“读后感”或“阅读手抄报”的形式记录自己阅读中的体会、收获,分享阅读的快乐。

通过阅读前细致地指导阅读方法,学生在阅读中普遍能得心应手,完成的“读后感”或“阅读手抄报”比较能表达出自己的感想与收获。如,嘉琪阅读了王柳的《丝路大冒险?西安密码之玄奘袈裟》,从中体会到生活中要有勇气,联系疫情当下感受到抗疫先锋们无私奉献,不惜冒险坚守的勇气,并反省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往往会缺乏勇气,遇到困难就退缩,表示今后一定会勇于面对困难,不畏生活的挑战。佳静从肖复兴的《我的美术漫记》人物中得到收获是从小要立志,努力学习,长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谈到这本书改变她对美术的认知,美术教育,关乎一个人的心灵与精神成长。廖欢用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来表达她阅读的收获……一篇篇感情真挚的读后感、一张张妙笔生花的手抄报,展示着学生们的阅读成果,无不透露出学生爱上阅读、享受课外阅读的快乐。

3.“读书交流会”

开学后在班级举行一次“我与好书交朋友”的读书心得交流会,创造机会给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分享阅读收获。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们交流中传递知识和文明,在分享中培养诚信与友谊,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升读书品味,感受快乐,懂得感恩,让每一位同学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结论

“一日无书,百日荒芜。”書籍是人类知识的源泉,也是每个人成长的最好伴侣。因此,博览群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大量的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课外阅读是我们的分内事,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通过阅读,有机渗透核心价值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我们的学生爱上阅读,坚持阅读,做一个终身阅读者。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DB/OL].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bb56c56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4.html.

[2]张慧芳.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J].学周刊,2018(3).

[3]张启未.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以XX小学为例[D].华南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阅读兴趣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